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平 《工程爆破》2012,18(3):93-95
介绍了一种低爆速粉状乳化炸药制备方法,通过乳化、钢带冷却、固化、粉化的工艺流程,采用控制炸药粒度的方法得到1种低爆速炸药。该炸药外观为细颗粒状,粒度1.2~2.5mm、装药密度0.90~1.05 g/cm~3。试验证明,该低爆速炸药具有雷管起爆感度,爆速2200~2700 m/s、猛度8~12 mm、传爆长度>12 m(装药直径32mm),储存期>6个月。该低爆速炸药生产工艺简单、爆速调节方便、安全性好,可满足特殊控制爆破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低爆速炸药,选用的原材料有氧化剂、军用废火药及少量助剂.研究了火药的粒度、助剂对炸药的爆速和感度的影响.得到的低爆速炸药密度在 0.95~1.05g/cm3,45mm药卷炸药的爆速能控制在1800~2000m/s之间,作功能力在340~370ml之间,传爆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3.
含退役火药新型高爆速震源药柱配方和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退役发射药品种、规格型号、性质不同,解决发射药粉碎和推进剂切割加工技术的问题.含退役火药乳化炸药以(O)60mm内装药,配置150g传爆药柱,产品密度在1.40 ~1.43 g/cm3之间,爆速可达到6300 m/s,爆炸连续性达12kg.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发射药粉粒度、密度、装药直径对爆速的影响.在上述配方基础上压入推进剂,可使密度提高到1.47 g/cm3,爆速达到7300 m/s以上,同时储存期可达到2年以上,性能优于铵梯高爆速震源药柱,成本低廉,无污染.为退役火药的综合利用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临界直径是确定炸药合理装药直径、预防炸药拒爆和不完全爆轰的重要指标,对炸药性能提高和高效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了一种连续压导探针和楔形装药装置,在对炸药爆速进行测试的同时,利用炸药在临界直径不完全爆轰的特征,通过寻找爆轰波传播的拐点确定炸药临界直径。试验结果表明:装药密度为0.9g/cm3的铵油炸药爆速为3 261 m/s,临界直径为12.5 mm。提供了一种可同时测得炸药爆速和临界直径的方法,该方法简单,试验费用低,对炸药参数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爆炸复合炸药的缺点,采用玻璃微球作为稀释剂,通过改变玻璃微球含量,研究其对乳化炸药密度与爆速的影响,通过乳化炸药制备蜂窝结构炸药,用于金属板的爆炸焊接。T2铜板和Q235钢板分别作为覆层和基层,其相应尺寸分别为2 mm×150 mm×300 mm和20 mm×150 mm×300 mm,选用两种爆速(2596 m/s和3089.5 m/s)的蜂窝结构炸药作为爆炸复合炸药,进行铜-钢爆炸焊接,然后利用微观形貌分析观察复合板结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玻璃微球含量大于5%小于35%时,炸药密度和爆速均随着玻璃微球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玻璃微球含量为40%时,发生拒爆现象。炸药爆速随着炸药密度的降低而下降。铝蜂窝板可以降低乳化炸药临界直径,爆速也有所提高。爆速低的蜂窝结构炸药进行爆炸焊接,T2/Q235复合板界面呈小波状,结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含双基发射药的低爆速炸药。这种炸药以双基发射药作为敏化剂,以硝酸铵作为氧化剂,二者混合后形成低爆速炸药。炸药由质量分数为75%~80%的硝酸铵、15%~22%的双基发射药、1%~5%的密度调节剂和1%~3%的工艺添加剂组成。试验表明,在低爆速炸药中,随双基发射药质量分数的不同,可制备出满足不同需求的低爆速炸药产品。产品密度控制在0.76~1.02 g/cm3之间,爆速在1 500~2 200 m/s之间,猛度在8.8~9.7 mm之间,殉爆距离达到4 cm。分析探讨了双基发射药的含量、粒度、密度、直径等对爆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及其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研究了一种以自敏化改性膨化硝酸铵为氧化剂的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这种炸药由爆炸组分和稀释剂组成.