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现有的磨削温度测量方法的缺陷,设计了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磨削温度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热像仪实时地获取磨削温度数据及图像,并可对磨削温度红外图像上任意指定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在磨削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报警的功能,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具有数据准确、实时性强、能有效避免磨削烧伤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温度测量的智能化水平并降低仪器成本,设计了一种虚拟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用热电偶采集工作端温度,用AD590采集冷端温度,用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和非线性校正.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温度监测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显示、保存以及温度的报警功能.仿真实验表明,该监测系统测温准确、稳定可靠,可满足实际需要,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新型的无线温度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它由温度传感器、温度变送电路、测量数据发射与接收、单片机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部分构成.本系统的特点是用新型的无线收发电路和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处理,其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粮仓温度监测等遥测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锅具干烧引发灶具炸裂、火灾等重大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灶具防干烧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MLX90614对锅具底部进行非接触式实时温度监测,实时温度数据由STM32单片机通过SMBus总线进行采集和处理.温度监控模块在锅底温度超出正常加热区间后会声音报警,达到干烧阈值温度后则通过串行接入灶具热电偶温度检测回路的控制电路切断燃气气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达到预设温度时切断燃气气路,有效避免灶具干烧.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住户可以方便地对个人住宅进行远程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对房屋内的温度、光照、红外报警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系统以微处理器SPCE3200为控制核心,利用SIM300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用户通过手机接收信息.实验证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坝渗透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问题,采用VisualC#.NET语言平台开发了大坝渗透数据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将给水库的大坝安全管理提供一套现代化的集监测、分析于一体的解决方案,提供测压管进行水位自动测量、温度测量、生成浸润线曲线,并能生成数据库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红外探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微弱信号的检测技术及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对如何应用单片机ATMEGA16芯片作微控制器,来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判断、数据的显示和传输等一系列功能作了重点的阐述和分析.针对目前大多数设备不具备数据传输这一特性,重点对RS485总线方式作了阐述,并采用了RBF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温度进行了补偿,提高了测量精度,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有线粮情监测系统的局限性,运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与CAN总线相结合方法实现粮库中温、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系统由CAN总线连接多个ZigBee无线网络组成,各个无线网络采集温、湿度信息通过路由节点连接CAN总线进行传输,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达到对粮库内环境的监测与保护.该系统具有布网灵活、节点扩展方便等优点.温度误差小于±1.0℃,湿度误差小于±5%RH.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变电站设备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电力设备红外自动巡检系统,能通过图像融合处理技术,将设备的温度分布数据置入设备可见光图像,并以图像方式直观地显示出电力设备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建立了一套基于数据流的滑动窗口技术的模型,处理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的连续数据.该模型能够及时地处理和判断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并能对异常数据进行保存和分析,进而做出相应的提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该模型大大减少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处理的难度,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Windows的焊接温度场动态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的焊接温度场动态检测系统- 该系统采用VisualC+ + 6 .0 设计了可视化应用程序框架,实现了对焊接温度场动态采集、处理、分析、储存以及对焊枪、小车及ICCD的调节,对焊接自动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了相控阵天线接收组件自动测试系统的工程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大数据量测试与处理的自动测试系统实现方法。本方法在采用以太网搭建硬件测试平台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自动化和高速化测试,提出了全套系统基于MATLAB开发的软件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动测试系统与人工测试及人工处理数据相比,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均大大提高了接收组件的批量测试效率和数据处理速度,并已成功用于某型相控阵天线接收组件的批量测试及数据处理中。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MPV-3显微光度计镜质组反射率测量和数据处理自动化系统的测控原理、具体软/硬件实现及其系统功能、特点。系统具有标样/样品反射率测量、反射率线性检查、误差分析与处理、反射率分阶直方图统计、数据在线更改与自动存储等功能;同时系统还具有自动动开启/关闭显微光度计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网络的温度测控系统。该系统由一台主控机采用主-从式通信方式完成对多台下位机的信息交互与操作控制。下位机以SOC系统级MCU芯片为核心,并通过多路温度传感器,完成对多个实验大棚温度数据的采集及处理。上位机利用LabVIEW实现对实验大棚温度值的实时监控、对继电器的自动控制和对历史采集温度数据进行的各种管理操作。整个系统设计智能化、功能稳定性强且性价比高,对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研发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Mach-Zehnder干涉仪差分检测布里渊温度和应变同时传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于自发布里渊散射的温度和应变分布同时测量原理,针对已报导的外差检测和直接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通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MZI)的双端差分检测布里渊温度和应变同时传感系统,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实现简单,可消除光源频率不稳定性干扰等特点,在分布式光纤温度和应变同时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软磁材料的动态磁性通常采用电磁感应方法进行测量,测量设备中的硬件积分器是决定测量精度的关键部件.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的自动化水平、节省硬件资源,基于虚拟仪器开发技术,利用LabVIEW图形化开发平台和分析函数库设计了软磁材料动态磁性能测试系统,实现了磁性测量过程中数据的快速采集、处理、分析和测量结果的显示及存储,尤其是采用数值积分代替硬件积分,为软磁材料动态磁性的快速测量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对谐振式悬架装置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检测原理和系统构成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悬架试验台的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方法,以及对信号处理和分析的过程。在软件控制系统中,使用了峰值包络线找极值的方法,剔除了干扰点对系统构成的影响,减小了测量的误差,确保了测试的重复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源网荷全景同步测量系统(Full-View Synchronized Measurement System ,SYMS)实现了对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全方位实时检测。SYMS 主站作为测量数据的接收与分析平台,其数据处理能力对保障SYMS稳定运行与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数据类型多、装置数量激增、数据分析过程复杂,集中式架构的主站难以保证同步相量数据处理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SYMS系统的分布式主站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现。首先,该方法分析了SYMS不同测量装置的通信方式,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开源相量数据集中器(Open Source Phasor Data Concentrator, OpenPDC)的多源异类数据适配器,并设计实现了基于HAProxy的主站前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集群;其次,针对主站数据在线分析延时高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流处理框架的Storm适配多语言、多时间窗算法的分布式计算方式,进一步搭建了包含前置数据平台与在线应用平台的SYMS分布式主站;实际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与集中式架构相比,所提架构在实际运行中可有效均衡负载,利用分布式方式提高运算速度,针对多类型实时测量数据具有更强的并发处理能力与更短的处理延时,并有效监测系统的异常状态。可为新型电力系统特性分析、建模、闭环控制等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与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体组织血液灌注率测量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采用以热物理学为基础的局部皮肤绝热法无损测量人体的血液灌注率,并研制了一套测量系统。该系统将测量探头采集到的皮表温度信息通过NI数据采集卡传送到PC机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灌注率的值。对临床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系统测试结果与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12,说明局部皮肤绝热法测量血液灌注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智能电子皮带秤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在智能电子皮带秤设计中采用的几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数字滤波、温漂补偿、非线性校正等技术的采用,极大地提高了智能电子皮 的测量精度及控制品质。经数字信号处理后,系统误差为0.03%,满足低于0.05%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