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农村房屋危险性鉴定方法主观性大、耗时费力、难以量化评定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农村房屋三维重建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无人机采集房屋表面的彩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利用基于SFM的三维重建技术对房屋整体进行重建,并根据重建结果为房屋危险性评估作参考;再通过基于深度图像的局部缺陷三维重建和基于摄影测量的裂缝检测技术对房屋的危险点进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快速采集房屋的缺陷信息,同时建立直观精细的房屋模型,对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建立房屋鉴定数据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波 《山西建筑》2010,36(21):57-58
对既有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抗震缺陷阐述了各种抗震加固技术方法,指出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应因时因地而异,在充分考虑房屋整体性的情况下,确定加固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居民楼裂缝产生的位置、形状,结合房屋监测沉降值及房屋现场状况,认为地铁盾构施工和该居民楼与周边办公楼间沉降缝被砖墙填满共同导致了房屋产生结构裂缝。为确保房屋安全,建议对通道周边土体立即灌浆加固,并加强监测。同时,立即拆除沉降缝中砖墙,恢复房屋相向变形能力,并对已开裂墙体采用压力灌浆的方法进行修补加固。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房屋安全检测测试内容多、过程长、评价指标复杂等缺陷,结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动力测试技术,对电力系统房屋的检测提出了新的指标参数,并运用动力测试方法进行了实测研究,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动测方法简便实用,测试结果准确,更适用于电力系统房屋的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物探技术和三维激光探测技术,对桩侧和桩端的重大地质灾害源进行了精确探查,对岩溶、裂隙等地质灾害源进行了定位、定量精细化探查,同时对超前钻、物探等勘察结果进行了验证,有利于避免超前钻"一孔之见"的弊端,从而解决了单一物探探测解译误差大的缺陷,为岩溶区隐伏溶洞处治、桩基施工和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土房屋进行了实地调研,采集了生土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结构缺陷、修缮情况等信息,分析了生土房屋结构房屋的安全问题,针对阿勒泰地区生土房屋提出了一些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建华  金立赞 《住宅科技》2011,31(Z1):300-302
通过对某砌体结构办公楼周边交通环境的实际调查,运用环境振动法对该办公楼自身结构进行动力实测,以及对办公楼振动动力响应分析,找出了房屋振动的规律,对目前房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评估,最后给出了房屋的减振、隔振措施建议,对今后房屋结构动力检测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深基坑施工对土体扰动的机理。想要准确的了解房屋在深基坑施工影响下的变形情况,需要考虑房屋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基坑-土体-房屋进行整体分析。对实际工程案例成果进行了概括论述,为基坑施工对周边房屋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工程特别是桥梁工程中对外露混凝土的外观观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总结了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分类,分析了缺陷产生原因,提出了改善外感质量的一些措施。只有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桥梁工程混凝土的外观观感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朱德勤  王与中 《住宅科技》2011,31(Z1):50-52
房屋周边邻近地区的地下工程会对房屋安全造成影响,《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标准》弥补了其他鉴定标准的不足,通过对影响区域的划分,增加了周边邻近地下工程施工对房屋安全影响的鉴定内容及方法。以北京大兴县地下轨道交通盾构工程为例,通过Peck理论法,引入沉降槽的概念,研究盾构施工时地表的沉降规律,并对沉降量进行估算。将沉降槽范围与《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标准》所确定的影响区域对比,两者范围大致相当,进一步验证了影响区域划分的合理性;通过对地表沉降量的测算,对房屋的安全性进行鉴定和评价,发现多数房屋将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