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层地质模型10年   总被引:65,自引:10,他引:55  
裘怿楠  贾爱林 《石油学报》2000,21(4):101-10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经历了从手工作图到完全三维可视化的整体地质模型的建立。同时,在储层预测方面,也开始由一般的地质统计向随机模拟和预测的方向发展。在另一方面,为了建立更加准确可靠的地质模型,发展适合于我国陆相碎屑岩储层的预测方法,近年又开始了储层地质原型模型的建立和积累陆相碎屑岩储层的地质知识库,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并且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预期将对我国储层表征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回顾我国储层地质模型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定量概念模型的建立;(2)地质模型的快速发展阶段;(3)地质模型的重点发展阶段;(4)储层露头精细研究。  相似文献   

2.
精细油藏描述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目的是随着油藏开采程度的加深和生产动态资料的增加所进行的精细储层地质特征研究和开发动态特征描述,最终提供三维可视化、数字化储层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3.
随机建模在大牛地气田新区早期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致密气田,具有储量规模大、发育气层多、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早期地质资料较少的情况下,如何客观地预测储层分布及其含气性成为难点。文中的研究对象为大牛地气田新区盒1段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根据现有的钻井、测井、地震、岩心、露头等资料,在基础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相控随机建模,以相邻开发成熟密井网区精细储层地质模型作为原型模型,通过地质类比分析,确定新区的储层统计特征参数,建立精细可靠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同时结合储层物性下限预测各小层有利储层的分布,为大牛地气田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江汉油区异常复杂断块油藏钟市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的主要技术,包括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预测、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及三维地质模型等研究方法及成果,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依据研究成果,部署12口调整井,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证实了该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油藏描述在浅层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浅层稠油油藏以辫状河流相为主,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变化剧烈,油藏开发效果差异大。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预测、单砂体细分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精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研究一体化的技术路线,精细描述了储层微幅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完成了相控储层三维定量化研究;建立了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储层、流体变化情况的四维地质模型;掌握了油藏动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扩大了找油领域和滚动开发范围。对开发层系、井网、井距、开采方式等进行了优化研究,为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高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描述精度是油藏工程师追求的目标.为此,采用"模式预测绘图法"绘制沉积相带图,提高储层描述精度,深化了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认识;通过建立精细构造模型,深化了断层分布特征认识;通过实现精细地质研究成果数字化,建立相控+岩控的三维地质模型,提高了地质模型精度,深化了储层空间非均质特征的认识:综合应用精细地...  相似文献   

7.
河流相沉积砂岩是陆相断陷常见的储层类型。由于河流改道频繁,砂、泥岩交互发育且横向变化快,造成地震反射连通性差,加之受分辨率限制,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研究区为例,进行了层位的精细标定和等时地层对比下的精细解释,进行优选提取地震属性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立体雕刻;研究薄层的调谐频率,并利用分频研究结果预测河道平面分布;构建合理的地质模型,优选参数进行拟声波反演取得较高精度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岩性气藏,气田开发中面临着实施区域井控程度低,区内储层非均质性强、分布不稳定,局部地区微构造发育等困难,实施水平井的地质风险较高。为克服以上困难,确保钻井成功,提高储层钻遇率,从如何选取对比标志进行精细地层对比出发,进而开展工区微构造、沉积及储层展布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含气性预测成果,以构造及沉积相为约束,利用精细地质建模、微构造预测等技术进行储层3D精细建模,对待钻地层储层展布情况、微构造起伏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实钻过程中,综合利用研究成果、钻井、录井、随钻测量等多种信息,对地下微构造变化进行预测及井底岩性快速识别,实时修正地质模型,为水平井及时准确调整提供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9.
桥口油藏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莉  林燕 《断块油气田》2000,7(3):27-28,43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以桥口油田沙二下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流动单元细分、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动态解释的基础上,以数据库为支撑,应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建立本区油藏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该项成果应用于桥口油田沙二下油藏的调整井位设计,实现了油藏精细描述、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结果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民丰断裂带地区地震反演及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以油藏描述理论为指导,利用由地震资料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或波速数据体,准确地描述储层分布状态和油藏储量规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震解释软件和反演软件各自的优点,针对东营凹陷民丰断裂带地区沙二、沙三段的具体地质情况,开展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建立精细地质模型,采用多井约束反演,进行砂体储层预测。对地震反演资料补充测井数据的高、低频成分之后,波阻抗数据体的频带显著拓宽,剖面内垂向变化趋势合理,分辨率高,据此预测的两个砂体经钻探均见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