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磊  孙懋珩 《通信技术》2012,(11):47-50
6LoWPAN标准将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与IEEE 802.15.4标准联系起来,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网络的连接通信成为可能。目前的6LoWPAN标准中没有与移动性相关的规定,但是在许多应用情境中往往需要传感器终端进行移动,所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性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这里提出一种基于PMIPv6的移动管理策略,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发现与较传统的MIPv6移动管理方案相比基于代理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PMIPv6的切换延迟,介绍了PMIPv6使用MIH(Media Independent Handover)提供异构网之间低的包丢失与低延时的无缝切换方案,其性能分析结果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刘阳 《信息技术》2013,(9):143-146
代理移动IPv6(PMIPv6)是一种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协议。在进行切换的时候,该协议虽在MIPv6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切换延迟,但仍可进行更有效地调整以进一步降低切换延迟。文中提出在原有PMIPv6的基础上,将切换过程中的移动节点的身份认证和移动接入网关在本地移动锚点的注册同步起来,即AR-PMIPv6,引入有效地双缓存机制避免接收数据的丢失和乱序问题,降低了切换延迟和信令开销。实验仿真可知,通过认证注册同步的过程后,AR-PMIPv6在原有PMIPv6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切换延迟,对网络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赵金龙  高仲合  贾圣文 《通信技术》2010,43(12):103-105
基于分层思想的移动性管理方式被大家所认同,但区域间高延迟切换影响实时业务流的应用。针对层次移动IPv6协议及扩展方案中存在的切换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动态级联式切换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对移动锚点(MAP)的简单扩展,以级联接力的方式消除域间切换,实现全网范围的微移动。最后用数学推导的方式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与比较,直观地证明了该管理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B3G无线异构网络的切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奔  唐睿  林辉 《电信科学》2007,23(9):49-52
移动性管理技术是实现异构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切换管理对移动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未来异构网络的特点,本文研究了相应的切换机制,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混合式方案具有较好的切换性能,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PMIPv6协议切换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预测的改进型PM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在不变更切换决策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学习先验切换经验,利用距离加权最近邻算法来预测移动节点的切换目的地;同时采用软转发机制来保护在切换过程中到达移动节点的数据分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产生的切换延迟和分组丢失数量明显少于PMIPv6。  相似文献   

7.
移动检测是支持移动终端进行切换的先决条件,数据完整性是移动终端在切换过程中不丢失分组的重要指标。针对WiMAX网络技术规范中基于IPv6的CSN锚点移动性管理场景的移动检测方案与IETF的移动检测方案不一致和切换过程中不能保证数据完整性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增强型CSN锚点移动性管理方案。该方案没有增加新的网络实体和信令消息,解决了WiMAX规范和IETF规范在移动检测方面的兼容性,保证了CSN锚点移动性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完善了CSN锚点移动性管理机制,提高了CSN锚点移动性管理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3GPPR6版本中的3G-WLAN融合网络架构,分析了其移动性管理机制的不足,然后在分析比较了潜在的移动性管理协议后,提出了基于SIP实现3G/WLAN(无线局域网)间IMS(IP多媒体子系统)业务会话的切换方案,并探讨了进一步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秦勇  张军  张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12):2960-2964
低轨卫星网络点波束覆盖布局与用户相对运动方向决定了用户在小区间的切换关系,并直接影响用户切换性能。该文针对两种典型的小区运动模式建立了移动模型,分析了驻留时间、切换概率和平均切换次数等移动性指标,并结合具体的信道分配策略分析比较了小区移动性对用户切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区低重叠度的条件下小区运动模式Ⅱ的用户切换性能优于模式Ⅰ,更适用于低轨卫星网络,为低轨卫星点波束的布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MIPv6是由IETF标准化的全局移动性管理协议,它要求MN参与移动性管理,在MN频繁切换时会带来很大的信令开销。PMIPv6基于网络的特性使其避免了开销过大的问题,但它仅适用于本地移动性管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全局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级联隧道,避免了隧道嵌套的开销,同时完全基于网络的特点使其避免了无线链路上的隧道开销。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移动性管理协议,该机制在信令开销和数据传输开销方面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IP网络中,当前的移动性管理方案由于其基本协议的切换时延较大、丢包率较高而不能适应实时业务和移动通信的要求,所以需要改善移动性管理策略的切换性能,尽量实现无缝切换和零丢包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的改进方案,采用一种新的地址分配方式使得移动节点能够在移动至新的网络后迅速获取新的转交地址,有效地减少了切换所产生的时延和丢包率,具有较好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盛峰  刘焕淋  黄胜 《半导体光电》2015,36(2):280-284,304
