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氧化锌高酸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锌处理系统年设计能力已达7万t,但由于铟富集生产工艺的原因,致使氧化锌酸浸出过程的酸度较低,大量的锌、铟等仍残留在酸浸渣中.本文介绍了利用高酸浸出工艺,降低酸浸渣含Zn、In的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工艺装备下,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即可大幅度地降低酸浸渣含Zn、In,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从氰化浸渣中回收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  王海东  郝福来  郑艳平 《黄金》2009,30(9):43-45
通过试验研究,采用组合捕收剂从氰化浸渣中浮选被抑制的闪锌矿,获得了较佳试验指标。在试验确定的条件下,可从全泥氰化浸渣、精矿氰化浸渣中分别获得92.57%、91.49%的锌回收率,锌精矿品位分别为45.80%、50.24%,均达到了出售品级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铅锑冶炼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试验结果表明:从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常规条件下锌浸出率为50%左右.常规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11,NaOH浓度12 mol/L,浸出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4.
正介绍锌浸渣和共生矿的侧吹化料工艺方法,以及进行的试验与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与分析论证,探索出侧吹化料的最佳操作参数,优化了侧吹炉炉型,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国内用回转窑和烟化炉处理锌浸渣工艺,一定程度上存在生产能力小、能耗高、烟气SO2浓度波动大、尾气吸收困难等问题。研究采用侧吹熔池熔炼方法,优化操作参数,实现降低能耗,以及还原挥发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回收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6.
对V.M.针铁矿法铁还原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对比了两种还原方法:一是在锌冶炼酸浸渣中加入PbS精矿的还原浸出;二是酸浸渣热酸浸出液的PbS精矿还原,并进行了酸浸渣热酸浸出液PbS精矿还原条件摸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PbS精矿还原热酸浸出液能够满足V.M.针铁矿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酸浸渣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酸浸渣加压浸出回收锌和锗的工艺原理和特点,重点研究加压浸出过程中锌、锗铁的溶出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中清  潘方杰 《稀有金属》2004,28(6):1029-1033
湿法炼锌过程中产出的铅银渣经硫化浮选得到的银精矿 ,通过氧化焙烧产出含银达± 1 .0 %的富银焙砂。研究了采用盐酸氧化酸浸预处理该富银焙砂以分离锌、铜等 ,同时使银转化为氯化银 ,再用亚硫酸钠碱性络合浸出转化渣回收银的工艺。考查了盐酸氧化酸浸过程中银的分散情况 ,结果表明 ,该过程中银的浸出率平均为 2 .7% ;采用了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方法 ,在试验的最佳条件下 ,富银焙砂经盐酸氧化酸浸后亚硫酸钠络合浸银 ,银的浸出率达 90 %以上 ,浸银液未经净化 ,直接用水合肼还原可得含量为 96 %以上的银粉。  相似文献   

9.
郑晔 《黄金》2009,30(6):37-41
对内蒙古某矿含锌金银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根据矿石性质,采用原矿氰化-浸渣浮锌流程,可实现就地产金、银,浸出率分别为78.89%、63.77%,浸渣浮锌,锌的回收率为84.64%,锌精矿品位43.25%;采用原矿混合浮选-精矿氰化-浸渣浮锌流程,同样可实现就地产金、银,浸出率分别为81.14%、56.44%,精矿浸渣浮锌,锌的回收率为74.55%,锌精矿品位为50.17%。  相似文献   

10.
回转窑挥发法是处理锌浸出渣的成熟工艺,针对某湿法炼锌浸出渣开展还原挥发锌、铅、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锌浸渣中的物相主要为铁酸锌,在煤配比30%、挥发温度1 150 ℃、挥发1 h的条件下,锌、铅和铟的挥发率分别为99.92%、99.59和83.46%,窑渣含锌、铅和铟分别为0.025%、0.027%和0.013%。窑渣磁选回收铁,再浮选回收碳、铜和银,尾渣可以作为水泥和砖等建材原料。  相似文献   

