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建立起南宁市应急供水系统,对南宁市城市饮用水水源状况、城市供水现状及城市需水量进行了分析.从应急水源选择、应急技术设施建设与水厂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建设与维护等方面.对南宁市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单一水源城市缺少应急水源储备,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在实施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尚无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亟需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指标,指导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重点研究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东莞市作为单一水源城市,其常规水源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突发污染风险,需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分析确定东莞市极限最低应急需水量为65万m3/d,正常供水情况下备用水源规模至少应为1 059万m3;压缩水量供水情况下,应急调蓄设施规模至少应为195万m3.  相似文献   

3.
陆华理 《人民珠江》2012,33(4):17-20
介绍了南宁市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单一水源危及城市供水安全,为解决因水质污染而对应急水源的需求,以及城市扩展对供水总量增长的需求,建议开发城郊水库水源,建设城市第二水源,并侧重提出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是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供水水源体系构成的角度,辨析城市供水水源的有关概念,梳理分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概念与内涵,分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建设类型和思路。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和运行需结合常规供水水源,在独立水源、水源间、城市内部区域间、城乡间、城市间、区域间乃至流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上,进行统筹安排和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供水系统安全性的总体要求出发,分析了水源、供水设施、用水户三个环节在供水系统中的效应,提出了水源均衡性、水源应急保障性、供水设施可靠性、城镇用水满足度和水生态安全性五项指标。基于协同学方法构建了每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城市供水安全的综合性评价。以厦门市为实例,提出了不同的水源连通方案,并计算了供水系统安全性的有序度熵值。通过比较分析五项指标的有序度,推荐了最佳方案。研究证明了水源连通工程对更大范围内的水源优化配置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作用,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供水水源应急预案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简析了城市供水水源的形势及水源危机情形,从政治、经济、城市发展、市民生活的不同视角分析了城市水源危机的危害性,以保障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设为出发点,阐述了建立城市供水水源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并从体制、机制、经济、技术等方面对建立城市供水水源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以在建的广西临海工业城———钦州市为例,对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和遭遇特枯水期两种情形予以分析、研究,提出水源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南宁市城市供水水源近乎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供水水源较合理的结构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开发新水源,并从水量、水质及投资方面对新水源规划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多重影响下,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多水源供水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建立了城市多水源供水优化模型,以澳大利亚墨尔本为例,针对不同气候和需水情景研究了海水淡化与外调水在城市供水系统的配置问题。结果显示,两种水源均能够提升需水临界点、提高供水可靠性,实现增强供水系统安全性的目标。正常气候条件下,两种水源对供水系统改善效果近似,考虑供水成本,应优先采用外调水水源;干旱气候条件下,稳定可靠的海水淡化水源优于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外调水水源,但成本较高。增加供水水源、实施需求管理是保障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城市供水多水源的配置应综合考虑供水可靠性与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9.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是解决城市供水风险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在概述城市应急备用水源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的几点要求,并分别阐释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外调水水源、非常规水水源、区域联网供水等各类型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思路,对完善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应急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城市非常供水的原因。构建了城市应急供水系统的框架,将其分成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部分,并详细阐述了工程措施的类型和实施方法,以及非工程措施的各项应急机制。对建立、健全城市应急供水系统作出了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仅在发生次数上,而且在污染的危害程度上均有增加的趋势.在分析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防范和应急有关机制进行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相关应急机制的若干措施: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建立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信息通报和公布制度、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系统和完善事故处理预案、健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等,以期为我国减少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其损失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2.
赵国理  廖明智 《红水河》2014,(3):115-119
大王滩水库于1996年被列为南宁市备用水源地,2002年列为供水功能区,2008年列为南宁市饮用水水源地,然而,大王滩水库长期以来遭受周边城镇企业排污和居民生产生活废水影响,许多水域水质还达不到饮用水标准,饮水安全也日益成为政府职责部门保障民生的突出问题。文章分析了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的污染现状.探讨了水源污染的来源及具体治理对策,为水库型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制定北疆供水工程主干渠科学、可行的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基于MIKE11的水动力模块(HD)和对流扩散模块(AD)构建了北疆供水工程主干渠00+000—57+300段的水质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后的一个小时是应急处置的关键时刻;当大量污染物进入渠道时,渠道沿程断面出现污染物浓度峰值持续现象;污染物扩散距离与污染事故发生位置无关;污染物影响范围与流量有关;人工渠道自我净化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4.
松花江和北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张晓健 《给水排水》2006,32(6):6-12
总结了近期在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所采用的城市供水应急处理技术。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采用了投加粉末活性炭和粒状活性炭过滤来吸附水中的硝基苯,其中在水厂取水口处投加粉末活性炭,把安全屏障前移是应急处理的关键措施。在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中,紧急确定了弱碱性混凝处理的除镉技术,除镉处理的pH控制在9。经采用应急处理技术,在水源水中特征污染物超标数倍的情况下,水厂出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远远低于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限值,应急处理取得了成功。介绍了有关水污染事件的概况,总结了城市应急供水的应对措施和实施效果,并系统归纳了所用应急处理技术的要点,对全国城市供水应急系统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沈正 《人民珠江》2000,(1):9-11
以九江电厂供水系统为例,对大型供水系统启动水锤事故利用水锤分析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找出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护对策,并对大型供水系统设计、运行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丹  黄俊 《人民长江》2015,46(19):71-74
With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frequency, impact scope and damage degree of abrupt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increase successively.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abrupt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and guarantee the water use safety of livings, production and ecology,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construct emergent treatment capability system for abrupt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in river basin.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n state quo of the emergent treatment capability system and the existed problems, the necessity and objectives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ncrete demands and task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are analyzed from 5 aspects of emergency mechanism and pre-plan system,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emergent monitoring capability, emergent consult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capability, emergent support capability. The correlative implement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7.
突发水污染事件防治与城市 安全供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日渐突出,与此同时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突 发水污染事件又频繁发生,如何保障城市应急安全供水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突发水污染 事件的种类及其危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保障城市安全供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灾区城市供水的水质风险和应急处理技术与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汶川大地震后震区饮用水水源存在的次生污染风险进行分析,其中微生物浓度升高是首要风险,同时还存在大量使用消杀剂引起的杀虫剂污染和水源臭味增强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开展了一系列应急处理技术的验证性试验,提出了保障性应急处理工艺、强化吸附应急处理工艺和强化氧化应急处理工艺三种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震后次生水源污染,确保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9.
对“水质型”缺水城市实行分质供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当前除需继续加大治污和水环境保护的力度以外 ,还应从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的角度出发 ,实行优水优用 ,污水巧用 ,差 (海 )水改用 ,分质用水 ,加速构筑多层次、多系统、立体的供水网络 ,这是“水质型”缺水城市解决生活用水特别是饮用优质水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