爆炸组分由89.0%~91.0%膨化硝酸铵、4.0%~5.0%木粉、2.0%~3.0%复合油相和3.0%~4.0%高能添加剂组成.研究表明,随着爆炸组分与稀释剂的质量比例的不同,可以得到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系列产品.当爆炸组分与稀释剂的质量比例由20∶1变为8∶1,低爆速膨化硝铵炸药的爆速由2800 m*s-1降至2100 m*s-1,猛度由13.4 mm降至9.1 mm,殉爆距离由8 cm降至4 cm,装药密度由0.75 g*cm-3降至0.55 g*cm-3,由于添加高能添加剂,该炸药的临界直径变小.此外,该炸药具有优良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硝酸铵、硝酸钠、尿素、水、机油和Span80等通过乳化技术制备出乳胶基质。将制备好的乳胶基质和泡沫树脂混合,得到一种平板状炸药。实验表明:该种炸药的密度可低至0.17g/cm3,爆轰的临界厚度为18 mm,在最低临界密度下的爆速为1 678 m/s;随着密度的增加,爆速增加。密度为0.23 g/cm3时,测得爆速为2 149 m/s。初步分析,该炸药可满足某些爆炸焊接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陆守香 《爆破》1992,9(2):53-56,52
本文采用公式D_v=(knRT_v)~(1/2)(1-αp。)计算工业混合炸药的爆速。结果表明:该公式的爆速计算值很接近实用条件下装药爆速实测值:粉状硝铵炸药和乳化炸药的爆速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不超过±5%和±10%。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研究了弯曲装药条件下粉状乳化炸药的爆轰特性,并用弯曲装药条件下粉状乳化炸药爆轰速度出现的衰减,即爆速亏损进行表征。试验装置的材料为304钢,钢板上加工有凹槽,粉状乳化炸药装填在不同尺寸的凹槽中,采用爆速仪测量凹槽不同部位装药的爆速。试验发现:粉状乳化炸药的弯曲装药在爆轰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爆速亏损;在连续的弯曲装药条件下,装药的爆轰出现持续衰减的现象。同时,在弯曲装药条件下,当装药截面积S一定时,爆速亏损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增加;当装药的曲率半径R一定时,爆速亏损随着装药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加。而且曲率半径对爆轰传播的影响大于装药截面积的影响。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建立了装药截面积S和曲率半径R与爆速亏损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铝粉质量分数以及颗粒度对乳化炸药爆速与做功能力的影响,通过爆速测试仪电测法以及爆破漏斗法测量不同质量分数及颗粒度的含铝乳化炸药的爆速与做功能力,结果表明:在铝粉质量分数低于10%范围内,随着铝粉质量分数的增加,爆速与做功能力相对增加;当铝粉质量分数在10%30%时,乳化炸药的爆速随着铝粉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做功能力正好相反。当铝粉颗粒度变细时,爆速不断减小,做功能力不断增大。此次实验将不同的铝粉质量分数以及颗粒度的乳化炸药的爆速进行多次测量,发现质量分数与颗粒度分别对乳化炸药爆速有着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发现含铝乳化炸药的爆速与做功能力受其活性比、波阵面上铝粉饱和与否、反应区宽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正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选用平均粒径为130μm的乳化粉状炸药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装填密度的药床进行了燃烧转爆轰实验,以了解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的燃烧特性。光纤探针在DDT管内壁处时,燃烧转爆轰实验中只测得了爆轰阶段的速度信号;而将光纤探针插在药床轴线位置处时,测试到了较为准确的燃烧和爆轰速度信号。DDT管水平放置时,装填密度在0 67~0 89g/cm3的药床都出现了燃烧转爆轰现象;DDT管垂直或倾斜放置时,不同密度的药床都没有发生爆轰,燃烧传播到离点火头不远处熄灭。  相似文献   

13.
