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现场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现场的安全管理 ,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治安稳定 ,有效预防和杜绝涉爆违法、违规案件和事故的发生。本文从加强领导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职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健全施工现场爆炸物品管理制度、完善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必要的安全管理资金和设施的投入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加强用民爆炸物品使用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张斯睿 《爆破》2015,32(2):156-162
民用爆炸物品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因为其危险性和破坏性,它的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广泛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现状入手,简要从制度和实务上介绍了我国在民爆行业管理的成效,同时从个人、企业和政府方面浅要地分析了民用爆炸物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企业安全管理不力、政府监管不善、制度建设不全等问题,着重于行政管理和立法方面上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法律修订、发动社会监督力量、采用信息化管理、发挥专业协会力量等建议,以期推动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夏曼曼  郑德明 《爆破》2021,38(3):172-174
依据国家现行的关于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梳理了目前关于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地面储存库存在的内外部安全距离不足、建筑结构不合格、防雷设施不合格、民用爆炸物品未按规定安全摆放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存在的以上安全管理问题,举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一系列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建议公安部在修改《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838—2009)对于爆破作业单位使用的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数量做出明确规定,民爆行业主管部门能够从严管控,有效发挥危险品现场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从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到实施应广泛征求民爆各行业意见,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北京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全面铺开,促使隧道爆破技术迅猛发展。针对隧道爆破工程地处偏远、爆破作业频繁、作业环境差,爆炸物品的配送和储存与露天爆破大不相同,形成了隧道爆破中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存在危险因素多、安全风险高、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为了做好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分析隧道爆破作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采用安全监理单位对爆破作业过程实施全程视频监控手段,增强监督作用。实现爆破评估单位、爆破作业单位、爆破安全监理单位、公安机关负责民用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对爆炸物品的共同监督管理,确保爆炸物品运输、储存、使用各环节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首都推广实施专业爆破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爆破公司实施专业化爆破服务是国际上通行的爆破作业方式,也是我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专业爆破服务模式对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首都警方以北京市昌平区作为试点的实践过程和经验。表明实施专业爆破服务模式,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爆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强化爆破技术管理和爆破安全过程控制、减少了爆炸物品流失,并实现爆破公司与矿山企业经济双赢。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民用爆炸物品方面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梳理,从三方面分析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从规范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程序、落实行政许可审批责任制,强化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和服务创新,依法严惩涉爆案件事故责任,以及整合行业管理资源,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高公安机关安全监管工作实效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结合近年来涉及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事故,引入行政问责制这一行政学概念。阐述了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中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在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中实行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责意识不足、执行不到位、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运用行政管理和法学的部分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问责文化、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发挥各方面监督力量等建议,以期推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和行政问责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爆物品行政主管部门和涉爆从业单位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引起的安全事故和涉爆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共安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规范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要切实解决涉爆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针对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各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回顾整个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发展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爆物品行政主管部门和涉爆从业单位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引起的安全事故和涉爆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和公共安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规范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但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要切实解决涉爆违法犯罪行为,必须针对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各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回顾整个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发展历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结合近年来涉及民用爆炸物品的安全事故,引入行政问责制这一行政学概念。阐述了在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中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在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中实行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责意识不足、执行不到位、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运用行政管理和法学的部分观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问责文化、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发挥各方面监督力量等建议,以期推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和行政问责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民爆器材专用设备 ,对于民爆器材的运输、仓储和使用的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涉爆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民爆器材专用设备的类型、作用以及结构、性能方面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可实现民爆器材运输车的跟踪、定位和监控的通讯设备。  相似文献   

12.
《工程爆破》2022,(4):89-90
本文从民用爆炸物品的双重性入手 ,分析了对民用爆炸物品实行严格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结合对现行管理法规的解析 ,论述了公安机关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中的职责 ,总结了当前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 ,探讨了运用计算机手段采集信息、绑定责任的思路 ,以便改进和强化民用爆炸物品管理  相似文献   

13.
从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现状分析强化责任的紧迫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谭权 《工程爆破》2004,10(4):89-92
本文从民用爆炸物品的双重性入手 ,分析了对民用爆炸物品实行严格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结合对现行管理法规的解析 ,论述了公安机关在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中的职责 ,总结了当前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此外 ,探讨了运用计算机手段采集信息、绑定责任的思路 ,以便改进和强化民用爆炸物品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用爆炸物品运输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建华  曾云 《工程爆破》2010,16(1):85-88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中,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管理不善易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目前我国民用爆炸物品的运输安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漏洞。本文结合实例,从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的道路运输环节分析了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是分析民爆安全生产机制、构建民爆信息管理体系的前提。针对因民爆行业的特殊性,出现的信息化地区垄断、信息孤岛等问题,对目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程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民爆行业一体化进程中,构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即对现有的民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归类、分析、挖掘,并将分析结果作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重要数据支撑。依据大数据建立的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对保障民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是分析民爆安全生产机制、构建民爆信息管理体系的前提。针对因民爆行业的特殊性,出现的信息化地区垄断、信息孤岛等问题,对目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程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大数据思维运用到民爆行业一体化进程中,构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即对现有的民爆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归类、分析、挖掘,并将分析结果作为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的重要数据支撑。依据大数据建立的民爆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云平台对保障民爆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民用爆破器材的销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汪泉  郭子如  黄文尧 《爆破》2004,21(4):89-90,99
概述了民用爆破器材销毁的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对实际销毁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自力 《工程爆破》2004,10(2):80-82
为了确保民爆器材在使用、储存、运输环节的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卖公司配送爆破器材的新管理模式———"零库存"。文中介绍了在中山市试行"零库存"管理模式的概念,阐述了这种管理模式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此外,对全面推行"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