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力传感器需求快速增长,其能源补给需求愈加明显,传统的单蓄电池供电方案的弊端愈加明显。同时,动能、温差、光伏、电磁等能量收集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给电力传感器能源供给问题提供新思路。促进智能电网中能量收集技术及电力传感器耦合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首先对智能电网对能量收集技术的迫切需求进行分析;其次,分析能量收集技术及相关集成电路的发展现状;最后,根据能量收集技术在智能电网中应用的不足,提出适用于智能电网的能量收集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由于智能电网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等重要特点,因此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传感网技术的无线电力设备温度监测网。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电网设备测温技术现状和国内电网测温装置技术规范及电网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规范,对目前电力设备测温产品及技术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设计符合标准无线电力测温产品的要点,同时对研究设计出的无线电力设备温度监测网的总体结构、传感器节点外形及原理以及系统软件特点进行了描述。系统已被电网公司应用和认可,对与各电网设备状态监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6,(1):9-13
电网的高速发展带来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问题,传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不再适用。本文主要对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并介绍了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技术的相关内容,随后讨论了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中的应用,并利用分布式存储、时间序列分析、频繁项挖掘以及专家系统等数据挖掘技术在输变电设备评估进行研究,以此提高电网管理的效率和运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孙博  康锐  谢劲松 《测控技术》2007,26(7):12-14
对国外尤其是美国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以及工业等领域已逐步开始得到应用的各种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中的传感器应用和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和总结了新型传感器,包括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智能传感器和内建传感器等的应用现状.并对有线和无线两种数据传输技术的典型应用实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全球知名电量传感器制造商莱姆电子公司日前携全线产品亮相国际清洁能源展(CEW China 2011)。莱姆中国区总经理张宗慧先生在展会同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大会上,针对电量传感器在智能电网的各个环节关键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了演讲。此次会议和国际智能电网高峰论坛、光伏发电与系统集成技术研讨会、清洁能源车与绿色交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网设备参数风险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的电网设备参数风险识别方法.采用聚类分析算法,对电网设备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其分布规律,发现设备参数中的异常数据,判断设备参数的正确性;采用线性回归法预测设备参数属性变化和分布趋势,对于新投运...  相似文献   

8.
随着MEMS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材料制备与特性研究工作的进展,必将使得MEMS压力传感器的批量生产、在弹药中的大量应用成为可能。系统地分析MEMS压力传感器的特点、分类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包括研究现状、产品现状和MEMS压力传感器在弹药中的应用,对相关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已经开始逐步运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在工业设备操作现场方面的应用还不算完善。基于对传感器技术的研究,本文设计一种工业设备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对工业现场设备参数进行检测和查询。由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的信息传递到数据库服务器,最后由上位机进行相应的诊断处理。这样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10.
黄明  夏智勋 《传感器世界》2009,15(8):6-9,17
传感器技术是飞行器健康管理实现的基本使能技术。详述了光纤传感器、微机电传感器在飞行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传感器在该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工业界和学术界从 事其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proposes a flexible layered control policy for sens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sensor grid. In order to allocate sensor resources in the system to maximize the sensor grid utility, different controllers are deployed at three levels: a job-level controller, an application group controller, and a sensor grid system controller. At the lowest levels, job-level controllers perform fast, frequent, local adaptation for optimizing a single sensor grid application at a time, while, at the highest levels, sensor grid system controllers perform less frequent control actions to optimize all applications. Sensor grid system control considers all sensor grid applications in response to large system changes at coarse time granularity. Sensor grid system control exploits the interlayer coupling of the resource layer and the application layer to achieve a system-wid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sensor grid users’ preferences. Job-level control adapts a single application to small changes at fine granularity. The layered control system uses a set of utility function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sensor grid applications and groups. The control system chooses control actions that would result in a higher level of utility. In the simulation,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algorithm is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13.
电力网格是网格技术和电力监控与自动化调度技术结合发展的产物.网格技术对于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具有巨大的整合能力,电力网格能解决现有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电力网格作为网格技术的新应用,它给网格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研究背景和发展方向.但是电力系统有其特殊性,并非所有的网格技术都可以不加变化地照搬到电力网格中.电力网格对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有比较高的要求.针对电力网格的以上特点,分析了传统网格通信方式在电力网格应用中的困难.最后,根据电力网格的一个应用范例--PGP平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验证了该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 have been used in various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including remote power system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ower fraud detection, wireless automatic metering, fault diagnostics, demand response, outage detecti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monitoring, load control, an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However, harsh smart grid environment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 great challenges in the reliability of WSN communications in smart grid applications. To this end, the analysis of wireless link reliability and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s can help network designers to forese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ployed WSN for specific smart grid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 and guide the network engineers to make design decisions for the channel modulation, encoding schemes, output power, and frequency band.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low power wireless link reliability in different smart grid environments, such as 500 kV outdoor substation environment, indoor main power control room, and underground network transformer vaults. Specifically, the proposed analysis aim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ensor radio parameters, such as modulation, encoding, transmission power, packet size, as well as the channel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mart grid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ployed sensor network in smart grid. Overall,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help network designers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he smart grid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and sensor radio characteristics on low power wireless link reliability in harsh smart gri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是电网公司建设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接入性、可靠性与盈利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为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通过分析物联网技术在电力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优势,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建设的电力物联网架构,将智能传感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等设备应用于电网建设,与物理电网进行高度集成,并进行了应用与实现,能够实现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快速定位故障区段、快速恢复供电功能等,电力物联网的架构应用有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用户电力需求,实现电力安全、可靠、经济化供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气象水文和网格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气象水文领域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气象水文网格模型,重点研究网格技术在气象水文领域的应用框架及其模块结构。该网格模型首先通过网格技术将异构的气象水文资源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抽取各气象水文应用的公共元素,提供统一的用户认证和用户活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承载气象水文应用服务的办法来保证各类应用的独立运行,同时各种新的气象水文应用可以加载到已有的网格环境。分析表明该气象水文网格模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自动抄表技术凭借便捷、可靠等优势逐渐取代了人工抄表和IC卡收费模式,以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发展需求.结合当前电网抄表自动化水平低的现状,利用先进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智能电网抄表系统,并对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方案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实现了抄表系统的自动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产生是必然的,同时智能电网的发展是现代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引领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电力工业革命。物联网应用在智能电网中将显著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安全性与稳定性,改善现有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满足节能环保的效果。介绍了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相关概念以及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电网运行和智能调度对二次设备信息的需求,安徽省调试点建设了省级电网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在线监视与故障诊断系统,实现继电保护装置远程巡视与运维、状态监视与预警、缺陷故障诊断及动作行为分析。本文结合系统试点与应用实践,深入分析硬软件架构和功能模块的建设需求和实现思路,并针对系统在逐步推广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提出展望。本系统的建设应用,为调度人员快速处理电网故障提供决策依据,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消缺和状态检修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村及偏远地区急需解决智能化配变电设备陈旧及功能单一的问题,有效增强配电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网智能配变电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网电参数及用户电量信息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异常报警、谐波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网配变电管理系统;本文从系统架构到各部分的组成进行了概述,详细的描述了部分设计过程和设计难点;以谐波分析为例进行结果验证.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设计改善了农网配变电的现状,提高了配变电设备的功能,并能通过物联网来监测设备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