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问:相差高频保护有什么基本特点? 答:相差高频保护是比较被保护线路的两侧工频电流相位的高频保护。当两侧故障电流相位相同时相差高频保护被闭锁,两侧电流相位相反时相差高频保护动作跳闸。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2.
崔风亮 《供用电》1995,(1):35-36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相差动高频保护作为瞬时切断被保护线路故障的主要保护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采用。但是据了解已运行的相差动高频保护曾多次发生区外故障误动,而且原因不明。从原理上讲,相差动高频保护是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相位,用以判别区内、区外故障。以往相差动高频保护在闭锁角的整定中,对线路延迟角的计算,往往仅考虑了高频讯号传递时的线路延迟角,而没有计及一次电流传递时的线路延迟角。是造成相差动高频保护在发生区外故障时误动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高频保护传统分析方法仅考虑高频信号在通道中的延时效应,没有分析电气量的行波延时效应。该文指出传统方法的不足,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后电气量和高频信号的行波特性,综合考虑自故障发生到线路两侧高频保护完成故障判断,故障电气量和高频信号在各环节中的延时效应,以及最终产生的高频信号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并分析了通道延时效应对高频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为了避免外部故障时出现误动作,方向高频保护应考虑2倍线路长度的通道延时效应,相差高频保护闭锁角整定应考虑2倍线路长度的通道相位滞后效应;线路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相差高频保护容易发生两侧保护相继动作;在线路长度较大,相差高频保护有发生两侧保护都进入闭锁区而拒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高频保护传统分析方法仅考虑高频信号在通道中的延时效应,没有分析电气量的行波延时效应.该文指出传统方法的不足,分析电力系统故障后电气量和高频信号的行波特性,综合考虑自故障发生到线路两侧高频保护完成故障判断,故障电气量和高频信号在各环节中的延时效应,以及最终产生的高频信号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并分析了通道延时效应对高频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认为:为了避免外部故障时出现误动作,方向高频保护应考虑2倍线路长度的通道延时效应,相差高频保护闭锁角整定应考虑2倍线路长度的通道相位滞后效应;线路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相差高频保护容易发生两侧保护相继动作;在线路长度较大,相差高频保护有发生两侧保护都进入闭锁区而拒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长距离输电线路在轻负荷、重负荷以及外部故障时,两侧电流、电压的比值和相位差如何,对正确选取相差高频保护定值,考虑其性能,以及指导高频保护运行和对调极为重要。本文试图就两侧电流、电压的比值和相位与线路的长短,负荷的大小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给出了比用集中参数更为准确的计算方法。自然这一工作对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小型水电站的发电机提出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原理,该原理是利用比较发电机各相之间出线侧与中性点侧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的关系来判断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各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的大小及相位相同;发电机外部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的大小及相位与非故障相也一致;而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远大于非故障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且方向相反。因此该保护原理可较好地区分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单相接地和外部系统单相接地,其构成原理较简单、判别能力较强,有利于改善中小型水电站中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大众用电》2009,(5):52-52
问:高频保护什么优点? 答:高频保护包括相差高频保护和功率方向闭锁高频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是测量和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量的相位,是采用输电线路载波通信方式传递两侧电流相位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小型水电站的发电机提出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原理,该原理是利用比较发电机各相之间出线侧与中性点侧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的关系来判断定子单相接地故障.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各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的大小及相位相同;发电机外部系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的大小及相位与非故障相也一致;而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远大于非故障相差动电流工频变化量,且方向相反.因此该保护原理可较好地区分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单相接地和外部系统单相接地,其构成原理较简单、判别能力较强,有利于改善中小型水电站中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我省220kV电力系统多次发生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类型的高频相差保护在变压器冲击合闸或者相邻线路远端故障时,发生误动,严重影响我省220kV系统保护正确动作率。鉴此,本文想就此问题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1 相差高频保护正确动作的要素及闭锁角的选取 高频相差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应用高频讯号将被保护线路两侧工频电流的相位传送到  相似文献   

10.
相差高频保护中操作元件比相动作判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策  张艳霞  杨钢 《电网技术》2006,30(4):55-59
传统相差高频保护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正序电流和K倍负序电流之和的相位来区分区内、区外故障,但对于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而言,由于重负荷及分布电容的影响, 采用这种动作判据的保护动作性能不够理想。文章采用ATP 软件对传统比相动作判据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正序电流的故障分量和负序电流之和作为操作电流进行两侧电流相位比较的动作判据,并将其与传统动作判据进行了仿真比较,表明所提出的判据能大大提高相差高频保护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高频保护是目前华东电网稳定的主要措施之一,大部分220千伏联络线均装有不同工作原理的两套高频保护。一套是用电力线载波传输高频方块波,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相位的相差高频保护;另一套是用电力线载波传输判别区内外故障的闭锁讯号,以线路末端故障有足够灵敏度的另序方向和距离保护构成的高频闭锁保护。  相似文献   

