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原料,酶解产生多肽制备新型饮料。热处理条件为95℃,15min;用胃蛋白酶水解大豆乳清蛋白,加酶量为8 000U/g,反应条件为37℃酶解2h;大豆乳清水酶解液加入0.1%柠檬酸、6.0%蔗糖和0.015%柠檬味香精后制得成品大豆乳清多肽饮料。产品口味偏酸,具一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豆乳清蛋白的乳化特性及水解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及胰蛋白酶水解技术,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10000 u再生纤维膜(PXC)进行试验,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性(EAI)、乳化稳定性(ESI)、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及其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ESI效果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是:时间(25 min)>质量分数(5%)>温度(40℃)>pH(9),EAI效果最佳条件是:质量分数(5%)>温度(40℃)>pH(9)>时间(25 min).大豆乳清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可行,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酶用量4000 u/100g.pro,水解时间4 h,温度60℃.  相似文献   

3.
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酵母浓缩蛋白分别是动物来源、植物来源和微生物来源的3种蛋白,同时研究3种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体外消化吸收规律有助于人们对不同来源的蛋白的营养特性有更进一步了解。以这3种蛋白为原料,利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和比较,并应用人肠微生物生态系统模拟器分析比较3种蛋白的消化率和吸收率。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3种蛋白均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组成比例接近FAO/WHO推荐模式。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酵母浓缩蛋白、乳清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的胃消化率分别为12.1%±3.8%、33.9%±1.7%、23.1%±5.1%,小肠末端消化率分别为92.5%±2.5%、95.9%±2.5%、93.5%±0.3%,3组通过透析方法测得被吸收的蛋白质百分比分别为57.3%±2.2%、59.0%±1.8%、58.9%±0.4%。酵母浓缩蛋白胃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种蛋白(P0.05),最终的消化率乳清蛋白最高(P0.05),大豆分离蛋白和酵母蛋白二者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蛋白吸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含有蛋白质的食品,其加工条件和蛋白质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pH、NaCl、CaCl2对乳清分离蛋白(WPI)、大豆分离蛋白(SPI)、酪蛋白(CA)等三种蛋白质溶解性、黏度以及乳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WPI的溶解性最好,且对pH、NaCl和CaCl2的耐受性较高;WPI的粘度低于SPI和CA,但NaCl对其黏度影响较小,而CaCl2提高其黏度;WPI的乳化性较低,但乳化稳定性较高.因此,与SPI和CA相比,WPI具有极好的溶解性和较好的乳化性,且WPI的溶解性、黏度、乳化性几乎不受低浓度钠离子和钙离子的影响,适合于蛋白饮料和高脂肪含量食品.  相似文献   

5.
HPLC法快速检测大豆乳清中的低聚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乳清中低聚糖的含量,在大量摸索性试验的基础上,确定出色谱条件为:Hypersil-NH2柱,250 mm×4.6 mm,7μm(北京温度分析仪器厂);示差检测器;流动相:乙腈∶水=75∶25;流速:1 mL.min-1;柱温:35℃.该方法检测大豆低聚糖具有简洁、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8%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  相似文献   

6.
豆乳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和脂肪的营养食品.大豆价格便宜,但营养价值很高,豆粒中含蛋白质40%,脂肪18%.大豆蛋白质中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除蛋氨酸的含量较少外,其它氨基酸的含量都较高.因此,用大豆制成的豆浆营养丰富.但一般按传统方法制得的豆浆中带有令人不快的腥味和苦涩味.通常认为豆腥味主要由于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对大豆油脂的氧化而产生出具有发挥性的物质结果.但是  相似文献   

7.
依据大豆、花生的理化及营养特性,以大豆、花生为主要原料生产纯天然植物蛋白饮料,较好地克服了单纯以大豆和花生为原料进行加工的各种难题。与此同时,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研制出了以粉末磷脂、琼脂等为主体的蛋白饮料专用复合添加剂,为国产大豆粉末磷脂的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蚕蛹蛋白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新鲜蚕蛹经漂烫、水解、调配、均质等工序制成蛋白饮料的工艺条件 ,消除了蚕蛹蛋白的褐变和凝沉现象。由此制成的饮料具有风味独特、口感柔和细腻、营养丰富等特点和一定的药用价值 ,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饮料。  相似文献   

