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减震沟对爆破震动减震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结合工程项目实际,进行减震沟的爆破实验,对有无减震沟的爆破地震波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减震沟对爆破震动作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合理利用减震沟可明显降低爆破地震强度,改变地震波频率结构,分散能量,有利于减震。  相似文献   

2.
减震沟对爆破地震波能量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丁凯  方向  范磊  李栋  张洋溢 《振动与冲击》2012,31(13):113-118
在减震沟两侧相邻区域内布设五个测点,对爆破震动试验展开监测。采用小波包能量谱分析法对采集的爆破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得到地震波经过减震沟的能量变化情况及各个测点的能量分布。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减震沟对爆破地震波能量具有有效的衰减作用,但在沟后一定距离上存在能量放大现象;减震沟对初始能量主要分布在中高频的信号具有降频作用,对初始能量主要分布在低频的信号具有升频作用。  相似文献   

3.
减震沟减震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梁开水  陈天珠  易长平 《爆破》2006,23(3):18-21
减震沟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重要措施.利用DYNA中自带的炸药模型,模拟了不同情况下减震沟的减震效果.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有无减震沟时的峰值震速分布和开挖面与减震沟距离变化时质点的峰值震速衰减规律,分析了不同深度、不同宽度减震沟的减震效果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开挖面距离减震沟越近,减震效果越好;在保护区侧,减震沟附近,由于减震沟的屏蔽作用,存在一个震速很小的区域;减震沟的减震效果随减震沟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减震沟的宽度变化对减震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林友辉 《爆破》2016,33(3):136-139
减震沟是减小振动效应的重要措施,但在地表下淤泥层深厚以及软土地层中减震沟开挖深度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减震沟无法开挖到有效降振深度,因此提出以多排空心竹竿竖向插入减震沟底的方法进行减振。在漳州东立交桥拆除爆破工程中进行现场试验,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塌落振动异于爆破振动,有频率低、振动大的特点;对于深厚淤泥层及软土地质,开挖减震沟时较易塌方;减震沟沟壁软弱,侧壁存在应力放大效应,拆除物外围防护与减震沟应保持适当距离;采用减震沟中插入竹竿的方法进行减震是可行的,爆源近区最大减震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爆破震动效应控制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爆破地震是工程爆破中的主要爆破危害之一,爆破震动的破坏强度随装药爆炸释放能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文从控制爆破能量源和爆破能量的传递过程两个主要方面分析探讨降低爆破震动作用,提出诸如合理选择炸药品种、严格控制同段起爆药量、采取分散微分装药并优化装药结构、延时爆破、以及开挖减震沟、边坡钻凿缓冲减震孔和采用预裂爆破技术等有效减震方法和措施。同时强调应加强现场震动的监测和爆破地震波衰减规律的研究,以确保安全爆破。  相似文献   

6.
南京红山南路新开挖隧道群上跨既有地铁1号线,最短垂直距离仅为4.16m.在爆破施工过程中,为确保运行地铁的安全,采用了在隧道开挖层和地铁隧道中间打空孔的减震技术.结合红山南路隧道开挖实际工程,利用AUTODYN软件对工程中有减震空孔情况下的爆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减震空孔排数、空孔与爆源距离等空孔布置参数对爆破地震波的衰减影响.对空孔的布置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在距离爆源1 m处打2排交错空孔的减震方案,实际工程中震动速率减小率达49.8%,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城区隧道电子雷管起爆错相减震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低爆破振动是城市隧道爆破的关键技术问题,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对隧道爆破振动的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破地震波是多列爆炸波叠加的结果,采用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时,由于雷管段数的限制,起爆网络经常被分成几个时段,对爆炸波的叠加方式缺乏控制,往往出现若干个振速峰值。通过工程试验,研究了采用电子雷管起爆时的减震效果,结果显示采用电子雷管起爆时,如果技术措施合理,能使爆破振动速度峰值显著降低。根据电子雷管起爆延时精度高的特点,并借鉴干扰减震的思想,提出并讨论了错相减震机理。实际城市隧道爆破工程应用反映了错相减震爆破设计达到了理想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8.
娄建武  龙源 《爆破》2005,22(3):1-4,8
研究在微风化花岗岩石场地深孔爆破地震波通过一条长26 m,深7 m的预裂缝振动传播规律.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预裂缝的减震效果与测点与预裂缝的减震效果有关.通过对试验中5个测点处不同测点间的振动强度与比例距离的数据回归分析,预裂缝的减震效果具有一个有效作用范围,在比例距离范围为0.031~0.051kg1/3/m时,减震效果为15%~30%.试验中预裂缝对爆破地震波的透射率为19%~31%.频谱分析表明,预裂缝对爆破地震波的振动频率具有选择吸收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滤波器.经预裂缝作用下的爆破地震波在近测点处具有2个明显主振频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地震波的两主振频带信号开始混叠,频带逐渐接近并表现为一个主振动频带.  相似文献   