选用平均粒径为130μm的乳化粉状炸药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条件下对不同装填密度的药床进行了燃烧转爆轰实验,以了解乳化粉状炸药在DDT管内的燃烧特性。光纤探针在DDT管内壁处时,燃烧转爆轰实验中只测得了爆轰阶段的速度信号;而将光纤探针插在药床轴线位置处时,测试到了较为准确的燃烧和爆轰速度信号。DDT管水平放置时,装填密度在0 67~0 89g/cm3的药床都出现了燃烧转爆轰现象;DDT管垂直或倾斜放置时,不同密度的药床都没有发生爆轰,燃烧传播到离点火头不远处熄灭。  相似文献   

14.
结合花岗岩石场开采爆破实践,介绍了在特殊环境下,利用间隔装药结构和使用普通毫秒导爆管雷管,直接控制炮孔起爆的毫秒延时爆破技术,以及在深孔爆破对有害效应进行控制的相关技术方法和参数。当炮孔深度h≤20m时,采用一层间隔,分两段装药;炮孔深度大于20m,小于25m时,采用两层间隔,分三段装药,孔间间隔时间Δt=100125ms。在爆区采用"一钻到底"的钻爆施工方式,一次爆破用药量≤2 000kg;根据距爆区最近距离为60m的情况,确定最大单响起爆药量为79.7kg。为在当前电子雷管单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运用普通毫秒导爆管雷管实现毫秒延时爆破、保障爆破安全、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爆破成本等,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岩石粉状乳化炸药的爆速,选择了一种HW矿物粉,通过筛混方式将该分散剂与炸药混合,并测定了该分散剂加入量和布药厚度对炸药爆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岩石粉状乳化炸药中掺入44.5%50%的HW矿物粉时,爆速为1913m/s50%的HW矿物粉时,爆速为1913m/s2378m/s,经钢与不锈钢板爆炸焊接试验表明,爆炸结合率达100%,可满足金属爆炸焊接用炸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志银 《爆破器材》2016,45(5):46-49
以含蜡馏分油为原料,添加FR专用乳化剂和其他添加剂,利用均匀设计技术进行配方优化试验,着重考察复合蜡的滴点、黏度、含油量对粉状乳化炸药储存稳定性及抗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蜡适宜的滴点为70~85℃,适宜的黏度为75~85 mm2/s,适宜的含油量(质量分数)为20%~30%。通过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以FR型专用复合蜡为油相材料生产的粉状乳化炸药,爆炸性能满足WJ9025—2004岩石粉状乳化炸药标准的要求,可完全替代T-155、石蜡和微晶蜡等油相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距离新建火车站大楼1225m范围内开挖基坑的精细爆破技术,根据控制爆破理论对孔网参数、钻爆参数进行精细设计,选择合理的爆破方向和延时时间,对不同距离处每个炮孔的单次起爆药量进行精细控制,并采用数字测振仪监测爆破振动数据,确保爆破振动强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爆破取得了圆满成功,可为类似近距离基坑开挖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测量工业炸药有毒气体含量的爆炸弹筒法无法应用在大药量和常压情况下的难题,通过爆炸相似率和动力系数法进行理论计算及工程设计,研制出了容积15 m3下端为圆柱体,顶端为半球形结构的大型密闭爆炸容器。研制的爆炸容器可以研究工业炸药在常压状态下的爆炸气体产物,并对其有毒气体含量进行分析,解决了爆炸弹筒法由于装药量小且必须在真空状态下引爆炸药的困境。同时通过气密性及抗爆性试验对爆炸测试容器进行了进一步的安全测试,均无异常。设计结果表明该爆炸容器用于工业炸药有毒气体测试安全可靠、功能满足试验要求。研制方法可为同类型爆炸容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防护层在炸药爆轰过程中对复板表面的保护作用,依据实验数据,分析了复板在焊接完成后的表面平整度、是否发生熔融现象以及金属结合界面的波状纹理的变化情况。防护层隔绝高温的炸药爆轰产物对复板侵蚀,同时在爆轰初始阶段对于应力波透过防护层作用在复板上的应力有明显的增强效应。最终确定在爆炸焊接过程中对复板厚度为0.2cm时,在其表面均匀覆盖一层0.050.15cm的黄油可以较好地保护复板不受高温的爆轰产物侵蚀。实验过程中,选取不同种类炸药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粉状硝铵炸药更加容易装药和控制爆轰速度,本实验选用硝铵炸药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