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乙醇制备1,3-丁二烯过程可以替代和补充石油路线生产1,3-丁二烯,来缓解石油资源消耗带来的压力。介绍乙醇制备1,3-丁二烯的反应机理,并分别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同时,总结目前乙醇制备1,3-丁二烯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六氟丁二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环保性能,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提出了具有前景的制备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六氟丁二烯是一种优异的蚀刻气体,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六氟丁二烯的性质和应用,根据不同的制备关键中间体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分类评析,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合各方法的特点,指出了今后制备六氟丁二烯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生物发酵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发展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由生物发酵乙醇催化脱水制备乙烯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该乙烯制备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介绍了脱水催化剂尤其是改性ZSM-5催化剂的研究情况.最后对生物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李翔  刘宗章 《化工进展》2015,34(9):3331-3336
采用干混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3种制备方法制备ZrO2/SiO2,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rO2/SiO2对丁二烯选择性最高,达到64.77%。采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表面酸性以及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锆在二氧化硅表面均匀分布有利于乙醇乙醛转化率以及对1,3-丁二烯选择性的提高,同时1,3-丁二烯的生成需要合适的酸性位。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rO2/SiO2为催化剂,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焙烧温度650℃、硝酸浓度2mol/L、混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6.
采用VCl3-(i-Bu)3Al-TiCl4作催化剂,将异戊二烯加入丁二烯进行共聚,制备了反式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并对其加工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反式异戊二烯-丁二烯共聚物代替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与NR共混,其共混胶的非牛顿指数及门尼粘度值均下降,加工流变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刘武灿  李玲 《浙江化工》2013,44(2):1-6,9
三氟溴乙烯是制备多种聚合物的重要单体,如用于制备燃料电池离子交换膜理想单体三氟苯乙烯,制备高效、低GWP值的绿色干蚀气体六氟丁二烯,导航系统用氟溴油等。本文对三氟溴乙烯的合成路线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对其在合成反应中的反应特性,及在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介绍乙醇脱氢法制备乙酸乙酯的原理和工艺,对其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的选择以及分离工艺进行了讨论。并将脱氢法与传统的酯化法进行了比较,脱氢法的成本要低于酯化法,且其实际收率达到了82%,超过酯化法的76.9%。最后分析了国内的乙醇脱氢装置的引进情况以及清华大学的乙醇脱氢装置的经济性,并对国内乙醇脱氢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从能源、经济和战略方面阐述了生物乙醇制备乙烯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乙烯制备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最后对生物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HDI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由于其原子经济、工艺路线简洁,成为国际上领先的生产工艺,丁二烯作为这种工艺的原料之一,其安全使用很重要。结合己二腈实验的现场条件,从丁二烯的特性和聚合的原理着手,介绍了丁二烯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危险性,分析了丁二烯自聚物的种类及其形成机理、产生条件、爆炸和自燃原因,为己二腈制备工艺提供借鉴,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丁二烯的各种危险性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1.
