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煤矿"十一五"期间的事故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起数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从2006—2010年的5年中,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63.3%;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起数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瓦斯事故占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和事故总起数的比例稳定,瓦斯事故仍是导致我国煤矿人员死亡的主要事故类型。根据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了具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朱延霞  聂晓飞  姜秀雷 《煤》2020,29(5):51-52,82
为了掌握山西省2018年以来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对2018年和2019年前十个月事故的发生月份、发生次数、事故等级、事故类型和事故原因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得出:2019年以来,山西煤矿安全形势变差,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大幅升高,运输、机电和瓦斯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每年的1月、6月、11月发生事故的起数最多;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占比重达到90%,人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三违现象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占比最大;加强煤矿安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仍是我省目前最紧迫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湖南省非煤矿山各类型安全事故与事故总量之间的关系,对近十年湖南省非煤矿山安全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和SPSS 26建模对各类型事故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与事故总数、死亡总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并对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近十年冒顶片帮为发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安全事故;郴州市、湘西州、常德市共发生矿山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省的43.97%和42.05%,应作为监控重点;冒顶片帮事故与事故总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相关性非常显著;高处坠落事故与事故总量之间呈三次函数关系,相关性显著;全省非煤矿山应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构建矿山安全事故双重预防机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煤矿瓦斯中毒窒息事故,从事故的等级、事故死亡人数的频次、事故发生的地域和事故发生的时间等方面,对2001年至2009年的煤矿瓦斯中毒窒息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一般事故占事故起数的67.8%,占死亡人数的41.7%;较大事故占事故起数的31.9%,占死亡人数的56.2%;煤矿瓦斯中毒窒息事故主要是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少,没有发生特大事故;事故主要集中在四川、贵州、重庆和湖南,占事故起数的61.6%,占死亡人数的50.5%;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人的有山西、湖北、云南、青海、山东、内蒙古等;2006年以来,瓦斯中毒窒息事故起数虽然逐步减少,但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在逐渐增加;4,7,8,9月均是事故的高发月份;上午9~11时和下午15~18时是事故的高发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研究煤矿事故的一般性规律,基于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煤矿事故发生的事故地域、事故类型、事故数量、死亡人数、事故发生月份、事故诱因6个维度进行研究。统计表明,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煤矿事故发生起数较多;顶板事故、安全责任事故、运输事故是煤矿突发事故的主要类型;瓦斯事故、透水事故、顶板事故、安全责任事故和其他事故发生人员伤亡数较为严重,其中的瓦斯事故和透水事故以事故起数低、伤亡高为主要特点;3-9月份是煤矿事故的频发时间,其中7月份煤矿事故最为严重;4月份和8月份伤亡人数为全年最高;地质环境和违章作业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在此针对煤矿事故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突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为统计指标,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国煤矿瓦斯突出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突出事故的伤亡等级集中,突出事故的区域性分布明显,发生突出的时间与突出点分布也较为集中。并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伤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2000年后我国发生的133起煤矿重特大放炮事故为样本,对放炮事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发现:近几年,我国煤矿放炮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煤矿各月份重特大放炮事故的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大体呈一致性变化,且11月最多,2月最少;有瓦斯(煤尘)参与的重特大放炮事故占事故总数的绝大部分;过去对煤矿放炮事故的统计方法严重忽视了放炮引起各类事故的严重性;发生放炮事故的矿井分布广泛,但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南方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和湖南这几个区域,北方主要集中在山西和黑龙江.煤矿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应根据放炮事故发生规律,对重点时间、事故类型,以及重点地域的煤矿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我国煤矿死亡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准确判断未来我国煤矿的整体安全生产形势,根据2009—2018年我国煤矿死亡事故统计数据,从煤矿事故发生级别、事故类型2个维度对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 25.0软件建立Brown线性趋势模型,并对我国2009—2018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进行验证,最后预测2019—2021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结果表明2009—2018年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我国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在事故发生级别上,一般事故发生的事故起数最多,累计造成的人员死亡也是最高,其次是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起数在2016年出现了回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但是2017年出现回落,没有发生特大事故;在事故类型中,顶板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瓦斯事故是一次伤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Brown线性趋势模型对2009—2018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验证表明,相对误差基本上都在30%以内,R^2=0.931,接近于1,均方根误差(RMSE)和正态化的BIC均较小,表明Brown线性趋势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对我国煤矿事故发生规律的研究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预测验证分析,使煤矿企业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但是重大事故时常发生的现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整理了2004-2014年的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从不同类型煤矿的安全事故、煤矿不同种类的安全事故、煤矿不同等级的安全事故3个方面对事故发生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指明了我国煤矿现阶段安全生产的3大特点,梳理总结了我国煤矿事故5个方面的根源。