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国际建筑设计公司SOM被邀请进行深圳市中航城地区的城市设计及其标志性建筑项目中航广场的设计。该地区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因素的汇集处,这些因素正在促成它的再开发。城市都以其自身的发展周期曲线运作和再改造。当中国的城市,尤其是深圳,被认为正在处于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时期之际,实际情况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及其建筑物的存在空间都非常有限。作为一个拥有七百多万人口的城市,深圳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转变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发达城市所关注的,如城市再开发和城市扩张的平衡、公共交通的角色、未来基础设施的预留空间、公共空间的安排以及城市生态都是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住区开发建设的一个核心空间策略是各种异域风格主题的创造,它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生产观念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这一住区空间建造方式的本质是创造了非现实的空间意象,用抽象和嫁接的空间意象来掩盖和替代城市空间作为居住体验以及城市文化发生和延续的基础。本文试图以西方城市设计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科中相关重要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城市住区中非现实空间意象构造的现象从其产生原因到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期望能为在城市和建筑学科领域思考“我们应该创造怎样的城市空间和未来”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住区开发建设的一个核心空间策略是各种异域风格主题的创造,它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生产观念正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这一住区空间建造方式的本质是创造了非现实的空间意象,用抽象和嫁接的空间意象来掩盖和替代城市空间作为居住体验以及城市文化发生和延续的基础.本文试图以西方城市设计学科和政治经济学科中相关重要思想为理论依据,对当代中国城市住区中非现实空间意象构造的现象从其产生原因到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期望能为在城市和建筑学科领域思考"我们应该创造怎样的城市空间和未来"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框架     
这个装置提升了基础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化中的重要性。这个结构既是城市性的也像住宅一样私密,围合但是开放,完整地形式却具有无限感。它同时唤起对住宅和城市的想象。结构的层叠和不同尺度的内部空间是经过者产生视幻效果。参观者必须微微弯下腰进入这个装置。这个装置的框架像建筑的脚手架或剧场的背景。内部空间的形状和尺寸给人们提供了进行不同活动的机会,对成年人和小孩创造了不一样的空间体验,其中秋千一样的座椅可供人休憩:特别设计的灯具分布在有顶的小空间中:几个悬挂的花园在装置中引入绿色。通过编织各种元素,这个框架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环境供人交流、放松和玩耍。  相似文献   

5.
总体规划课程是建筑学科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核心组成。在新的城市建设背景下,总体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教学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转型期总体规划理论方法的三大转变,提出在重视城市整体发展、重视三维空间形态、重视城市文化特色的规划新形势下总体规划教学体系的调整与创新,并分析在引入总体城市设计理念的条件下,加强城市空间特色研究、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和城市文化环境研究三方面,归纳了总规教学体系探索的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此论文探讨了在破碎的、可理解性低的空间系统中空间布局和网络组构对步行人流的影响,同时也评价了社区形态在形成不同尺度之间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这被认为是有助于产生城市生活的感觉和活力。在传统空间句法研究中“,可理解性”被定义为局部可达性(即连通性)与整体位置(即整体整合度)的相关度。传统空间句法理论认为在这些情况下空间和运动的相互关联度极低,从而将导致更低的可预测性,或者可称其为明显的随机运动形态。此论文建议对局部区域形态的仔细研究和重叠社区的边界分析,可以被用来理清复杂和难以识别的环境,以及它对步行运动的真实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和一种称为“相关性等高映射”的新技术对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实例研究来探讨这个假设。“相关性等高映射”技术可以显示出复杂空间系统中的不同可预测性的边界,以及局部区域与其周边环境间新的内在联系。波士顿的例子(相关度r2在0.65~0.94之间)说明空间在对步行人流的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空间与不同的区域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了完全了解大规模城市建设对破碎的网络结构的干扰作用,就有必要认识局部区域形态和重叠边缘地带的影响。此研究以刘易斯·芒福德、简·雅各布斯、凯文·林奇和比尔·希利尔的社区形态和都市生活概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乡规划学下的城市设计学科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苏宁 《规划师》2012,28(9):21-24
城市设计进入中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从规划师对它的一无所知到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设计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专业教育领域,城市设计学科也一步步发展壮大。城乡规划学成为一级学科后,从其二级学科设立的情况看,城市设计学科面临被混淆和误解的尴尬处境。城市设计学科的建设要突出学科优势和对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作用,提升其在城乡规划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进城乡规划编制的改革、城乡规划学的完备及专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变化才是社会产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空间视作为城市社会研究的主体。文章通过构建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的解释性叙事,从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转译为具体的空间形构,并由此探讨作为一种城市研究与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在学科层面,把因受不同专业领域范式差异所割裂的空间与人群相统一,以重新审视并理解建筑、城市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能耗与产业空间分析视角下的上海低碳城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表现出高度依赖能源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上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效率份额”而非“结构份额”促进城市产业能耗的降低;上海产业空间重构下,由于新兴产业空间与生态脆弱空间的高度重叠,面临海岸带空间产业集聚下潜在生态安全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大背景下,城市设计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针对2000~2007年和2008~2014年两个阶段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的现状问题,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加强城市设计学科定位、小城镇城市设计、城市空间体验主体、城市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徐晓燕  叶鹏 《城市规划》2017,(11):56-64
周期性经济变化与城市发展策略密切相关,这是由市场经济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决定的。欧美国家的城市复兴实践活动亦证明了这种内在规律。论文分析了转型期中国城市发展方式的特征性转变,解读了城市设计体系中"空间规划"和"公共政策"两个维度的关系。提出我国的城市设计应围绕技术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3个方面,充分发挥调控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作用。城市设计是一个通过空间的变化影响各种社会关系的有力工具,通过引导投资去向、调动民间资本的经济策略,以及建构决策组织机构、保障公众参与的社会规制,城市设计学科有可能在转型期城市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之间不应出现断层现象。本文从城市设计方面寻找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过渡体和中介空间,使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和大量污染物排放,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土壤、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的健康.城市绿地土壤在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内容:1)城市绿地的兴起与分类;2)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的内涵与评价;3...  相似文献   

