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文地球化学油气普查勘探中,酚系物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地球化学标志。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油田水、非油田水中的酚系物进行分离、鉴定和研究。 1.分析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酚系物与对硝基偶氮苯反应,形成不同的偶氮酚类化合物,在层析板上展开,并在二乙胺的碱性条件下显色分离。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油田水碳酸盐平衡系数与有机酸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伟  刘宝珺  闵磊 《石油学报》2003,24(5):32-35
根据统计学规律,对塔里木盆地油田水进行了研究,阐明了该盆地油田水的碳酸盐平衡系数(简称为RC)与有机酸的基本特征。从油田水的无机组分与有机组分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了油田水的碳酸盐平衡系数与有机酸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进一步论证了碳酸盐平衡系数和有机酸与油气聚集及油气性质的关系。碳酸盐平衡系数越低及低碳有机酸的含量越高,它们与油藏,尤其是与 轻质油或气藏的关系越密切。从两者的关系中初步了解到有机酸的溶蚀作用对油气藏中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应有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芳烃在地球化学中属较稳定的化合物。由于石油的形成、运移、聚集与地层水紧密伴存(生),石油中的单环芳烃不同程度的被溶解、扩散或以胶体状态存在于地层水中。因此,开展地层水中苯系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探讨油气的运移、聚集规律和追索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沉积有机质在生成油气及运移的过程中,原油中的部分可溶微量元素会分离出来溶解在伴生的水中,与油田水一起运移至近地表\.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分析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阳离子的含量变化特征,就可以追踪下伏对应地层的含油气信息。通过对新场气田、昌德气田、平方王油田上方近地表土壤中的可溶态阳离子检测的实验研究表明:油田水中可溶态阳离子主要以水为载体进行运移,油田水向上运移的通道决定了可溶态阳离子在油气藏上方的异常形态及模式;可溶态阳离子对下伏地层的油气藏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田采出水中有机物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油田采出水中有机物分析程序。可吸附组分用XAD系列树脂富集 ,树脂吸附物经索氏提取和KD浓缩后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定性分析。低级脂肪酸用紫外检测离子色谱法分析。分析了两种油田采出水 ,结果表明 :油田采出水的化学需氧量为 14 7~ 5 0 4mg/L ,其中可树脂吸附的有机物的化学需氧量占 10 .7%~ 2 5 .2 % ,低级脂肪酸占45 .3 %~ 72 .8%。可树脂吸附的有机物包括苯系物、苯酚类化合物、多环芳烃及有机酸等 ,其中苯系物及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高。低级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及异戊酸等 ,其中乙酸及丙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油田水具有复杂多变的有机地球化学特点,本文对其人机质、有机酸三维荧光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综合分类。初步建立了油田水与油气性质及油气藏的联系,讨论了该盆地油田水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藏的关系,提出“含油气流体系统”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7.
黄福堂 《石油学报》1988,9(2):37-42
本文根据大量的分析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油田水与非油田水中脂肪酸、环烷酸、酚,甲烷等化合物的含量及分布特征,提出了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脂肪酸含最75ppm,酚含量0.25ppm是本区产油层和非产油层的界限.并探讨了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与油气形成、运移、储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大量的分析资料,研究了松辽盆地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油田水与非油田水中脂肪酸、环烷酸、酚等化合物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以探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与油气的形成、运移、储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层水中的溶解气来寻找油气藏是一种直接寻找油气藏(特别是气藏)的有效方法,在苏联西西伯利亚等地见到了明显效果。对苏联不同地区产层(含油气层)和非产层(仅含地层水)地下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后,提出了一种以水中溶解气为基础,并参考了其他地层水特征进行预测油气远景的方法。预测油气远景的指标分为四类:①地层水饱和压力与地层压力之比;②地层水总矿化度和渗滤速度;③溶解气成分;④地层温度。每一类又分三个亚类,这样排列组合成81个区块。如果考虑到地层  相似文献   

10.
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天然气聚集区地层水中主要是以甲烷为主的轻烃与少量苯类及酚类化合物。然而,利用吸附丝色谱技术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56个气田水样品开展分析后却发现,该区致密砂岩气区气田水中具有丰富的液态轻烃(C4~C16)信息,可分为富烃类与贫烃类两大类、6个亚类共16种类型。为此,进一步分析了气田水轻烃发育特征与烃类的关系,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气田水中液态轻烃的广泛发育,显示须家河组气源岩多处于热演化生湿气—大量生气早期阶段,苯系物与萘系物的广泛存在,展示其液态轻烃为煤系烃源岩所生成;2气田水中轻烃类型的差异证明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连通性差,烃类的聚集形成于储层致密化同期或致密化以后;3须家河组气藏中不同区域天然气的聚集存在期次与类型上的差异,大量富烃类气田水的存在,证实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还未经历原油热裂解成气阶段,天然气仍以干酪根热裂解气为特征。对气田水中液态轻烃的分类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为致密砂岩气区天然气藏的形成与演化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对气层的压裂改造与天然气的开采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1.
塔中古生界油田水化学与流体运移和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塔中地区石炭系、寒武-奥陶系油田水常量元素、氢氧同位素资料的研究表明,油田水中rCa/rMg值的高低可指示白云化或方解石溶解作用的强弱,与次生孔隙是否发育有关。rCa/RMg值、δ^18O值正偏称是油田水封闭性、水岩-岩反应增强的。在高温、深埋条件下,储集怪沥青与高丰度的有机酸共生,伴有石膏假晶、还原硫化物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烃类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奥陶系油田水与石炭系油田水的氢氧同位素值相近,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机溶剂定量萃取方法,从塔里木油田水中分离得到溶解重烃。通过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稳定碳同位素等分析手段,可鉴定出这些溶解重质烃(>C7)部分组成,主要为中长链正、异构烷烃,也包括烷基甲苯、烷基环已烷系列,其组成和碳同位素分布范围与油藏中原油类似,表明油田水中溶解重烃的来源及其分布与油藏有着直接的联系。对油田水中溶解有机物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油(气)显示的信息,指示邻近油气藏的存在,判断外来污染情况,并为油气运移、聚集方向和路径的确定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测定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富集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树脂富集/气相色谱法是测定饮用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卤代烃和苯系物含量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GDX-102与GDX-502富集大庆地区饮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气相色谱顶空进样分析,测得大庆地区饮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与苯系物的含量是不超标的,其数值均低于国家标准GB5749-85。  相似文献   

