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压差及电耳在钢球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刚 《电站辅机》2006,27(1):46-48
煤位的控制是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一环。煤位控制原理就是对磨煤机筒体内煤位高度进行连续测量,并将测得煤位信号与设定值比较处理后反馈至给煤机,从而达到控制给煤速度的目的。并将压差和电耳在实际应用中,对其各自特点及适用范围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对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系统,以煤层背压-差压的测量方法,测量高煤位点和低煤位点与参考点间的差压,通过差压变关器转换相应的电流信号,并取中值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送往煤位控制系统实现磨煤机的煤位控制。  相似文献   

3.
王洪涛  张霞  刘晓梅 《黑龙江电力》2006,28(6):419-420,424
阐述了七台河发电厂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煤位控制系统的一般性控制策略,分析了煤位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原煤位控制方案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保证了煤位调节品质,有利于磨煤机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电厂制粉系统中球磨机煤位的测量和控制是多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制粉系统中的设计一直采用传统的磨煤机差压信号来反应煤位信号.用差压信号受其它参数影响较大.因而致使电厂的制粉系统长期未能实现自动控制.一九八八年初,我们与华北电院研究生部合作在~#6炉丙磨煤机应用压电陶瓷振动变送器成功地测量了球磨机煤位,获得了给煤量变化与振动变送器输出电流间的动、静态关系,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球式磨煤机煤位测量特点及其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 《山西电力》2005,(1):42-44
对河津发电厂钢球磨煤机煤位测量特点作了一些简要介绍,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故障判断和维护办法。  相似文献   

6.
李光耀  刘亚明 《广东电力》2012,(8):47-51,105
针对某新建电厂,在该厂600MW超临界锅炉上进行了印尼煤和神华煤的掺烧试验,通过合理控制掺烧印尼煤磨煤机的运行参数,成功掺烧了40%比例的印尼煤。试验结果表明,锅炉效率略有下降,NOX排放量变化不大,磨煤机煤粉管路上存在积粉问题。从电厂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综合考虑,选择印尼煤作为该厂主要备烧煤种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起330MW机组由于磨煤机断煤处理不慎引起的锅炉灭火事故,分析了导致事故的操作错误,并通过对机组稳燃能力的分析,阐述了发生磨煤机断煤时应如何正确处理断煤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断煤磨煤机的正确停运。  相似文献   

8.
陈亮  孙锦余 《广东电力》2011,24(6):80-83
为了分析某电厂燃烧印尼煤对机组运行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掺烧印尼煤试验研究,方法为:通过看火孔,用红外高温仪对炉膛不同标高处的火焰温度进行测量;取磨煤机出口的煤粉样进行煤粉细度分析;对空气预热器出口氧量和NO<,x>排放浓度进行测量;对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飞灰进行取样分析并对其烟气温度进行测量等.得出结论:在C、E磨煤机烧印...  相似文献   

9.
针对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扬州第二发电厂)4×630 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配置的HP型磨煤机排放石子煤量较大的问题,对HP型磨煤机的运行参数、磨煤机出口分离器折向挡板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将HP型磨煤机排放的石子煤重新掺到给煤中送入MPS型磨煤机进行磨制并送入锅炉掺烧,以有效回收石子煤的热量。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了燃煤的利用率,降低了全厂的供电煤耗,而且使得HP型磨煤机排放石子煤的限制减弱,对煤种的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10.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煤位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邹县三期工程的锅炉制粉系统将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由于磨煤机是双侧进煤、双侧出粉,因此传统单进单出钢球磨所采用的依靠磨进出口压差监控存煤量的方法将难以实现。本文介绍的是双进双出钢球磨采用的特殊煤位控制系统,它可以监视大罐中的存煤量并通过调整给煤机保持煤位在固定高度。  相似文献   