12.
由于种种原因,我省有几条220千伏线路两侧高频保护装置型号不同,使得这些装置迟迟不能投入运行。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实际上直接比较的是两侧操作电压之间的相位,而短路电流与操作电压之间有一定的相位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相差高频保护对调中的核相问题胡家跃河南电力调度通信局(450052)相差高频保护其原理是比较线路两侧电流的相位,因此对调中的核相试验是尤为重要的,通常核相是以被保护线路的负荷电流为试验电流进行,即线路两侧同时在装置中切入同相或不同相别的CT二次电流,…  相似文献   

14.
相差高频保护的启动及相位比较,直接受控于流进保护装置的电流,因此,在线路负荷较大时,如果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启动元件及比相元件就可能动作,进而引起保护误动。本文从分析相差高频保护操作元件特性着手,通过分析计算,就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各种不对称故障对相差高频保护运行的影响作了讨论。最后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期引起广泛的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高压送电线路保护的著名方法是比较送电线路两端电流的相角,如果相角差超过预定值,即表明有内部故障,向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以便切断故障。 这种称为相位比较的保护方法需要送电线路两端有通信联系以将本侧电流的相角信息传输给远方变电所。通常与这类保护联系的通道是高频电力线载波。由于高频信号持续传输有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对继电保护提出极高的要求。这除了一般超高压线路上要求线路继电保护快速动作外,它的一个特点是实现按相自动重合闸。因为超高压双回线路上传输着巨大的功率并很可能发生跨线故障,为了充分发挥双回线的能力尽可能保证不间断供电,要求不仅在单回线单相接地故障时仅跳开故障相实现单相自动重合闸,而且在跨线多相故障时亦仅跳开故障相实现按相自动重合闸,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迄今为止的所有选相元件都不能满足要求。选相的任务必须由继电保护装置自身来完成。为了实现选相所有反应对称分量的保护和零序电流,负序功率,比较两侧I_1+KI_2相位的高频保护以及多相补尝距离继电器都不能应用。高频保护包括相差动和高频闭锁距离保护都需要按相构成。利用微波通道实现按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相差保护新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差纵联保护具有区别电力系统振荡与短路的优越性能,但传统相差保护在内部故障时灵敏度易受负荷电流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应用于双回线或环网时其性能受线路分布电容影响,在外部故障时保护可能误动。基于无损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及故障分量保护原理,提出了新型相差保护原理。理论上保护性能不受负荷电流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完全杜绝了外部故障时保护误动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安全性,且各种内部故障时可靠动作。理论分析表明所提原理适用于各种故障类型,其性能不受故障电阻及系统运行状态等的影响。大量的仿真也证明了该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相差纵联保护具有区别电力系统振荡与短路的优越性能,但传统相差保护在内部故障时灵敏度易受负荷电流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应用于双回线或环网时其性能受线路分布电容影响,在外部故障时保护可能误动。基于无损线路分布参数模型及故障分量保护原理,提出了新型相差保护原理。理论上保护性能不受负荷电流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完全杜绝了外部故障时保护误动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安全性,且各种内部故障时可靠动作。理论分析表明所提原理适用于各种故障类型,其性能不受故障电阻及系统运行状态等的影响。大量的仿真也证明了该原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王家红 《中国电力》1993,(2):66-67,6
相差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是直接比较两侧电流的相位,根据相位差值的大小来决定保护是否动作.因此,要求两侧操作元件中通入的电流相别应一一对应.这样,两侧发出的高频信号才能对线路故障进行如实地反应.所以在新装保护投运前,对两侧电流同路进行相别核对(简称电流对相)是十分必要的.现场常反映电流对相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及判断标准,以至有时对结果无法分析.本文拟以操作电压正比于量为典型,对电流对相方法进行阐述与分析.1 电流对相方法在图1所示系统中,MN为被保护线路,并假定由M侧向N侧送有功及无功.则电流对相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负荷电流二次值宜大于lA,此要求值为参考值,实际只要二次电流能可靠操作发信就行,因  相似文献   

20.
零序电流差动保护对接地故障灵敏度高,动作电流与变压器调压分接头无关,受励磁涌流影响小,原理简单等优点,在超高压自耦变压器保护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零序电流差动保护由于反应自耦变压器三侧零序电流的相量和而动作,受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较大,不易整定,在区外故障切除时常常导致保护的误动。据此提出"基于零序电流的超高压自耦变压器相位比较纵联保护方案"。该方案比较自耦变压器两侧保护处零序电流相位,根据相位相同或相反作为故障判据来区分自耦变压器内部故障或外部故障。动模试验数据和数字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对超高压自耦变压器接地故障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能够正确反应自耦变压器各种轻微匝间故障,保护判据均不受零序电流非周期分量和故障侧电流互感器(CT)饱和深度的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