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献技水泥产业革命--凝石技术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提交了题为《调整水泥产业结构的一种新途径——凝石技术实现清洁生产》的书面发言,首次将清华大学的重大科技公关成果“凝石技术”推到中国最高议事殿堂。王光谦说,凝石不仅可作为传统水泥的代用品,而且比水泥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他认为.凝石技术是调整水泥产业结构的一种新途径。国家从战略高度.对钢铁、水泥等行  相似文献   

2.
成功研制出能够取代水泥的新型建筑材料——“凝石”。据悉,“凝石”是由清华大学孙恒虎教授等一批地矿专业科技人员提出来的,并组织“蓝资科技有限公司”以商业方式运作推动此事,2003年11月27日以叶大年院士为首的21位从事地矿和地球物理专业的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第14期总第108期)上向科技界推荐“凝石”,很快,“凝石”风暴席卷全国各地,一时间“凝石”被媒体宣传为是“水泥工业带有革命性的新技术”,似乎可以在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废砖,废玻璃,尾矿等等废弃物中,加一点孙教授新发明的“成岩剂”,就能“点石成岩”,变成水泥,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学术界对凝石技术予以了高度的关注,学者专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2005年广东水泥检验大对比总结表彰会上,有关专家也提及到“凝石”这个话题,现本刊借题发挥,对有关专家的观点进行集纳并整理,并结出几个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专家们虽然认识不同,想法各异,但是,对我们建材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不无益处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关于“凝石”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凝石”发明人孙恒虎教授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申请号02158190.8)和《凝石技术与循环经济》一文及其他资料中,称“凝石二元化湿水泥可用于取代传统水泥且比传统水泥有更广泛的用途……”,及“凝石还代表一代新的建筑胶凝材料文明……即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代(该文称第一代为三合土时代,第二代为水泥砼时代)建筑胶凝材料文明”。其理论是‘仿地成岩’关键技术是“成岩剂”,其产品称为“凝石”。作为多年从事水泥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看到媒体报道后,有一种责任感,促使我们深入查找有关资料,想就“凝石”,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凝石是以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体原料,配以少量成岩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高性能的新型建材硅铝基类水泥产品。凝石技术自推出以来,一直争议较多。赞成方认为凝石能耗低、无污染,发展前景好,反对方则认为凝石技术并非新发明,更不能取代水泥。针对这些问题,本刊参阅了各方的资料,并采访了相关专家,摆出如下擂台,希望能给读者以启示。赞成方:凝石是一种新型建筑胶凝材料,相当于“绿色水泥”,俗称“人造石”。与传统的建筑胶凝材料水泥相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建筑胶凝材料凝石,在能耗、环保、…  相似文献   

5.
近来,在“凝石”发明人孙恒虎教授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申请号0215819)和“凝石技术与循环经济”一文及其他资料中,称“凝石二元化湿水泥可用于取代传统水泥且比传统水泥有更广泛的用途……”及“凝石还代表一代新的建筑胶疑材料文明……即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代(该文称第一代为三合土时代,第二代为水泥砼时代)建筑胶凝材料文明”。其理论是“仿地成岩”,关键技术是“成岩剂”,其产品称为“凝石”。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材》2005,(9):8-16
最近,国内一些重要媒体纷纷登载了一条轰动性新闻:“我国成功研制出性能远远优于传统水泥”、“能代替水泥的新型建筑材料——凝石”,“具有划时代意义”,“有望终结混凝土时代”……。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刊编辑部陆续接到国内外水泥企业及读者的来电来函,询问凝石的有关情况。为此,8月25日,在北京中国建材大厦,《中国建材》杂志、《中国水泥》杂志联合邀请了建筑、混凝土、水泥领域的10位专家召开座谈会,专家们对此事的“热炒”表示了高度关注,就“凝石”技术展开深入的探讨。现将座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凝石”     
《重庆建筑》2007,(2):55
<正>日前,中国各大权威新闻机构相继报道了清华大学教授孙恒虎发明"凝石"技术获得成功的消息。根据报道,这种技术所获得的产品是一种比水泥应用更为广泛、以工业废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材》2005,(9):7
近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凝石技术”,有的还援引某些专家的说法,称其“原创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岩的凝石理论体系框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成本、环境等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作建筑材料”,“很可能终结建筑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时代,代之以‘凝石时代’”。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杭州举办的“中小水泥企业发展出路研讨会(凝石高峰论坛)”期间,有近200家中小水泥企业的代表签订了投资建设“凝石”项目的意向书。这之后,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水泥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接到国内外水泥企业及建材…  相似文献   