研究了多域光网络中的路由保护问题.在多域光网络中,域间路由的建立要遵从域间输出策略.在考虑域间输出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域光网络中基于路径计算单元的分段共享保护算法.仿真表明,相比传统的基于路径计算单元的多域分段保护算法,该算法阻塞率低,平均保护切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刘晨  黄华 《通信技术》2007,40(9):23-25,69
IEEE802.16e标准在继承802.16d固定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移动性的支持。文中介绍了802.16e标准的协议模型,给出了以802.16e为基础的宽带无线城域网技术WiMAX的网络架构;主要针对802.16e的移动性管理进行了探讨,重点讨论了ASN内切换和ASN间切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由于自组网(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网络的动态移动性,节点从一个网管域移动到新的网管域时,使用移动IP的网管任务切换可以解决异域网络的管理问题,但是由于在网管中,管理者和被管设备都在一个区域中,使用基于移动IP的网管任务切换就具有严重的三角路由问题。将移动代理与网络管理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的网络管理任务切换方案,该方案节省了网络资源,减少了切换时延并降低了管理任务的丢失,同时增加了网络管理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黄辰  张伟  李可维  杨维明  黄本雄  戴彬 《电子学报》2012,40(10):1954-1957
 本文针对网状结构的无线物联网中的多跳切换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中继协作切换机制MRH.MRH机制中采用了基于势能场的路由探测算法,通过中继协作的方式,将移动终端同时注册到多个漫游域上.配合网络编码,MRH机制使移动终端建立了到多个无线物联网接入点之间的灵活、可靠的切换连接,实现了在多个无线物联网间的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移动SIP技术,在应用层提供对实时移动性管理的支持。随着移动IP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基于移动IP的快速切换FMIPv6。在FMIPv6技术基础上,引入了一种综合性解决方案——基于SIP的实时移动性管理新架构,详细分析了该方案,并给出该方案的优点,弥补了单一协议的不足,解决了通信过程中实时移动性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动交换光网络域间网络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络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动交换光网络基于网络层次的网络管理实现方案。针对目前光网络多区域、异构的特点,在ITU-T已有的网络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做出扩展,提出适合域间网络管理的信息模型,实现跨区域的网络管理;同时提出适合ASON特色的三种连接的管理信息模型,实现跨区域网络端到端的连接管理;最后,给出了基于CORBA技术的域间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煜炜  刘敏  房秉毅 《通信学报》2015,36(Z1):224-234
垂直切换是多网融合的基础,是实现异构网络互通、支持不同接入方式无缝衔接的核心技术,目前正在受到业界的重点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向接入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和应用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种蜂窝移动接入、宽带无线接入和固定接入将共同接入基于IP的统一核心网络,通过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支持用户的移动性和移动过程中业务的连续性。首先给出了垂直切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介绍了垂直切换的分类和基本流程,随后详细论述垂直切换的切换判决和切换执行2个环节。针对切换判决,总结了现有判决算法,重点评述各代表算法工作原理并剖析论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针对切换执行,详述了现有垂直切换执行机制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对未来垂直切换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移动蜂窝网络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协议的分层网络移动IP切换方案,利用网络层快速切换以及层管理域的适当选取,有效地减少了微移动中的切换时延;在域间切换中,引入对端通信节点与网络外部代理的直达路径,降低了三角路由对切换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3GPP在Rel-15版本中,NR移动性管理只引入了基本的切换功能,而NR切换0ms中断时延是为UE提供无缝切换感受的性能需求之一,且在高频移动时UE可能会遇到快速的信号恶化,切换的可靠性也会降低,如何减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中断时间以及提高移动鲁棒性是R16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以上问题,R16移动性增强提出了两个关键技术—双活动协议栈和条件切换。详细阐述了两种关键的增强技术以及各网元之间的协作情况,研究了与传统切换流程的差异、UE侧的协议栈变化,分析了两种移动性增强技术的应用场景,给出了中信科移动预规划的应用方案,为移动性增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