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阳离子型荧光增白剂TF-921对腈纶织物的增白工艺及增白效果,研究了增白剂用量、染浴pH值、上染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腈纶增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TF-921-亚漂一浴法增白的优化工艺为:增白剂0.4%~1.0%(omf),采用草酸调节染浴pH值为3~4,上染温度为90~100℃,保温时间为20~40 min,焙烘温度120~130℃。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增白剂CPS-A对涤纶织物进行增白处理,测试荧光增白剂CPS-A在涤纶织物上的牢度与耐黄变性,研究还原法和氧化法对涤纶增白织物的剥色效果。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CPS-A的最佳增白工艺:荧光增白剂CPS-A质量分数0.2%~0.6%(omf),染浴pH值偏中性,浸染温度98~130℃时,定形温度170~190℃;增白的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色牢度和耐黄变性;涤纶增白织物的回修剥色选择氧化法,如荧光剥除剂TF-900。  相似文献   

3.
针对增白腈纶纱线白度偏低的问题,文章研究了荧光增白剂种类及浓度、亚氯酸钠溶液浓度、氯漂温度及时间对腈纶纱线增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型增白剂TF-921 1%(o.w.f),亚氯酸钠溶液浓度1.5 g/L,氯漂温度70℃,氯漂时间40 min,腈纶纱线白度可达144,强力下降率为8.1%。  相似文献   

4.
新型棉用荧光增白剂CPC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民  窦广欣  单雅丽 《印染》2000,26(10):29-31
分别采用荧光增白剂CPC、VBL对棉织物进行增白处理,探讨了温度、pH值、H2O2等因素对增白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CPC增白剂具有更高的白度和耐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孙海洋  张健飞  巩继贤等 《印染》2013,39(11):5-7,13
采用新型两性增白剂W3对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工艺对染色牢度、上染速率曲线、白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增白剂在酸碱条件下对纤维均具有很好的增白效果。优化的增白染色工艺为:染液pH值8,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20 min,增白剂W3用量0.1%(omf),硫酸钠9 g/L;染色织物的反射率与K/S值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上染速率随染色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明显优于传统增白剂VBL。  相似文献   

6.
影响面粉增白剂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增白剂的使用过程中,温度、与空气的接触程度、添加量、面粉基础粉色等对增白剂的增白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液体荧光增白显白剂的复配及对纸张增白效果的影响,液体显白剂与增白剂复配使用,具有较固体荧光增白剂更好的增白效果,并且可解决由于增白剂过量使用而出现的泛黄问题。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涤纶增白剂发色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加工条件、环境介质及运输储存环境对增白织物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增白剂成分不同,发色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使用前应结合实际工艺进行筛选。可提高增白剂发色性能的推荐工艺为:本白增白剂用量0.2~0.6%(omf),色光增白剂用量0.2~0.8%(omf),130 ℃浸渍增白20~30 min。低温(100℃)浸渍宜采用TF 902K、TF 901D增白剂等,并需提高定形温度。染浴中加入去油灵、螯合分散剂亦可提升增白效果;应避免Fe3+、光照和酚类物质等对增白剂发色  相似文献   

9.
对比了液体荧光增白剂(OBA)及固体荧光增白剂(VBL)对杨木化机浆的增白效果,研究了表面喷淋及浆内添加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结果显示,OBA对杨木化机浆的增白效果明显好于VBL的;表面喷淋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优于浆内添加的;OBA对染色和返黄后杨木化机浆的增白效果不同,表面喷淋0.5%的OBA,染色后白度75.8%的杨木BCTMP的白度提高11.2个百分点,白度达87.0%,与未染色的杨木BCTMP相比,增白后两者的白度仅相差0.7个百分点,而白度为75.1%的返黄杨木BCTMP的白度只增加4.2个百分点,白度为79.3%。  相似文献   

10.
选用6种不同的定着剂产品,考察它们对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定着剂的阳电性愈强,对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影响愈大;荧光增白剂的用量愈多,定着剂的干扰作用愈小。  相似文献   