倪天茹  陶玲  任珺 《广东化工》2010,37(3):18-20
预处理是利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直接影响木质纤维素的水解效率和乙醇的生产成本。目前,对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文章对以上几种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对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预处理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烘干恒重的党参粉末为原料,研究微波提取法和乙醇浸提法的提取工艺和影响因素,并将这两种优化工艺条件进行比较。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分别研究溶剂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乙醇浸提的提取温度或微波提取的微波功率对党参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中4个因素影响党参皂甙提取率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加热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液固比为80mL.g-1,提取时间为10×20s,微波功率为320W,皂甙提取率为3.15%。乙醇浸提法中4个因素影响党参皂甙提取率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液固比加热时间提取温度,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液固比80mL.g-1,加热时间为80min,提取温度70℃,提取率为2.17%。结果证明,微波提取党参皂甙具有简便快速、高效节能、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闫晗  董君  黄静  刘政 《应用化工》2012,(3):548-551,553
为了从乙醇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的对虾标本中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对标本的预处理方法以及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5%乙醇作为固定剂更适合用于提取对虾标本的基因组DNA。对乙醇固定的对虾标本采用PBS溶液和TE溶液进行预处理,获得的DNA得率较高,改进法、DTT法和CTAB法是较为理想的DNA提取方法。对于福尔马林固定的对虾标本来说,所选用的3种预处理方法均能为后期的DNA提取创造条件,而4种提取方法中的DTT法和CTAB法,则较为适宜提取福尔马林固定的对虾标本DNA,其中,GTE溶液预处理与DTT法相结合为最优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强  孙立志  王一东 《化工进展》2012,31(1):53-56,221
利用纤维质原料生产燃料酒精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纤维质原料预处理液中抑制物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抑制物形成、抑制机理、抑制物对微生物生长和酒精发酵的影响以及脱毒方法的进展情况。指出选择适宜的预处理及脱毒方法、尤其选育耐抑制物的菌株是实现纤维质原料生产燃料酒精工业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陶明  罗茜  陈超  代翔宇  蒋平 《辽宁化工》2012,41(10):991-993
通过实验对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乙醇浸提、超声波辅助、微波辅助提取会理石榴皮中的多酚。采用福林-酚(Folin-Ciocalteu)法对石榴皮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提取效果为: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乙醇浸提法。所以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会理石榴皮中的多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Ru/C催化作用下生物油在超临界乙醇中的提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  骆仲泱  杨义  李国翔  卢孔裕 《化工进展》2015,34(10):3650-3655
使用了两步加氢-超临界提质以及一步超临界提质两种方法对生物油进行提质,并进行了溶剂回收利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这两种提质方法,生物油的物化性质均得到有效提升,提质后生物油中酸、酮和酚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而醇、醚和酯类等理想产物的相对含量有显著上升。根据每步产物的GC-MS结果,对提质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了推测。相对于一步法提质所得到生物油,两步提质法所得到的提质生物油中醇和醚类的相对含量略高而酮、酚和酯类的相对含量略低。同时,相比于一步超临界提质,两步加氢-超临界提质过程中乙醇的消耗量有所降低。溶剂的回收利用在降低生物油提质所需要的乙醇含量的同时提高了提质产物中酯类的相对含量,这表明在较低的醇油比条件下超临界提质仍然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油提质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强  郭元  韩德明 《化工进展》2014,33(1):187-192
酿酒酵母是重要的工业微生物之一,具有发酵速度快、乙醇产量高特性,主要应用于乙醇和酿酒行业。但在发酵过程中,随着乙醇积累会对酵母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生长和乙醇进一步形成。因此,对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也为选育具有较强乙醇耐受性的酵母菌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酿酒酵母乙醇耐受性研究进展,介绍了酿酒酵母乙醇发酵途径、乙醇耐受性机理,主要阐述了提高酵母乙醇耐受性方法。指出加强酵母乙醇耐受性机理研究,了解乙醇耐受性与其他胁迫耐受性联系,最终提高酵母菌乙醇转化效率是未来研究关键。  相似文献   

18.
秸秆预处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秸秆预处理是影响秸秆发酵制取乙醇工业化的关键因素。文章较详细地综述了近年国内外主要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并展望了木质纤维素制取乙醇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负载型镍基催化剂是一种良好的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催化荆,但反应中存在氢气选择性较差和反应温度高的缺点.介绍乙醇水蒸汽重整制氢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通过载体改性和添加助剂提高负载型镍基催化剂的氢气选择性以及降低反应温度,并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方法]利用中孔分子筛Al-MCM-41作催化剂,直接用反应物乙醇作带水剂,以乙醇和异戊烯酸为原料,采用分批补充乙醇的工艺方法合成农药异戊烯酸乙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该反应最佳的合成条件:异戊烯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8,催化剂的量为异戊烯酸质量的1.8%,反应时间为6 h,反应在剧烈回流温度下进行。在此条件下,异戊烯酸转化率可达89.9%,产品纯度大于99.7%。[结论]中孔分子筛Al-MCM-41可作为合成异戊烯酸乙酯高效而环保的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