9.
麦胚作为小麦加工副产物之一,不仅含有功能蛋白、活性肽类、凝集素和多糖等营养素,而且含有多种微量活性物质,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食物,具有保护心、肝、胃,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的功效,可提高免疫力、加强保健、预防传染病。麦胚活性成分已被用于多种功能性食品中,其效果获得消费者认同,但是麦胚资源的工业化利用程度不高,多处于粗加工状态,未能发挥其优势,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提取纯化工艺等基础研究以及完备的生产加工等技术支持。综述了麦胚活性成分的含量、组成、提取纯化和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麦胚成分应用于医药、营养保健品等方面提供思路,实现麦胚资源的精深加工和广泛利用。  相似文献   

10.
大豆乳清废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酵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回收大豆乳清废水中的生物质资源,以白地霉(G.candidum link)、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解脂假丝酵母解脂变种(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和扣囊复膜孢酵母(S.fibuligera)5种常见的工业酵母菌,通过摇瓶发酵,进行大豆乳清废水的单细胞蛋白(SCP)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被试5种酵母菌均能在大豆乳清废水中快速增殖,适宜的接种量为0.3~0.4 g/L;在废水COD质量浓度11150 mg/L、初始pH6.2、25℃、180 r/min等条件下发酵12 h,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的细胞产量最高,可达2.35 g/L,对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48.3%;在对数期生长期,S.fibuligera的细胞增殖速率、收获SCP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0.36 g/(L.h)、39.7%和0.88 g/L,居于被试5种酵母之首.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和S.fibuligera是处理大豆乳清废水并回收SCP的最适酵母.  相似文献   

11.
大豆     
大豆营养价值高,且价格低廉,在食品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途径。应该积极开展大豆的深加工,充分利用大豆这一宝贵资源,以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并增加经济收益。 大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一般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25%的碳水化合物,还有一些纤维素等。脱脂大豆含有人体必需的无机物质,如:钾、磷、镁、锌、钠、钙和氯等。大豆油脂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且不含胆固醇;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其氨基酸除蛋氨酸含量较小外,成年人所需的八种必需氨基酸都齐备,尤其是赖氨酸含量较高,是较理想的营养源。大豆蛋白在加工应用上有许多优点:有形成凝胶结构的能力,有形成粘度的特性,有吸油及乳化性,有弹性、起泡性、形成被膜性、改善色泽性、热稳定性和保水性等,因而用来制造传统食品或新食品品种,在组织结构、外观风味和营养价值等方面都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以乳清浓缩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天然抑菌剂,制备抑菌乳清蛋白涂膜液,并用于鸡蛋保鲜。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乳清浓缩蛋白用量、甘油用量、亚硫酸盐用量和谷氨酰胺转氨酶用量等因素对成膜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然后将制备的涂膜液用于鸡蛋保鲜,通过测试鸡蛋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等指标,考察涂膜液的保鲜效果。当乳清浓缩蛋白用量为11%、甘油用量为4%、亚硫酸钠用量为0.1%、谷氨酰胺转氨酶用量为0.1%时,涂膜液成膜后具有较好的阻氧、阻水蒸气性能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含有1.0 mg/mLε-聚赖氨酸和1.0 mg/mL乳酸链球菌素的乳清蛋白涂膜液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可以显著延长鲜鸡蛋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从大豆乳清中回收蛋白质;制备菜籽浓缩蛋白和菜籽分离蛋白;生产花生蛋白食品;用于果蔬汁的加工,利于澄清和无菌化;用来生产酶制品;从发酵液中回收谷氨酸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不同产地、品种党参中主要糖类成分的差异,解决现有党参质量控制指标缺乏的现状,建立我国主要党参产区(甘肃、贵州、山西、湖北、四川)的不同品种党参(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糖类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多糖含量、单糖组成以及5种单糖和低聚糖的HPLC-ELSD定量分析方法,并制定党参相应质量控制标准。根据35批党参药材多糖平均含量,建议党参多糖质量分数控制标准为≥13.5%。单糖组成需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和低聚糖(D-果糖、D-葡萄糖、蔗糖、蔗果三糖和蔗果四糖)成分质量分数不得低于15.92%。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豆乳清废水特性,直接发酵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白假丝酵母、皱褶假丝酵母、白地霉、蓝莓酵母、核酸酵母、酒精酵母等8种酵母菌,其中产朊假丝酵母的产量最大。对产朊假丝酵母利用大豆乳清废水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装液量为20%、接种量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22h为适宜条件,优化后其菌体干重产量达到3.26g/L,粗蛋白量为36.1%(菌干重),单细胞蛋白产量达到1.18g/L。乳清废水中COD和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67.6%和63.2%。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的加工是大豆精加工、深加工中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领域,产品也大都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分离蛋白、组织蛋白、浓缩蛋白、水解蛋白、脱脂蛋白粉、磷酸化改性蛋白粉等。大豆蛋白的应用范围和开发前景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1)在成品粮中应用。将大豆蛋白添加到面粉、玉米粉和大米中,除能强化成品粉的营养外,还可以弥补其中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不足,同时大豆还可以改善这些成品粮的加工性能,如颜色、精度等,而且用一般的大豆蛋白产品,如大豆精、脱脂蛋白粉等,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2)在主食品中应用。将大豆蛋白产品添…  相似文献   

