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高速充液旋压时全膜润滑临界条件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法对超高速充液旋压内螺旋翅片铜管时全膜润滑临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旋压接触面之间的电阻变化,确定了形成全膜润滑的临界条件,同时对影响全膜润滑油膜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膜润滑油膜形成主要取决于旋压速度和润滑油特性,其中旋压速度是影响全膜润滑油膜能否形成的关键条件。全膜润滑形成对轴向拉力、扭转偏角和表面粗糙度值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扭转偏角和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内螺旋翅片铜管充液旋压成形加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勇 《工具技术》1998,32(4):12-15
对内螺旋翅片铜管的充液旋压成形加工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分析了充液旋压过程中形成动压油膜的条件和特点,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旋速和润滑油粘度的提高,流体动压润滑作用逐渐明显,被加工管的拉拔力减小,且加工后管外表面粗糙度值减小。  相似文献   

3.
对微沟槽热管充液旋压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对影响充液旋压成形加工的三种关键性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充液旋压加工沟槽式热管的三种因素中,旋压当量直径和刀具与滚珠间相对位置主要影响热管内微沟槽形状和尺寸大小,如槽深、槽宽和深宽比;刀具与滚珠间相对位置和拉伸速度影响充液旋压加工过程中铜管是否被拉断;拉伸速度对热管表面粗糙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全膜润滑到边界润滑的过渡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摩擦副在工作中经历不同的润滑状态,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从全膜润滑到边界润滑的过渡。数值实验显示,从全膜到边界润滑是个光滑的过渡过程。对于光滑表面,在较低速度下过渡到混合润滑;而对于粗糙表面,全膜到混合润滑的过渡发生在较高速度下。  相似文献   

5.
Lytwyn  P 《水泵技术》1990,(2):16-20,26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全膜润滑的金属成形的数值分析非常少,这主要是由于求解润滑模型的方法只适用于轴对称和平面应变情况.因此,提出了全润滑膜润滑和金属成形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稳态和非稳态的三维成形工艺,当然也适用于轴对称和平面应变情况.用一个轴对称拉深成形作为一个试验样板,用该法理论计算出的润滑膜厚与实测值相一致,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值进行比较,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是正确的,还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7.
液膜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了液膜润滑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温度场分布,与同样工况的接触式机械密封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密封材料导热系数、主轴转速、密封介质粘度、液膜厚度等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封材料导热系数、主轴转速对端面温度具有较大影响,而液膜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
以螺旋槽液膜密封为研究对象,求解考虑流量因子的平均雷诺方程,研究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密封端面润滑状态转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升高,液膜厚度与液膜承载系数逐渐增加,粗糙峰接触力不断减小至消失,实现摩擦副分离;低黏度介质对临界转速的影响显著;随着压差的增大,临界转速与闭合力均呈线性增大的趋势;临界转速随槽深、螺旋角增大而增大,随槽数、槽坝比增大而减小,结构参数中槽深对其影响最为显著,为提高润滑状态转变能力,建议取槽深3~7μm,螺旋角14°~18°,槽数16~24,槽坝比2/3~5/6。  相似文献   

9.
陈超  张宏  刘邱祖 《润滑与密封》2017,42(10):70-74
以磁流体轴承为研究对象,基于考虑磁场效应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求解二维修正的雷诺方程,并运用逐点松弛迭代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出轴承液膜厚度和压力分布,继而分析液膜承载力随着不同工作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磁流体轴承液膜压力分布呈现出对称性、非线性;随着磁彻体力系数的增大,液膜各点压力均有所增加,同时空穴区域缩小;液膜承载力随着磁彻体力系数、转速、偏心率以及宽径比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半径间隙的增大,液膜承载力减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全动力液压制动系统,分析了其中的充液系统各元件设计,对作为充液系统关键元件的充液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发热损失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减少发热损失的具体措施,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弯曲轴线异形截面某型号汽车发动机托架为依托零件,研究并优化充液压制在充液成形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目标零件结构特征,确定该零件的成形难点为矩形截面圆角区域的壁厚减薄.为了避免在压管过程中截面过度畸变及管材环向材料分布不均匀,设计出在弯管-充液压制-充液整形的工艺路径.应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支撑内压对成形...  相似文献   

12.
赵永成  马飞  闫长罡  黄宏彪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1):1827-1829,1855
在精镗孔加工中采用挤压液膜阻尼技术,静态激振试验,动态试验和现场切削试验的结果表明,挤压液膜阻尼器在精镗孔加工中能够明显改善加工条件,提高精密孔加工质量。同时,通过试验确定了精镗孔挤压液膜阻尼器部分结构参数,为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满足质量守恒的空化模型,利用CFD FLUNET软件建立螺旋槽液膜密封端面三维模型,探讨螺旋槽结构参数对密封端面空化产生的影响规律,分析端面空化对密封端面间流体膜的开启力、液膜刚度、泵送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液膜中气相体积分数变化为判据,空化效应随槽深和槽数的增加而增强,随槽径宽径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但随螺旋角的增加而减弱;考虑空化效应后,液膜开启力和泵送量的数值与未考虑时有所降低,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液膜刚度在一定的螺旋槽结构参数范围内波动较大,影响液膜的稳定性。因此,端面空化易导致密封失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转子在临界转速下的涡动特性,分析转子涡动的轴心运动轨迹.由于动环圆心运动轨迹追随转子,故以动环圆心的圆形运动轨迹为研究点,建立动环偏心的液膜区域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广义雷诺方程进行离散,通过SOR迭代方法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液膜密封端面压力分布,并探讨动环偏心距对液膜开启力、摩擦扭矩、泄漏量以及空化率等液膜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