11.
锌冶炼浸出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渣,渣中含有锌、铅、铟、银、锗等有价金属,是一种宝贵资源。本文通过浸出渣回转窑无害化处理工程和密闭鼓风炉炼锌废渣处理工程案例对比,分析不同工艺浸出渣资源化利用的优缺点,并指出不同工艺存在的问题,为新建湿法炼锌企业进行工艺选择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锌烟尘中铟的高效浸出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铟因其优良的特异性能而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如何从含铟物料中高效回收铟成为技术的关键,但目前铟的提取工艺均存在铟回收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中性浸出—低温低酸浸出—高温强化浸出"新工艺实现含铟氧化锌烟尘中铟的高效浸出,研究了铟高效浸出的工艺条件和浸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中性浸出能优先分离烟尘中的锌,使铟富集到中浸渣中;中浸渣先经低温低酸浸出使高价态铟转入溶液;难溶铟入渣后再经高温强化浸出处理,将低价态铟氧化成高价态、并破坏难溶铟物相的表面结构,从而强化铟的溶出。铟最终在低温低酸浸出液中富集,铟的浸出率≥95%。本研究为各种含铟资源中铟的高效回收与稀有金属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与理论指导,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锌生产的方法有火法炼锌和湿法炼锌两种,其中湿法炼锌在世界范围内已占锌冶炼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我国新增炼锌能力也是以湿法炼锌为主。湿法炼锌已成为世界炼锌生产的发展方向。湿法炼锌生产中的焙烧炉尾气、酸雾、生产废水、设备噪声以及锌浸出渣等污染源的防治,是新建湿法炼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将笔者工作实际,对湿法炼锌工艺及其浸出渣的处理技术进行相关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的原理、优缺点及其现状,提出了选择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时应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锌浸出渣的处理问题已成为有色冶炼中的世界性难题,文章介绍了各种锌冶炼工艺及所产浸出渣的特点,并对综合回收锌浸出渣中主要有价元素的工艺进行了详细评述,指出了各工艺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锌浸出渣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锌浸出渣是一种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固废资源。本文针对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以及全质化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锌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种类多,如锌、铅和银等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其回收工艺主要有火法工艺和湿法工艺。通过对多种典型锌浸出渣回收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的详细比较分析,提出了微生物浸出?氯盐浸出联合的方法,该方法可高效浸出锌浸出渣中的锌、铅和银,对不同类型的锌浸出渣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展现出了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其次,介绍了锌浸出渣全质化利用的进展,展望了技术发展方向,锌浸出渣全质化利用将朝着制备性能优异、精细化和绿色节能的高端材料方向发展,在实现锌冶炼行业清洁生产的同时努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氧浸渣搭配处理锌浸出渣的冶炼方法,由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对湿法锌冶炼产出的锌浸出渣要求零堆存,目前传统的锌浸出渣火法处理方法存在能耗大,生产成本高,低浓度SO2烟气处理难度大的问题,而采用氧浸渣搭配处理锌浸出渣工艺,以硫代焦或煤,可大大降低能耗,减小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产出含硫烟气直接进二转二吸制酸。  相似文献   

18.
锌焙砂中性浸出是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冲矿温度、浸出时间和焙砂粒度等因素对锌焙砂中浸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50 g/L、冲矿温度65 ℃、反应时间60 min、焙砂粒度≤96 μm;4个考察因素均对中浸渣含锌有极显著性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焙砂粒度>初始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某公司结合试验结果,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在锌精矿焙烧出料系统增加风选球磨装置,锌焙砂粒度降低至≤120 μm;在中浸双沸腾浸出槽后以串联方式增加2个100 m3搅拌反应罐,同时进行工艺流程再造.经改造前后的生产实践对比,中浸渣锌质量分数从28%~35%降低到22%~25%,中上清液质量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应釜模拟锌精矿常压富氧浸出条件,考查了精矿粒度、酸锌摩尔比、温度、氧压、搅拌转速、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浸出条件下,锌浸出率大于97%,渣含锌约3%;铟浸出率约96%,渣含铟约0.000 4%;银浸出很少,大部分留于渣中;浸出渣含硫大于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