14.
陈全虎 《石化技术》1997,4(2):107-109,113
研究建立了利用气提浓缩,热解析进样技术测定水中苯系物的分析方法,应用毛细柱色谱分离技术,改善了各组分间的干扰,并利用本方法对水和废水中的苯系物进行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注水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注采结构调整难度大,气顶油田开发过程中气顶气和溶解气渗流关系复杂,常规方法无法认识气顶油田开发特征等问题,为此采用示踪剂监测技术认识油气水流动特征.通过示踪剂监测技术,明确了注水油藏W井组的注采连通关系,根据产出曲线拟合求解得到注采井间高渗通道的物性参数,并调整注采结构,调...  相似文献   

16.
大宛齐油田溶解气扩散特征及其扩散量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宛齐油田第上系和上第三系康村组的油田溶解气组成在深度上的分布特征分析,认为大约在理深450m以内的上部油层溶解气扩散作用强烈,不仅致使甲烷含量降低,乙烷、丙烷等组分百分含量相对升高,而且也降低了气油比,扩大了油藏的地饱压差。根据Fick第二 扩散定律模拟计算油层的溶解气中甲烷,黉人上新世中期到第四纪末期,油田上部的散失比例为54%,埋藏深度较大的下部油层的扩散作用较弱,散失比例为13%。  相似文献   

17.
胡绍彬  徐庆龙  郭玲玲  王鹏  刘少克 《石油学报》2018,39(1):116-121,128
针对一些开发中后期水驱油田区块生产气油比异常升高的问题,为研究采出液含水对生产气油比的影响规律,采用从油田获取的油、气、水样品,开展了模拟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测试、水驱油等一系列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充分搅拌的条件下,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随水的注入而降低,且降低的幅度随含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含水质量分数为60%时,模拟地层油的饱和压力降低5.92%,溶解气油比降低9.78%,溶解气水比为2.065 cm3/g。无搅拌条件下,溶解气水比随水-油接触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注入水与模拟油静置接触约24 h,水中的溶气量达到稳定,表明注入水从注入到产出在地层运移过程中与原油接触可从油相获取气体而成为含气水。模拟采出液在地层条件下的折算溶解气油比随模拟采出液含水率的升高逐渐升高。在出口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岩心驱替实验过程中,当含水率超过95%时,生产气油比随采出液含水率的增大而急剧升高,表明采出液高含水时,采出液含水率的变化对生产气油比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文石含量与烃源岩热演化的对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冠民  熊周海  张婕  付尧 《石油学报》2017,38(8):855-862
文石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页岩中较为常见,多发育于富碳酸盐矿物的页岩中,属于化学成因。统计发现,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页岩文石含量的变化包络线与埋藏深度具有明显对应关系。在埋深2 300 m以上的地层中,文石含量变化不大;当埋深超过2 300 m时,文石含量包络线随埋藏深度的加大而快速降低;埋深达到约3 000 m,文石含量包络线降低的速率达到最大;当埋深超过约3 500 m时,页岩中的文石大部分消失。文石含量包络线的这种变化趋势与烃源岩热演化阶段基本一致,表明页岩地层中文石的含量变化明显受有机质热演化的控制。为进一步验证该解释,将研究区富文石和富方解石的页岩样品分别与有机酸(乙酸)和油层水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多组溶解实验,测试实验前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程度,结合不同埋藏深度烃源岩热演化的流体特征分析文石含量的变化趋势。分析认为:文石含量与有机质成熟演化过程中排出的有机酸浓度成反相关,有机酸生成的越多,文石的溶解越严重。当埋深大于3 500 m时,烃源岩进入高成熟—过成熟阶段,有机酸的生成逐渐停止,文石含量的减少也趋于停滞,并在页岩孔隙水中开始重新结晶出较稳定的方解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不同层位地层水的对比分析,奥陶系地层水呈偏酸性-弱碱性(pH值为3.7-8.7),具有总矿化度高、离子组成以Cl^-和Ca^2 为主、水型为CaCl2型、有机酸含量(主要是乙酸)较高等特征,明显不同于石碳-元叠系地层水。研究表明,总矿化度高值区和有机酸总含量高值区与天然气富集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中部气田20多个奥陶系水溶气样品资料的初步分析,认为核区水溶气可能主要来源于煤成气。  相似文献   

20.
在西湖凹陷古近系及新近系储层砂岩中,自生高岭石是含量仅次于碳酸盐的第二大自生矿物,主要是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溶解的产物;自生高岭石含量与砂岩碎屑中的长石含量有着明显的负相关性,自生高岭石含量在凹陷中呈现的"东西分带、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与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酸和大气水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有关,其中有机酸作用明显强于大气水。西湖凹陷平湖组在西斜坡具有比中央反转带明显高的自生高岭石含量,南部地区相对北部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高岭石含量,说明西斜坡平湖组和南部地区具有更好的次生孔隙形成条件,其储层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