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复杂小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以杨家坝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小断块油田具有面积小、断层发育、构造破碎、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通过对杨家坝油田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水淹层测井解释、矿场测试资料分析、动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多种剩余油研究方法.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滩坝、河口砂坝微相中,其他砂体剩余油分布较少;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含油面积较大的主力油层、漏射的非主力油层以及厚油层的顶部. 相似文献
3.
5.
根据双河油田Ⅴ下层系油藏特征建立非均质模型,得到不同模型剩余油分布模式;分析不同地质、开发条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注采井组生产井综合含水率达到95%时,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与不同因素(提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油层厚度)的关系式。分别应用回归公式和数值模拟对双河油田五点井网的采出程度、剩余油非均质程度进行计算,二者结果误差均小于10%。综合运用回归公式定量描述剩余油及井组剩余油分布模式对今后实际油田注采井组单元后期开发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英台油田低幅度构造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产动态与电性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和定量测井解释的声波时差-感应电导率图版解释法,即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法、碳、氧比能谱测井解释法.在平面上,总结出了不同微相、微构造、井网控制程度以及不同非均质和不同性质流体分布地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在纵向上,层间非均质性、韵律、油水界面和射孔完善程度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方法可为类似油藏剩余油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剩余油饱和度配比系数法探询剩余油分布规律--以下二门油田中下层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剩余油饱和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多是利用测井资料定性地研究,多数没有定量化,更很少对每口井的各小层(即时间单元)的剩余油分布做出定量的预测。利用剩余油饱和度配比系数法结合下二门油田中下层系的实际生产数据寻找到一条定量预测某一时刻各井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小层劈分,获得了每个时间单元的剩余油量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而为在平面和纵向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供了依据,并结合油田的静态资料探讨了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为今后油田的挖掘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储集层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以双河油田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双河油田“九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了储集层沉积微相的规模,平面分布和物性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认为,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体,重力流砂体,水下溢岸砂体等微相砂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几何规模,物性和平面分布特片,这些特征控制了油层的吸水和产液能力,平面油水运动,进而控制了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在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富集在规模小,物性相对较差的微相砂体中,从而形成了小型透镜型和镶边搭桥型两种剩余油富集形成。 相似文献
12.
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油藏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岩石物理相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和流体改造作用的综合反映,同一岩性相可对应于不同的岩石物理相,而同一种岩石物理相则具有相似的水力学特性和相似的物性特征。根据流动层带指标,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粒度中值等参数,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将孤岛油田渤21断块砂岩储层定量划分为5类岩石物理相,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地质和生产状况,详细论述了各类岩石物理相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指出岩石物理相Ⅱ,Ⅲ区是该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3.
濮城油田经过20多年的高速开发,沙一下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目前面临产量递减严重,开发难度不断加大的现象。利用动态、静态资料进行油藏精细描述,认识油水运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水淹状态。根据油藏的特点,采取整体调整、油井堵水,水井分注及打更新侧钻井等技术手段,进行剩余油挖潜,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断块油藏储层特征,在精细油藏地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开展了百万节点规模的整体数值模拟研究。利用编制的数值模拟前处理接口软件,实现了地质模型到数值模拟模型的保真转换;建立了历史拟合的量化标准,形成了调参约束机制,达到了高精度历史拟合;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后处理软件,对剩余油的定量计算和统计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根据建立的潜力区标准,进行潜力区的定位和精细表征;该方法经在利津油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目前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单井产量低,含水率高,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为了控水、增油和稳产,通过对油藏新投井及老井监测资料水淹状况分析、油藏工程方法综合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的研究,比较准确的分析归纳了该油藏四种剩余油类型,为调整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续水驱阶段开发现状,充分考虑厚油层内部非均质性及构造特点,建立了聚合物先导试验区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聚合物驱增粘、吸附、剪切变稀、渗透率下降、不可及孔隙体积等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虚拟水驱开发"方式的对比,将开发阶段划分为注聚阶段、含水恢复阶段和后续水驱阶段,对该区块聚合物驱见效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主要在含水恢复阶段动用剩余油,其主要机理为扩大体积波及系数,而非提高驱油效率,聚合物驱层内作用强于层间作用;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聚合物驱动用剩余油作用有限,后续水驱阶段层内开发差异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濮城油田东沙二上4-7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投产以来一直存在层间干扰严重,水驱程度低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濮城油田东沙二上4-7,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学科集成研究的工作方法,根据该油藏动静态资料,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为下一步方案实施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平面上,剩余油潜力主要集中在井间未动用的部位、构造高部位以及曾经动用过但水淹不是太严重且有效厚度较大的部位,而构造低部位水淹严重;纵向上,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动用相对较差的二、三类层,砂体发育较好的层位水淹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