9.
某露天煤矿高台阶抛掷爆破地震效应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积累高台阶抛掷爆破时地震效应的经验,采用MiniMate Plus爆破地震仪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第一次高台阶抛掷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和爆破噪声进行了监测,详细地分析了爆破地震波和爆破噪声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爆破对矿区周围的被保护对象不会造成破坏,并可以利用仪器记录爆破地震波和爆破噪声起始时间的差值,计算出岩体的纵波速度.研究结果对该矿山后续的高台阶抛掷爆破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复杂环境下的减震保护控制爆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文化  朱瑞赓  叶海旺 《爆破》2001,18(3):70-72
利用爆炸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衰减规律和在界面处的反射、折射规律,设计了二次减振保护控制爆破方案,并经现场实际监测验证,减震方案效果良好,较好地解决了邻近灌浆帷幕的洞挖爆破施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减振沟开挖前后两个阶段爆破振动加速度峰值的监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两种情况下的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到减振沟对振动加速度峰值的减振规律。结果表明,合理的开挖减振沟可有效地降低爆破振动加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12.
减振沟对爆破振动加速度峰值减振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涛  毛益明  杨力  沈蔚 《工程爆破》2010,16(2):76-78,90
通过对减振沟开挖前后两个阶段爆破振动加速度峰值的监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两种情况下的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到减振沟对振动加速度峰值的减振规律。结果表明,合理的开挖减振沟可有效地降低爆破振动加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13.
爆破地震波在岩石介质中传播特性与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大量的深孔爆破地震动测试数据的分析 ,得到了岩石中爆破地震波传播的频率、幅值和持续时间等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二元回归法 ,拟合出计算爆破地震波加速度幅值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爆破地震波传播过程的计算模型 ,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数值模拟仅考虑弹性区域 ,爆炸波对岩石介质的作用经粉碎区、破裂区衰减后成为输入荷载。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 ,证明该模型与方法可用于一般岩石介质中爆破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为深孔爆破地震控制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对其它类似问题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防波堤爆破挤淤施工对在建核设施的振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防波堤爆破挤淤施工对在建核设施监测区域爆破振动强度和频谱特征的影响规律,对现场测试的数据进行回归和小波包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爆破挤淤振动效应的两个关键措施是控制一次起爆药量和爆破地震波主传方向;爆破挤淤炸药能量转化为地震波的比例明显高于陆地爆破;爆破振动能量在监测区域显著集中于低频频带,高频成分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5.
《工程爆破》2022,(2):66-69
介绍了爆破地震效应的研究概况,论述了爆破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因素。利用支撑爆破中三次爆破震动的监测数据,拟合了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谱曲线。文中对这些反应谱曲线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讨论了爆破地震效应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阐述了爆破震动下建筑物的频谱特性。由频谱分析可以看出,建筑物整个结构的运动峰值在11Hz左右,其功率谱密度大约是地面的38倍。  相似文献   

16.
位置条件对爆破震动信号分析中小波包时频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心至测点的位置条件是影响爆破震动时频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考虑到段药量变化的情况下,位置条件由比例距离和高差系数来进行量化。运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监测获得的爆破震动信号进行时频特征分析,探讨时频分布与比例距离及高差系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发现,位置条件对震动波形小波包细节信号时频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峰值质点振速、优势频率大小及波形衰减阻尼比的变化上。其中峰值质点振速随比例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其与高差系数的相关规律性不强;优势频率随比例距离增加也呈衰减趋势,高差系数对其有较大影响,但规律不明显;衰减阻尼比在不同的主振频带内与比例距离及高差系数有不同的关系,较低频率部分其阻尼比随着比例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较高频率部分则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量爆破振动实际监测数据,对爆破振动速度反应谱谱面积SR与爆破地震波信号各特征量进行了关联分析,研究了SR对建筑结构振动损伤的影响和关联。研究发现SR值能较全面地反映爆破振动的综合作用效果,以及结构动力特性对结构振动破坏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用SR作为爆破振动安全评估特征值的爆破地震效应评估新方法。132组爆破振动数据的计算与分析表明,SR>5.5时爆破地震波将对一般民房结构产生破坏的概率显著增加,可将[SR2]≤5.5作为二类建(构)筑物爆破振动破坏安全判据标准的补充。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建(构)筑物爆破振动反应谱安全系数Prs的概念,初步建立了以SR为特征值,考虑爆破振动综合作用效应和结构振动特性的爆破振动安全统一判据。  相似文献   

18.
《工程爆破》2022,(2):82-88
在露天矿生产爆破数据库基础上 ,结合宜阳矿的实际 ,分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通过上述工作 ,为宜阳矿开发了一个生产爆破管理系统 ,实现了某些功能如生产爆破数据的处理、综合利用、查询以及报表打印等的计算机管理 ,为该矿的生产和管理部门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