最后,结合煤矿生产实践,从5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安全生产现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于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资料中对2000—2016年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进行了收集整理,从时间、地域、经济类型、事故类别等角度进行分类统计,并结合煤矿重特大事故预防的困难性给予研究解释。2000年以来,我国煤矿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波动下降趋势;3、4、5、11、12月是我国重特大事故的高发时期,是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的重要时期;山西、黑龙江、河南、贵州、湖南5省重特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最多,是煤矿安全监管的重点区域;非国有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概率极高,是煤矿安全监管的重要对象;热动力灾害事故是煤矿重特大事故的主体,是科学研究、安全监管和投入的关键所在。煤矿危险源广布、无法彻底消除,现有技术无法长期有效治理;煤炭产量大,开采与安全保障技术、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是重特大事故预防困难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预防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给矿山企业带来的经济压力,依据2015—2019年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间和地域3个维度对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最终得到造成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类型为顶板事故、运输事故、机电事故;而比较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时间段为第一、二季度。在山东省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方面应该加强重要安全生产事故类型的预防,并且根据季节的更替重点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以2003~2007年煤矿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1],构建灰关联熵法进行分析,诣在寻找出影响我国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事故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事故中,瓦斯事故、火灾事故、运输事故及顶板事故等对煤矿事故的死亡人数的影响较大。对于相同问题的研究,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与实际情况吻合度更好的结果。该分析方法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山东省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各类事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依据2008—2019年山东省境内煤矿发生的事故数据进行了事故原因分析.基于SPSS 24.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了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3个主成分,从而分析得到造成山东省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型为瓦斯事故、顶板事故、运输事故和水害事故,并确定山东省煤矿各...  相似文献   

14.
吴金刚 《煤矿安全》2012,43(4):181-183
对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深入的认识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事故预防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重要意义。从煤矿类型、事故级别、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时段4个方面,对2008-2010年河南省煤矿伤亡事故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河南省2008-2010年煤矿事故的发生的总体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国内煤矿发生致人死亡的顶板事故数千起,占煤矿事故总数接近一半。因此,实时监测煤矿巷道顶板离层的位移及压力,判断顶板离层及围岩的稳固性,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虚拟仪器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分布式测量节点和无线网关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LabVIEW监测程序,实现了巷道顶板的应力与离层位移数据的采集、存储、预警和查询功能,达到了对巷道顶板实时、动态的监测目的,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反映出当前顶板离层结构的健康状态,从而对巷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作出正确及时的评价,及早发现可能发生顶板冒落的区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6.
袁雪晴  李云 《中州煤炭》2016,(4):22-24,29
为了更好地指导煤矿事故预防工作,使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收集了2004—2013年河北省煤矿死亡事故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月、7月、11月事故频发;邯郸、承德为事故多发地;顶板、瓦斯事故高发且造成人员损害严重;乡镇煤矿发生事故数较多。分析结果为制订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在煤矿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将煤矿事故划分为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及其他类型事故,本文以“十一五”期间煤矿伤亡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灰关联分析法,通过求解灰关联度得出顶板、瓦斯、运输事故是煤矿事故的主要灾害类型,对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影响较大,该结论与图表统计法的结论一致,为灰色系统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冒顶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是井下最常见的事故,经常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并在煤矿井下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该文从冒顶事故的原因、预兆等方面分析入手,揭示了防治冒顶事故时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从客观出发,有效减少冒顶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许鹏飞 《煤炭工程》2022,54(7):129-133
在统计2000—2021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基础上,得出如下事故特征:2002年以后,我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以年均18.4%、17.6%快速下降|重特大、较大和一般事故起数占比总体稳定在1∶4:45,这表明要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必须从化解一般事故做起|近五年顶板、运输、其他和瓦斯事故依然多发,瓦斯、顶板、水害、火灾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5月份事故多发,1月、11月、12月重特大事故多发|部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管理滑坡、乡镇煤矿违法违规仍是诱发群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