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施工工地是环境复杂而特殊的临时用电场所 ,往往因用电设备的多样性、环境的复杂性及安全措施的不完备使电气事故率增加。本文就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安全隐患及用电安全防范措施谈些见解 ,以期引起有关人员的足够重视。1 建筑施工工地电气安全隐患(1)建筑施工工地的环境是较为复杂的。风吹日晒、尘土飞扬和季节性的阴雨潮湿 ,使工地用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 ;同时 ,夏季炎热多雨、人体多汗绝缘阻抗下降 ,而且这些人多为非专业电气人员 ,缺乏用电安全知识 ,有的甚至不遵守安全规程违章作业。凡此种种 ,均易导致电气故障及触电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2.
目前市政道路工程由于流动性强、用电量小、施工范围大等特点,造成施工用电规范配置与成本之间的矛盾;由于操作人员用电知识的缺乏、责任心不强造成施工用电的不规范,这些都导致市政道路工程的临时施工用电不规范、不安全,严重制约了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将从施工用电配置的经济合理性、规范性上进行探讨,为市政道路工程的临时施工用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强夏季用电管理确保全年安全用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气产品日新月异 ,并在建筑施工现场得到广泛应用 ;电能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能源之一 ,为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众多的作业人员刚由农民转变而成 ,安全用电意识差 ,加上建筑施工环境条件恶劣 ,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跟不上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更跟不上电气产品发展的步伐 ,所以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形势非常严峻 ,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而6~9月份更为突出 ,是每年触电事故的高发期。因此 ,加强6至9月份的用电管理 ,是确保全年安全用电的关键 ,也是建筑业安全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熊太安  易定 《建筑安全》2007,22(9):38-40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在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相似文献   

5.
李剑 《建筑安全》2004,19(4):28-30
由于建筑工地用电环境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加上大多数的作业人员刚由农民转变而成,安全用电意识较差,以及用电设备的多样性、安全措施的不完备使建筑工地的电气事故率增加,安全用电形势非常严峻。在施工实践中除了加强安全用电管理、经常对使用电气设备人员进行用电基本常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6.
张艳 《河南建材》2015,(3):212-213
通过介绍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常见问题,提出临时安全用电综合防护措施,提醒相关人员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减少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邱少清 《山西建筑》2007,33(17):223-224
针对由于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不完善和不规范操作而导致大量工伤事故频频发生的问题,为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对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以确保现场人员及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地质钻探施工的特点,对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隐患的原因和潜在性危险源及不确定的危险因素进行剖析,强调钻探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重要性;阐述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用电安全隐患的控制,将危险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对于明显的危险源及违规违章用电通过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对潜在性的危险源则必须通过科学技术措施和安全教育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州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用电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用电技术越来越复杂,若一旦管理和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触电事故。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触电伤害在四大伤害中已跃居第二位,为此安全用电技术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安全用电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术,本文作者希望通过用电安全的技术分析,使读者更深入了解用电安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实施用电安全管理和达到杜绝人身意外触电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电检查指为了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保障供用电安全,以国家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电力行业标准为准则,对用电客户的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用电实施专业性检查的全过程。供电企业高压用电检查主要是供电企业人员对10kV 及以上高压用电客户开展用电检查的过程。高压用电检查难免有一定的职业风险,本文选取常见的两项法律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电负荷增大,安全用电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及建筑行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安全用电已经是迫在眉睫必须解决的问题。一、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1.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设计标准低,施工安装不规范,使住宅装饰装修工程埋下各种事故隐患,犹如定时炸弹,如旧房屋的设计标准过时,没有资质的装饰装修单位施工、没有上岗工作证的人员安装等。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电能管理系统是响应国家节能降耗和精细化能源管理号召的产物,旨在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实现用电和设备危险预警、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安全用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安全用电、经济用电、有序用电、智能用电"的用电目标。2014年10月在我第四水厂南站(即第七水厂)启动电能管理系统科研项目,将厂区配电网首批建立7个监测点,对电能量及电能指标进行集中管理。通过7个监控点的采集,实现二十四小时在线监测和历史数据的读取及故障异常报警功能,为安全用电、保障正常生产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依据,及时反馈现场电能指标信息;为在水厂推行该系统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石明虎 《居业》2023,(3):109-111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各种机械设备以及办公等需要临时建设电力线路和电力设施,因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安全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会危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加强对临时用电的管理,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工程工期和质量。为此施工单位要重视临时用电的安全,加强对用电安全的认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施工需要切落实安全用电的各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本文将以实际工程案例中的临时用电管理方案为参考,对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内容和有效管理措施进行简要说明,以供其他工程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4.
触电事故是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之一(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等"称施工现场五大伤害"),触电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往往认为施工临时用电是临时的,只要能满足施工动力和照明的需要就可以了,而对有关用电的安全防护措施重视不足,对施工用电有关规范标准认识理解不透彻。文章从施工用电常见安全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洪义 《建筑安全》2007,22(4):53-54
在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各类伤亡事故中,由于施工用电不规范等原因而导致发生的伤亡事故己成为五大伤害之一。按照因果联锁理论,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必然有其原因即安全隐患存在,所以切实加强对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提高防治施工用电中存在的隐患水平,是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而建设部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是建设施工现场用电的主要安全技术依据,也是保障施工用电安全,防治施工用电中存在的常见隐患,杜绝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较多安全隐患,触电事故是建筑伤亡事故四大伤害之一,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影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的因素很多,反映在设备、线路、照明、环境、人员及管理等方面。本文根据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JGJ46—1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经实施,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杨占斌 《山西建筑》2012,38(16):128-129
论述了临时用电施组的要求、电工及用电人员的要求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提出电气防火措施,以期有效防止临时用电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触电事故是建筑行业"五大伤害"之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何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减少现场触电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建筑施工配电箱,以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减少或杜绝触电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陈正一 《建筑安全》2020,35(5):29-31
文章介绍了4起施工现场典型触电事故案例,笔者从建设单位角度介绍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各参建方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督促工程项目各参建方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人员触电事故及电气设备事故发生,确保工程项目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陈海刚  尚宁 《建筑安全》2009,24(9):46-49
触电事故是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之一,本文指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几种接线方式和存在的安全通病,提出用电的正确设置和防护方法,以推进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