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8.
9.
“城市: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话题说起来也并不轻松,当今,我们在享受着种种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受着各种城市问题的困扰。有人总结出中国城市的十大败笔;有学者指出中国城市建设的二十大问题;有外国人在游览了中国的若干城市之后惊呼“城市规划工作者像疯了一样”;路上堵车了,老百姓也会说:“怎么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世界建筑导报》2005,(2):22-22
源于美国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的新都市主义,在中国国内近来也可以看到一些有关方面的翻译书籍,这次在美国旧金山美国规划协会年会上我们与新都市主义的核心人物Jonathan Barnett先生,共同交流讨论了若干城市规划的焦点话题,其中对我们提出的几个有关中国城市规划的问题。Jonathan Barnett先生予以特别关注,并给予了精辟而简明的回答。尽管因时间关系,回答内容简短,我们仍将此讲话发表于下,因为这是首次直接将新都市主义的核心人物Jonathan Barnett先生对中国城市规划的看法,在中国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以期进一步打开在中国讨论新都市主义的大门。
另外,旅美规划师,Jonathan Barnett的学生王炎先生,也与会参加了讨论.他目前就职于Jonethan Barnett的WRT事务所。我们特地请他以其亲身体会,对新都市主义及Jonathan Barnett作了简要的介绍。(特约主持人:张工,苏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方法,通过回顾规划的百年历程,归纳了影响规划发展的主导因素,包括人口、经济、技术,以及基于对同期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而形成的主流社会思潮等。进而,在预测这些主导因素未来演变的基础上,展望了规划将面对的挑战和可能的出路,指出作为一种土地利用的调控手段,规划的基本原则仍然和任何时候一样有效,但是规划必须变得更综合,同时更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月13日至2月2日,来自城建系统各局、集团公司和城建学院的16名科技人员,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1 d的“城建科技创新管理”培训和考察,并获得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杨克副校长颁发的结业证书。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德国统一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首都柏林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现状与成功经验,新技术、新材料在德国城建各行业的应用和推广情况等等。这期间,结合专题讲座,分别到波茨坦市、柏林的科斯坦菲尔德新区、柏林城市环卫总公司等进行了专业参观。 相似文献
13.
《世界建筑导报》2005,(2):41-41
设计论谈:请您谈谈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看法。
任志强.我不是规划师,作为发展商目前也没有能力去参与或者左右城市规划。我国现在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城市规划,某一届政府官员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导向,长官意志在城市规划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严格地说起来有什么样的政府官员就有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随着官员的水平高低、价值取向或者升官意愿来决定规划师、建筑师、开发商、居民等人士都改变不了城市规划。比如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的“大屋顶”,则是典型的由政府官员的喜好和价值取向来主导的城市规划现象。在一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的规划则不完全是由政府主导的而是由发展商(相当于我国的开发商)提出建议方案.由市场和生活在这个地区的居民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霍尔(Kenneth B.Hall)和珀特菲尔德(Gerald A.Porterfield)的《社区设计——新城市规划在郊区和小型社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宜居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宜居城市确定为北京四大城市发展目标之一始,关于宜居城市的讨论和文章已有很多,普遍认同的宜居城市概念是指适宜居住的城市,它涉及到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宜居城市表示一个城市在满足人的居住(生活)需求方面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 相似文献
16.
场所作为城市中各种行为或生活过程实现的物质载体 ,对社会生活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 ,社会生活能否按照人们的期望和需要顺利的展开 ,与城市中各种场所的安排得当与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 ,对于建立合理的城市社会生活秩序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了解一定场所在形成社会生活秩序上的地位和作用。一般说来 ,场所越重要 ,就越容易形成一个结构或结构部分的关节点 ,从而在形成社会生活秩序上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场所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 ,它是在和人的行为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从某个方面看 ,正是曾经在这个场所…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