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和BIM技术发展为公路隧道环境监测提供新手段。针对隧道环境监测信息繁杂、观察和决策困难的问题,提出BIM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融合多源时空数据,直观反映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数据间的内在关联和变化,结合人工智能法,为隧道环境监测和控制决策提供依据。着重介绍隧道BIM模型构建和数据可视化融合关键技术,并以上海大连路隧道空气质量控制和照明控制为例,详细阐述可视化技术和智能决策技术对隧道环境控制和优化的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应用BIM技术实现"基于数据链驱动的数字化招标与咨询"的构想,拟以数据为基础,BIM技术为手段,创新招标代理业务模式和锻造新型巨量从业人员队伍,通过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汇聚–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价值挖掘–数据服务–辅助决策"的数据链驱动,促使招标代理行业向信息化、网络化、智慧化方向转型,实现招标代理与全过程咨询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以某建筑现代工业园区为项目背景,采用BM技术对装配式构件生产基地I项目的决策、规划、建设乃至后I期运营生产进行全局谋划和信息管理。以"园区信息决策、构件智能生产、建筑健康追踪I"作为BM实施重点,应用结果表明:BM技术的实施有利于场地分析、总平优化、I成本管控、方便业主决策;标准化、参数化BM构件族库借助二次开发可减少大量重复工作,实现智能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BM模型数据库为基础,依托某集团公司大数据I中心,打造建筑健康I大数据平台,深度挖掘建筑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其耐久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研用一体化机制,以期为项目BM综合应用为深化B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提供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0)
本文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应用到温室控制系统中,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以及智能决策,实现温室的精准化种植与智能可视化的管理。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过程中,采用两级融合方式,首先对同类数据采取自适应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局部融合,再对异类数据采取D-S证据推断算法进行全局融合,并根据专家系统进行分析,从而作出最佳的决策判断。  相似文献   

5.
分析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筑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建立"一轴两翼"的技术与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贯通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整合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融合的课程教学"横向化";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亚云 《工程勘察》2024,(1):57-61+71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制作红色文化产品时总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搜集和分析资料,进而提取有用的信息,且这些产品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体系去完善资源挖掘分析、数据整合存储以及多样可视化表达。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上海红色地名文化为例,通过研究多元历史文化综合数据库结构、基于语义分析的红色地名文化挖掘技术、基于多元时空叠加的可视化表达三个关键技术点,形成以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的多元历史文化成果转化体系,并在系统开发和红色图集制作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消防救援态势感知圈、融合圈、展示圈、预测圈、决策圈和评价圈模型需求,事前、事中、事后消防救援态势感知体系应用需求,从跨领域系统汇聚、智能化装备研发、感知技术、数据融合、数学建模、通信支持等方面分析构建消防救援态势感知体系的难点,从制定法规标准、突破关键技术、加大装备研发力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探讨构建消防救援态势感知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谢筱依  董雷  董志勇  杨玥 《今日消防》2020,(1):106-108,110
本文从构建消防风险分析体系的必要性出发,认为构建社会单位火灾风险模型有助于提升消防数据有效融合、为消防监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救援决策。在基础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从体系指标、体系模型、总体等级划分及模型验算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高了消防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模型的科学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BIM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深度挖掘工程数据信息,实现"1+1 2"的功能效果。为此以文献调研为基础,对BIM在工程项目中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综述了BIM与传统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深度神经网络相融合可解决的问题类型、实现的功能以及应用情况。结果表明:BIM与遗传算法、推理技术、浅层神经网络等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可解决多目标优化、搜索、规则检查、事件决策以及预测问题,实现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与检查优化、成本管理、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能耗管理、风险与安全管理、自动控制以及辅助决策;与深度神经网络相融合可解决预测以及图像识别问题,实现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设施管理。同时针对存在的人工智能技术不完善、技术的选择不合理、数据接入以及共享问题等提出相关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杨长生 《城市勘测》2021,31(4):32-36
为解决海量、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高效组织存储、无缝关联融合及其深度挖掘分析数据知识的难题.基于Geohash算法,按照等分法的思想,在球面网格剖分的基础上,加入高程维度的剖分,建立全球多层级、多尺度的三维空间网格体系,并赋予每个网格单元全球唯一网格编码,实现陆、海、空、天和地下全域空间网格位置的统一标识,大幅降低时空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存储、融合与管理的复杂程度,提高查询检索与分析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