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  相似文献   

2.
1997年1月12日,美国字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5.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6.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7.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  相似文献   

8.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9.
1997年1月12日,美国宇航员杰瑞·M·利宁杰乘坐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飞向太空,登上了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并在“和平”号上逗留了132天。从太空归来后,他写作了《太空漂流记---“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历险》,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故事。从这真实有趣、同时不乏科学价值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人类挑战自身极限,不屈不挠地探索太空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美国、俄罗斯及欧空局共同致力于空间站的建造。此外,美国将与俄罗斯在探月方面上展开激烈竞争。欧空局也正在计划出台欧洲太空探索战略。印度航天局也于11月7日批准首个载人太空任务,计划在2014年前将首位宇航员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制天权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加速了对太空权的争夺。美军在研制大型卫星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投人到微型卫星领域。由于微型卫星具有迅速发射、对危机反应快、功能全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已经成为未来美军打造的重要太空武器装备。据美国《防务新闻》1月29日报道,今年内美军将接连发射“战术星1号”以及“战术星3号”两颗微型卫星。  相似文献   

12.
提到卫星导航定位,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美国的GPS.其实.目前全球已经存在四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试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2007年2月3日,我国目前在轨运行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先后被送入太空.标志着继美俄之后.中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00年伴随  相似文献   

13.
《光机电信息》2009,(2):50-50
美国宇航局11日称.美国一颗通信卫星10日与一颗俄罗斯已报废的卫星在太空中相撞。  相似文献   

14.
<正>据ExecutiveBiz网站2019年6月13日报道,目前有大约1 800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卫星数量预计在未来几年将增加10倍,研究人员计划将基于地球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转移到太空,实现星载处理。过去10年里,人工智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要得益于云技术。人工智能要在太空中工作就需要实现太空云计算。据美国《国防杂志》2019年6月1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公司计划将云技术带到太空,展示它如何帮助基于人工智能的卫星在把数据传输给地面运营商之前剔除不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标题要闻     
1.美国宇航局今年1月12日发射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将按计划于7月4日从太空发射一枚撞击舱,如果一切顺利,撞击舱将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其撞击点距地球1.32亿公里。届时,地球上的人们可通过望远镜,观看到这一最为壮观的天文景象。2.由美国行星学会资助的“宇宙”1号太阳帆推进飞行器计划于6月21日发射,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25日,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AMEC)宣布中微在美国泛林科技提起的第二轮关于在台湾的专利侵权的上诉中再次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1月20日,台湾智慧财产法院再次驳回泛林对于一审判决的上诉。  相似文献   

17.
《卫星与网络》2014,(8):43-43
一枚德尔塔—4型火箭2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把两颗用于"盯梢"别国卫星的美国间谍卫星送入太空。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经由互联网直播了火箭发射情景,显示这枚63米长的德尔塔—4型火箭于当地时间19时28分(北京时间29日7时28分)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总共运载3颗卫星,其中两颗将在太空中专门侦察别国卫星动向,第三颗较小的卫星用于工程测试。这两颗间谍卫星属于美国空军的秘密项目,即"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项目"。美国2月解密这一项目,意在震慑别国卫星:"别乱来,我们正盯着你。"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今日航天网2012年2月17日报道]印度太空界正在考虑—项金星科学任务。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官员M.S.Anurup在第仃届国家太空科学座谈会上宣布了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9.
潇洒飞一回     
2014年12月25日,当全世界在欢度圣诞节的时候,英国大富翁、维珍公司董事长、维珍银河公司老板理查德·布兰森将率领妻子、女儿冬青和儿子山姆全家人等搭乘"太空船-2"号太空飞机,飞入太空进行圣诞旅游。布兰森以自己和全家的性命担保:"太空船-2"号非常安全。太空旅游即将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20.
太空是提供全球互联的关键战略竞争领域,太空与网络紧密相连、互相促进。太空网络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社会作用,随着太空网络领域的日益发展,其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安全威胁。为了提升太空网络安全、美军作战能力以及夺取太空控制权,以美国太空军为首组织并举行了一系列的太空网络演习。介绍了美国开展太空网络演习的背景、原因以及近年来演习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美国太空网络演习的特点、发展趋势及意义,对国家的太空网络演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