17.
使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和6 000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PS20000,PS6000)分别对经微滤处理的乳清液进行回收,研究了操作条件在超滤回收乳清蛋白中对膜性能和分离效果的影响.2种膜的蛋白截留率分别为80%和90%左右,乳糖透过率为80%以上,适宜的操作温度为30~40℃.随料液循环量的增加,膜通量呈线性增长,蛋白截留率下降,乳糖透过率升高.料液pH值对蛋白截留率无明显影响,而对通量和乳糖透过率影响较大.浓缩实验表明:当浓缩倍数达到3时,膜通量、蛋白截留率及乳糖透过率基本趋于稳定.PS20000及PS6000膜制成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中蛋白质量分数分别迭38.78%和40.09%,超过了浓缩乳清蛋白粉蛋白质量分数35%的最低标准.综合考虑实验中各因素,PS6000较PS20000更适于乳清蛋白的回收.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易受加工条件的影响,为改善其功能性质,采用糖基化方法进行改性。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葡萄糖为原料,采用干热法在不同底物质量比、温度及反应时间下进行美拉德反应。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5℃,大豆分离蛋白与葡萄糖的质量比为1∶1,反应6 h后,与未改性SPI相比,接枝产物的溶解性提高了56.18%,乳化活性提高了28.04%,反应8 h后,乳化稳定性提高了92.78%。通过邻苯二甲醛(OPA)法测定接枝产物的接枝度及SDSPAGE分析接枝产物的分子量变化,均证明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糖基化改性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二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葡萄糖接枝改善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为拓宽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对桑椹红色素微胶囊壁材的选择进行研究。采用对接评分和氢键评价候选蛋白质与桑椹红色素主要成分矢车菊素3-O-(6″-O-α-鼠李糖基-β-半乳糖苷)的结合能力,对筛选出的蛋白质,通过实验验证其用作桑椹红色素微胶囊壁材的适宜性。主要结果如下:大豆蛋白(大豆球蛋白和大豆H-2铁蛋白)与矢车菊素3-O-(6″-O-α-鼠李糖基-β-半乳糖苷)的结合能力强于鸡蛋蛋白(未裂解卵清蛋白和S-卵清蛋白)和牛奶蛋白(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以大豆分离蛋白与β-环糊精为壁材的微胶囊,桑椹红色素的包埋率随大豆分离蛋白的比例增加而增加;适宜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和β-环糊精质量比8∶2、芯材壁材质量比1∶10;按此制备的桑椹红色素微胶囊,在500、250 nm分辨率下的显微图像中具有完整的包合结构,对热、光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分子对接方法在筛选食品与药品原辅料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信息     
低糖链大豆皂甙的生物转化技术该研究以充分利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大豆资源为出发点,以提高大豆皂甙的生物活性为目的,采用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建立了从制油废料豆粕中提取、分离大豆皂甙及低糖高活性大豆皂甙的生物转化方法。通过生物转化法得到含有一分子和两分子糖的低糖高活性大豆皂甙,并确定其结构,具有创新性。首次从米霉和黑曲霉菌株中提取到能够水解B组大豆皂甙的酶,考察了大豆皂甙糖苷酶的产酶、发酵条件、分离提纯方法以及酶性质。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和大孔吸附介质从大豆豆粕中提取和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