11.
结合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机组气化炉煤粉输送系统的工艺特点,介绍了煤粉输送系统的控制策略。在顺序控制程序下实现了煤粉储罐向放料罐,放料罐向给料罐输送物料过程的自动控制,并且在复杂、简单和联锁控制逻辑的控制下保证了气化炉煤粉输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付新河 《广东电力》2008,21(3):44-47
针对目前多数火电厂来煤不稳定、煤种变化频繁的特点.分析了采用磨煤机料位监控方式和人工神经网络方式实现制粉系统优化控制解决方案的不足,介绍了广州员村热电有限公司2号锅炉利用嵌入式控制来实现火电厂铜球磨煤机制粉系统的自动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当煤种变化后可实现制粉系统快速自适应.并重新建立最佳出力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制粉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准确地得到风粉混合管温度测点位置以及煤粉流量,从热平衡的角度分析了煤中水分对风粉混合带来的影响,并对能量平衡法测量煤粉锅炉风粉流量的一维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模型,风粉混合温度测点最佳位置在风粉混合后3m处。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国电双鸭山发电有限公司HG-670-12.7-535/535型锅炉制粉系统概况及测点分布位置,对国内、外现有的钢球磨煤机料位控制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在2号机组钢球磨煤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上采用了模糊控制与常规H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实现了球磨机料位自动控制,延长了磨煤机使用寿命,降低了制粉电耗,便于操作,满足了锅炉制粉系统自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造一个理想的气体状态,对风粉混合过程中两个子过程进行的程度进行相对衡量,并运用数据融合的方法计算出煤粉浓度。对计算的煤粉浓度,采用440 t/h锅炉的DCS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煤质下降对炉内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昌 《热力发电》2007,36(4):44-46
分析了燃煤质量下降对电站燃煤锅炉炉内火焰温度水平、燃烧器出口区域火焰温度水平及入炉煤量、风量、燃烧器出口煤粉气流速度的影响,进而对煤粉气流着火过程和炉内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对此,提出了采用切圆燃烧锅炉卫燃带背火侧分块布置和PCSB煤粉燃烧器等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燃用低挥发分难燃煤种锅炉效果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超细化煤粉气流着火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细化煤粉再燃是一种新兴的低NOx燃烧方式,与常规粒度的煤粉燃烧方式相比,超细化煤粒再燃具有稳燃效果好、燃烧效率高、低NOx污染、煤粉燃尽率高以及综合经济性高等优点。通过试验对超细化煤粉气流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粉经过细化及超细化后,其燃烧特性有显著改善,着火指数下降,NOx的还原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NOx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维热态实验炉分别对不同粒度煤粉燃烧时,NOx排放特性随煤种、过量空气系数、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Ox的排放浓度与煤粉粒度存在一个煤粉粒度临界值,当煤粉粒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减小;当煤粉粒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增大;煤粉超细化后,褐煤、烟煤的NOx的排放浓度明显减少,贫煤、无烟煤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就两种典型切圆燃烧锅炉的燃烧器布置方式对燃烧器区域煤粉气流燃烧过程及NOx排放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贫煤型燃烧器布置方式有利于抑制初期燃烧过程的NOx生成,采用低NOx燃烧技术 贫煤型燃烧器布置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大容量锅炉的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在某电厂W型火焰锅炉上研究贫煤、烟煤和无烟煤混煤的着火特性。在燃烧器附近进行煤粉气流温度测量,分析了掺烧烟煤前后燃烧器轴向煤粉气流温度的变化,分析了贫煤和无烟煤不同比例时燃烧器轴向煤粉气流温度的变化,比较了侧墙燃烧器和炉膛中部燃烧器轴向煤粉气流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混煤的煤粉气流分两次进行燃烧。首先燃烧的是易着火的烟煤,当烟煤逐渐燃尽后煤粉气流温度有所降低,随后着火温度高的无烟煤才开始燃烧,煤粉气流温度再次上升。当无烟煤和贫煤混煤掺烧时,随着无烟煤比例的提高,煤粉气流温度降低,着火距离逐渐延长。炉膛壁温和漏风降低了煤粉气流的温度,使得煤粉燃烧需要更多的热量,使得靠近侧墙的燃烧器着火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