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深埋大跨度软岩硐室让压支护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金川三矿区破碎硐室进行了较系统的支护设计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首先根据工程地质和围岩自身的特点,在原设计方案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三步开挖、二次支护和三次让压的总体计算方案,并采用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表设计了16个让压支护方案;然后,应用FLAC2D对这16个支护方案分别进行了计算,并采用文中所提出的优选评价指标Es进行了综合评定和分析,得到了最佳让压方案;最后,应用FLAC3D对最佳让压方案进行了24工序的三维开挖与支护计算,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开挖与支护建议。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的方案有利于该深埋大跨度软岩硐室的长期稳定,该优化设计方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深埋软弱围岩硐室的开挖与支护设计新方法,以金川三矿破碎硐室为对象进行了让压支护优化及承载体强度理论研究。首先,根据“优化开挖顺序、适当让压后支护、充分提高围岩自承能力”的设计思路,并在原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表提出了16个让压计算方案;然后,通过FLAC程序计算出各个指标值,采用提出的综合指标优选获得最佳让压方案,并给支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另外,在岩石力学理论基础之上,推导了适当让压后支护的“围岩-支护”共同体的力学强度模型和力学参数特征方程,并提出了叠加压缩拱概念。理论研究表明,适当让压后进行支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围岩-支护”共同围岩体强度。  相似文献   

3.
大断面软岩硐室开挖非线性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 (FLAC3D) ,模拟分析了软岩大断面硐室围岩由于开挖方法、开挖顺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时效变形与应力状态的力学响应及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软岩大断面硐室的开挖过程是和应力路径与应力历史密切相关的非线性不可逆过程 ,其开挖设计方案应采用软岩非线性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 ,即首先采用力学对策设计 ,然后进行过程优化设计 ,最后进行最优参数设计 ,才能保证硐室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处于最佳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5.
关于软岩流变特性与软岩工程支护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近年来,在我国的水工、道路及矿山建设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软岩工程问题,大量工程实践提供了众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成为软岩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软岩工程开挖后,支护系统除承受松脱岩石自重外,主要需承受随时间增长的变形压力,围岩变形与支架压力不仅取决于原岩应力、岩体性质,而且,取决于支架刚度和架设时间等因素,并且,随时间增长而改变。显然,围岩一支护相互作用的时变性成为软岩工程稳定性的主要问题,软岩的流变性应是软岩工程(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岩石流变试验是软岩研究的基础工作。通常,需要进行几组单…  相似文献   

6.
孙和林 《四川建材》2015,(2):120-121,124
根据张集矿第二副井箕斗装载硐室的具体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深井大硐室采用锚网喷与双层钢筋混凝土联合支护的形式;经过近3个月的现场监测试验,监测结果表明此支护技术方案能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锚索是各类永久性岩质边坡最有效的加固手段之一,但其预应力损失使锚索锚固效果难以保证。以一高速公路软岩边坡支护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实测分析,得到锚索预应力的定量损失规律:锚索预应力损失分为瞬时损失和时程损失。前者可达到初始张拉荷载的8%左右;后者又可分为短期和长期损失,其中长期损失的损失量可达到锚索初始张拉荷载的15%左右,该过程约需50 d以上时间完成。分析所得结果为预应力锚索定量补偿张拉和超张拉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同类软岩边坡支护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川南部某地下硐室在开挖过程中,形成较大面积的超挖,在现场调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方法对边墙、拱顶等不同部位的围岩岩体质量进行了划分,并根据划分结果,对危岩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软岩洞室中支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向阳  顾金才 《地下空间》1999,19(5):345-350
本文应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预应力锚索加固的软岩洞室在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并辅之以相应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探讨了在软岩洞室中预就力锚索的锚固效果及机理。  相似文献   

10.
《光爆锚喷通讯》1991,(2):13-15,6
  相似文献   

11.
杨家荣 《山西建筑》2014,(8):199-200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软弱围岩大跨隧道开挖方法的选择作了简述,并对管棚、初期支护、仰拱、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三台阶法的开挖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2.
软岩矿井开拓巷道支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其福  刘宏 《山西建筑》2009,35(32):115-116
对矿井开拓延深方式、开拓准备巷道层位选择、巷道布局及巷道密度确定、巷道水治理、巷道支护方案、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提出了“软岩”工程的合理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大跨度软岩公路隧道采用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的技术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劳力组织、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以及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淮南矿区丁集煤矿某采区轨道大巷穿越应力集中区为例进行巷道支护设计研究。针对轨道大巷所处地质条件,采用工程类比法和数值模拟优化法选取巷道最佳支护参数。通过对比选用全长锚固+锚索支护的方式,并结合巷道围岩变形观测表明,巷道支护整体性较好,围岩变形量较小,较好地解决了轨道大巷穿越应力集中区的巷道大变形问题,为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隧道在穿越断层地带时由高地应力引起的软岩大变形问题是隧道建设施工中难点,给隧道建设的施工与进度带来很大影响。本文结合区域地应力,围岩强度实验等分析柿子园隧道穿越断层地区产生支护结构破坏现象的原因,并对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围岩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得到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引起的支护应力特征与变形特征,提出了控制大变形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高地应力区软岩隧道穿越断层地带时,由于复杂的构造应力造成隧道结构受力不均,隧道左右两侧围岩压力,支护内力与围岩变形呈现出很大的不对称性。采用优化断面形式、加强初支刚度、非对称预留变形量和锚杆布置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隧道结构受力,控制隧道变形。  相似文献   

16.
高应力软岩巷道成功实现一次支护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新文  冯红耀 《山西建筑》2010,36(4):138-139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在不同支护环境下的伸缩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结合四种支护方式的实际测量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对于高应力软岩巷道通过预留或是主动在支架和围岩间形成间隔,形成一次支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并且设计开发了针对秦源煤矿轨道石门的全断面锚网喷+锚索+圆形钢梁联合支护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夏松林  吕学武  蒋美其 《山西建筑》2007,33(22):129-130
结合某地下工程施工软岩实际情况,为验证钢格栅喷混凝土初期支护设计强度的合理性,采用专业岩土分析软件FLAC-3D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对支护设计参数的围岩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现场实际观测效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支护措施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殷宗余 《山西建筑》2012,38(17):72-73
结合刘庄煤矿典型巷道,采用了有效治理方案,工程实践表明,采取锚杆、锚索、注浆等加固巷道底板基础,可有效地解决复杂条件下软岩巷道的底臌问题,从而保证了矿井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吴利斌  慕青  陈亮 《山西建筑》2012,38(7):82-84
结合四川省广元市广元分输站站场取得的红层软岩,对其压实特性、水稳定性、崩解性及抗剪强度进行实验,得到了该地区红层软岩的工程特性,为施工控制及红层软岩的填筑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下软岩工程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软岩工程是岩体力学研究领域的难点问题之一。影响地下软岩工程围岩稳定性因素比一般的岩体工程存在更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 ,在地下软岩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中开展可靠度方法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分析了软岩工程围岩的物理和力学参数的随机性。根据煤矿地下软岩巷道特点 ,建立了在近水平层状力学介质中和似连续力学介质中这两类主要软岩巷道围岩在锚喷支护下的可靠度分析方程。工程实例分析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可信的 ,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