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符号是有意义的标志,通过符形它可以传达给人们符号对象的讯息。同时符号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创造与传承是以符号为媒介的。人是符号活动的主体,通过符号活动能使人与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探讨生物符号意义的变异和多样性,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的源流、底蕴与思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9)
Logo是一种图形艺术,它追求简练、概括、完美,在现代社会与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广泛应用于商业、文化、网络、校园等各个领域。文章立足于Logo的发展和特点,探讨和分析校园社团Logo的制作。大学校园社团作为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它对于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团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社团文化不但能够很好地体现大学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而且突出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Logo作为社团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可以更好地展现大学社团文化。  相似文献   

3.
罗丹  谷学东  高夕良  龙波 《四川建筑》2011,31(4):163-165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由于概念设计不落实、对良好结构体系的要求不具体,使该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变成了以抗"小震"为主的设计规范。这样是难以保证规范所确立的"三水准"目标,也不太符合"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与目前国际通行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另外,在"小震"设计的执行过程中,部分结构设计人员进入了某种误区,混淆了一些基本概念,出现了一些不当的做法,对房屋结构抗震的安全性产生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晓平 《中外建筑》2009,(12):46-48
2."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批评" 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它揭示了地域认同的可变性,也即科学地指出地域认同是在时间积累中塑造起来的。这个思想是在地域主义和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基础上有所突破发展的,使文化符号和场所之间获得了再组合的自由和逻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111-112
现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主要以企业资本(即资产和财务状况)为核心进行风险计量,并辅之以人力资本(主要是经营者个人信用)进行评价。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经营波动性和经营行为的不完全公开等特点,企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数据缺乏或失真,使得其信贷风险难以被传统风险评价体系有效和准确度量;加上融资规模偏小,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较高,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随着中小企业互联网化经营模式普及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对其社会资本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数据条件逐渐完善,这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价体系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实证分析1 30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其信贷风险存在相关性,通过社会资本评价方法能够判定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级别。验证过程中以技术手段抓取企业真实公开信息,获取有效数据进行风险模型数据分析,从而提高风险评价的效率。研究表明社会资本风险评价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纳入传统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模型中,建立企业综合资本评价体系,以提高中小企业风险评价的全面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院校在引领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急需通过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但仍存在一些建设难点,如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市场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确定大学法人资格、加强文化建设、引入社会评价体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方荣 《山西建筑》2011,37(13):236-237
在建筑施工综合实践的教学改革中,通过建立"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形成先定量后定性、量化表格与质性评价一致的评价模式。通过在学生评价中的实际运用,表明多元化的档案袋评价体系能较好地评定学生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9)
大学信任是指政府和社会在对大学的能力、声誉、风险以及不确定性行为等理性分析与自觉认知的基础上,对大学做出的权力与资源的让渡。信任是大学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具有动态性、继承性、内生性、非均衡性、复杂性以及人格化等典型特征。大学信任主要来源于大学的个性特征、大学的制度、大学的学术性以及大学的声誉。  相似文献   

9.
张曼  刘松茯 《新建筑》2013,(4):96-100
通过对文脉主义建筑的概念辨析,以自然组织符号、都市组织符号以及群体组织符号的体系划分,强调对建筑创作中有关自然环境、城市文化,以及建筑系统指涉信息的"原初性"识别,并以此分析当代西方建筑符号所具备的新兴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备受关注。自然资本通过整合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拓展了资本的内涵,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抓手。然而,学术界对自然资本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其核算对象及方法也显著不同,缺乏普适性的定量化评价手段。文章从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阐述了自然资本的概念及理论依据,并针对自然资本的核算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最后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明确主要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在新时代,自然资本核算研究的发展方向应与国家宏观核算体系、资源环境会计及自然资本投资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高校场域中的位置分层是各种资本数量、质量、结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场域中的相应位置又会带来一定的资本,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由此可见场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高校之间和内部学业机制的差异。同时高校场域与外部的权利场域通过相互交融以及高校场域内部此消彼长的互动,促使高校运作机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应用2008年中国校友会网的大学排名指标及江西高考招生数据,研究了大学排名与高校招生竞争力的关系。结果显示,考生因考入大学的层次及文理科类型的不同,对大学排名指标的关注点具有差异性。据此,提出了优化大学排名指标体系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社会声誉与筹资规模密切相关,社会声誉越高,高校筹资规模也就越大。教育准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社会资金投入以高校社会声誉为信号,高校社会声誉引导着社会捐赠资金的投入。高校应当以社会声誉为基础,充分树立、维护和运用其社会声誉,开展各类捐赠活动,创新高校筹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社会捐赠。  相似文献   

14.
张倩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2):145-15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学者将高校"第三使命"划分为技术转让与创新、继续教育和社会参与三类,并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将其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文章在借鉴欧洲高校"第三使命"衡量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高校社会服务活动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分类以了解高校社会服务活动衡量倾向,设置适合中国政策背景的高校社会服务衡量框架,以便高校更好地制定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15.
田雯 《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153-158
985高校的学生党组织建设在全国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示范作用。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崭新历史时期,985高校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985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只有将其放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中来审视、放在高水平大学蓬勃建设发展新阶段的内在要求下来探索,才能准确把握985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目标、新挑战、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研北京市属院校发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发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这对于健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监控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来查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地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与活动结合的产物。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大学制度、大学立场、大学价值等方面的困境。大学文化发展的困境既有社会环境与体制的诱因,也有大学内部结构与人员素质的因素。大学文化发展的困境对大学学术、大学主体、大学行为与社会文化都将产生严重的损害。我国大学文化发展要走出困境,必须强化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确保现代大学的公益性,确保大学组织文化属性和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水平,实现大学文化的主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研究质量。为此,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鼓励高质量成果产出,进而引导和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文中以《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为指导思想,以定性和定量评价、分类评价为评价原则,以创新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为评价标准,构建以质量为导向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19.
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可以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促使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文章通过综述文献谈对毕业生质量调查工作的认识,通过创新方式谈对此项工作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0.
规划公正的维度及社会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永琪 《规划师》2002,18(7):8-11
作者认为来自专家体系,国家权力,资本和公众的要求是讨论规划公正必不可少的四个维度,并且规划公正就存在于这四者的均衡之中,而社会伦理则影响到规划公正的标准,讨论范围和实现,其中公共领域的建构对实现规划公正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