11.
新型荧光增白剂PS—1在涤棉混纺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长智  程德书 《印染》1993,19(11):10-13
新型荧光增白剂PS-1系国产荧光增白剂升级换代产品,其1,4双苯结构较之传统的E唑类结构的增白剂DT,在增白效果上具有白度高,荧光强,用量少等特点,本文对PS-1在涤棉漂白织物的应用上作了具体的试验及测试,优选了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工艺参数。生产实践证明,PS-1增白工艺操作方便,成本低,正品率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了传统VBL型粉状增白剂和APC液体增白剂的增白能力,以及不同载体(胶粘剂)及不同用量对增白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棉织物经荧光增白剂VBL增白后,再经多羧酸交联处理,织物白度明显下降;~1H NMR分析表明VBL耐酸性较差,影响其增白效果。多羧酸交联棉织物以常用棉荧光增白剂增白处理,发现对织物白度的提升性较差,白度值均低于100%,表明多羧酸交联棉纤维对棉用增白剂有拒染性。采用反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羧酸交联前后棉纤维微隙结构,用软件计算增白剂分子尺寸,分析产生拒染现象的主要原因为多羧酸交联后棉纤维微隙结构发生变化,交联后纤维内大多数孔隙直径(≤25?)小于增白剂分子直径(27~29?),降低了增白剂上染棉纤维的概率。以直径较小的荧光增白剂(21.5?)对多羧酸交联织物进行增白处理,增白效果较好,织物可获得近130%的白度。  相似文献   

14.
吴飞  朱凯 《造纸化学品》2009,21(4):14-17
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几种常见的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进行复配,研究了复配对纸张增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复配和化学复配均能提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率;其中,物理复配最高可使增白率由14.8%提高到16.9%,化学复配最高可使增白率由13.4%提高到21.9%。化学复配比物理复配更加有利于提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率;荧光增白剂的复配增效研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分别测试、比较棉增白剂CNT-2、CPD和增白剂A的水溶性、耐硬水性以及与碱的复配稳定性。结果表明,CNT-2的各项性能均优于另外两个增白剂;CNT-2与多功能精练粉TF-120EB的复配性最好。进一步采用浸渍工艺将CNT-2应用于棉斜纹布的增白实验中。结果表明,CNT-2增白浸渍工艺为:用量不超过0.4%(omf),60~80℃保温15 min;工作液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对CNT-2的增白效果影响较大。在氧漂增白同浴汽蒸工艺中,将CNT-2应用于纯棉府绸织物上,CNT-2的增白效果优于CPD和增白剂A。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5,(11)
阻燃腈氯纶与棉混纺织物前处理,主要采取退煮一浴法和漂白工艺,然后再进行增白。增白工艺先用活性增白剂VBL对棉增白,再用阳离子增白剂CH对阻燃腈氯纶增白,加工中注意控制温度和p H值,避免织物泛黄。实践结果表明,经过前处理的阻燃腈氯纶/棉混纺织物白度均匀、质量稳定,符合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以及在增白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增白效果,另外本文还介绍长期实践中,影响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使用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以及在增白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增白效果,阐述了在实际生产中影响FBP-L液体荧光增白剂使用效果的诸多因素及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荧光增白剂对提高纸浆白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稻草AS-AQ浆加入荧光增白剂白度的提高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随着增白剂用量的增加,纸页白度提高,一般认为增白剂用量在0.12 ̄0.16%为宜。增白剂在pH7.1时施用,增白效果最显著。增白剂的使用随浆料浓度的提高,对白度的提高明显。浆料的起始白度越高,加入增白剂后的增白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印染》2016,(20)
对腈纶/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法前处理和增白处理,探讨了烧碱和双氧水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腈纶/棉混纺织物白度和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前处理工艺为:烧碱2%,双氧水4%,80℃处理35 min;优化的分散荧光增白剂EVB/直接荧光增白剂BHT增白工艺为:105℃处理10 min,染浴p H值4.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