14.
边兰春 《室内设计》2013,28(4):7-12
历史城市保护是一项具有社会实践性特征的复杂工作,既需要不断推进城市保护理念的提升,还需要不断加强保护规划的实施以及控制机制的完善。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关注市民生活品质、有效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综合技术方法,还逐渐体现为一种控制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策略。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与内涵共生,使作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改善空间环境品质、塑造宜人景观风貌为核心的整体性城市设计思维与方法逐渐成为历史城市保护中的重要技术工具和实现途径,对历史城市保护工作方法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设计思想的梳理以及对历史城市保护工作影响的概述,明晰了积极探索面向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的整体性城市设计思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文脉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时空关联。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城市文脉的传承及发展,探讨了如何传承城市文脉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类型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城市设计工作能够进行快速反应并形成标准化成果,但是其缺点在于不能灵活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进行调控,并且消除了多样性和选择性.着重围绕大都市、大都会、碎化大都市以及巨构城市这四种城市模式进行论述,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所呈现的城市空间发展线索,探讨其背后所隐含的社会经济过程,以及相应的城市设计方法的发展.认为,城市设计师需要认识到城市空间发展的拼贴性特征,认识到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实践中有必要超越类型学固性思维的束缚.城市设计需要包容城市环境中的混沌性与不稳定性,理解城市问题的非线性特征,从而有能力去面对多样性与复杂性,跨越类型以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从当前城市设计研究的含糊性与混沌性着手,针对在学术领域与实践领域存在的概念化与标题化现象进行批判,并试图分析其中矛盾性的本质,认为各种维度中的城市设计的合理性只存在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中,而不能采取一种普遍而静态的方式进行抽象化处理.由于城市社会是一个动态发展领域,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也始终处在不断变革之中.各种城市设计理论所拥有的共同基础在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动力,它们是城市形态形成与变化的原因,城市设计是社会空间生产的一种有效手段.据此认为,当前的城市设计专业需要避免狭义的传统观念,而应采取一种更加包容性的姿态,利用更加广泛的知识基础,针对现实中的多元城市空间进行梳理与整合.  相似文献   

18.
杨宇振 《新建筑》2012,(4):114-118
首先阐述具有现代意义城市设计的出现与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关联;进而回顾包括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曼纽尔·卡斯特尔、阿里·迈达尼普尔等关于城市设计与空间之间关系的论述,讨论城市设计作为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空间技术工具的核心议题;论述城市设计的多重维度,探讨从城市设计者到全球之间的多种空间尺度,把城市设计置于一种关联性的结构中进行讨论,以及在一个不均衡发展的世界中,城市设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脉作为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人、建筑、城市及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其传承对城市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有必要对其进行价值评判,通过评判的原则、标准和内容以及传承方法框架的建立,主要目的是在现代纷繁复杂的城市文脉中,准确地捕捉到城市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使在进行相关城市问题研究及具体设计时不至于陷入盲从.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人行系统城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嘉安 《城市规划》2005,29(6):58-63
以CBD、购物区和旅游区的行人道路指示系统和全天候行人交通系统这两个重要细节问题为例,探讨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从而建立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