9.
水泥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材料。1824年由英国建筑工人阿斯普丁发明,通过煅烧石灰石与粘土的混合料得出一种胶凝材料,由它制成砖块很像由波特兰半岛采下来的波特兰石,由此将这种胶凝材料命名“波特兰水泥”。  相似文献   

10.
最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都先后对“凝石”作了报道,中国水泥网还召开了“凝石”高峰论坛会议。这些宣传在中国水泥界一时间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一些小型水泥厂欲改产“凝石”作为摆脱困境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本人作为长期从事科研开发和工业管理的水泥工作者,感到有责任提出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材》2005,(9):7-7
近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凝石技术”,有的还援引某些专家的说法,称其“原创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岩的凝石理论体系框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成本、环境等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作建筑材料”,“很可能终结建筑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时代,代之以“凝石时代”。  相似文献   

12.
近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凝石技术”,有的还援引某些专家的说法,称其“原创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岩的凝石理论体系框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成本、环境等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作建筑材料”,“很可能终结建筑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时代,代之以‘凝石时代'”。  相似文献   

13.
《建材发展导向》2005,3(6):13-15
近期以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凝石技术”,有的还援引某些专家的说法,称其“原创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岩的凝石理论体系框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成本、环境等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作建筑材料”,“很可能终结建筑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时代,代之以‘凝石时代’”。  相似文献   

14.
《广东建材》2005,(11):2-2
近期以来,国内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凝石技术”,有的还援引某些专家的说法,称其“原创性地建立了仿地成岩的凝石理论体系框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成本、环境等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作建筑材料”,“很可能终结建筑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时代,代之以‘凝石时代’”。  相似文献   

15.
众多的水泥厂可能再也不飘浓烟和粉尘、不排任何污水,新建的房屋桥梁都像古罗马建筑一样用石材建成,却再也不用开辟新的罗马采石场……凝石技术的出现,有可能让这些梦幻式的场景变成现实。我国科学家已发明一种仿地成岩的新型建筑胶凝材料——凝石。这种将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磨细后再“凝聚”而成的“石头”,与寻常水泥相比,能耗更低,强度更高,并且无废水、废气、粉尘排放。  相似文献   

16.
《建材发展导向》2006,4(4):68-68
据报道,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凝石(相当于绿色优质水泥)技术又有新的突破。清华大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和蓝资集团日前在京宣布:地球上最丰富的硅铝质物料(包括固体废弃物)均可作为凝石生产原料,这意味着:黄河河床上淤积的沙经过适当的处理即可生产出优质的凝石产品。目前,该项技术解决了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运作的关键核心难题,蓝资集团已经在山东和河南设立了分公司,立志于把黄河淤泥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7.
许丞 《建筑工人》2005,(10):60-60
我国科学家已发明一种新型建筑胶凝材料——凝石。这种将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磨细后再“凝聚”而成的“石头”,与寻常水泥相比,能耗更低,强度更高,并且无废水、废气、粉尘排放。  相似文献   

18.
《中国建材装备》2008,(8):10-13
200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在这种形势下,水泥行业的发展也遇到巨大的压力,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更新和市场整合,水泥行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上半年水泥工业运行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东建材》2002,23(6)
国内建材行业有关专家近日在济南说 ,受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影响 ,我国水泥产业正重新“洗牌” ,水泥市场竞争格局近年来将发生重大变化。专家们说 ,我国是全球水泥第一生产大国 ,但国内水泥行业结构很不合理 ,一方面代表水泥发展方向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很小 ,90 %以上是工艺落后的立窑水泥 ;另一方面全国现有几千家水泥企业 ,平均规模只有十几万吨 ,超千万吨的大型企业仅有安徽海螺集团一家 ,百万吨以上的也不过几十个企业。据统计 ,目前国内水泥生产能力约 7亿吨 ,去年实际生产了 6 2亿吨。为了调整水泥产业结构 ,国家已明确提出“上大改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材科技》2004,13(1):48-48
现有的无机胶凝材料的开发现状与研究结果表明,1从品种上说,胶凝材料从原先的“主干”———硅酸盐水泥、石灰与石膏,发展成众多繁茂的“枝杈”———各类水泥及其它胶凝材料。从用途上说,也同步地呈现这一态势;这一态势今后将继续下去;2各种新型的胶凝材料的研发,动力来自廉价原料的充分利用、工业废材废渣的合理开发、节约能源、减少玻璃污染及在建材方面新的用途。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金左培认为,无论从经济的还是从生态的观点来看,“碱———玻璃”胶凝材料是具有上述两大特点的胶凝材料。这种材料不仅是全新的,而且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