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海岸带滩涂研究中,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实施起来非常困难;遥感技术由于具有感测范围大、获取信息快、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为海岸带滩涂调查和地貌演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和手段。文章探讨了遥感技术,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天津海岸带滩涂研究中应用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在滩涂监测系统中,如何准确找到事件发生点是系统工作的必备要求.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算法的定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设置节点密度、节点通信半径可使得未知事件定位达到较高的精确度,可满足系统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滩涂环境监测系统的特性,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算法的分层体系结构。选取分簇式分层结构作为数据通信的框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协助滩涂环境检测系统稳定工作,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4.
用盆栽的方法,采用三因素五水平D-饱和优化设计,以采自于辽宁东部的酸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对氮、磷、硅肥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水稻产量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氮、磷、硅肥均能显著地影响水稻产量,其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硅肥,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方案N、P2O5和SiO2分别为0.248、0.129和0.0001g/kg土。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预警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五大险种组成.开展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所提出的人-机对话"智能"式软件,可以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进行短、中和长期预测,评价现行政策下基金支撑的力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中短期预警,为政策调整提供可行性建议,并为合理安排社会保险工作和财政转移支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影响着局地与区域气候变化。区域气候模式是探讨城市与环境问题演变机制与城市化气候效应的重要研究手段,然而模式地表参数化方法处理地表参数时难以全面反映下垫面状况,可能影响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因此以卫星数据源为基础,分析了OPI方法处理下垫面参数导致的偏差,结合其导致的地表辐射收支差异说明不同空间尺度偏差的辐射收支效应,进而通过与CO2排放关联定量分析OPI方法对城市化气候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大,OPI方法导致的城市面积提取误差也在变大,导致城市下垫面转变成了其周边的土地覆盖类型,增强了城市群区域的反照率,降低了城市区域的辐射收支,弱化了城市气候效应。研究发现城市地表单位面积反照率增加0.01相当于减少了2.82 kg的CO2排放,京津冀城市群2009年案例分析表明其弱化程度相当于减少了CO2排放2.28×105 t,扩展到中国区域尺度上则相当于减少了1.81×106 t CO2排放。  相似文献   

7.
自1973年10月起在麦稻稻三熟制下连续进行了2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配施N肥和猪厩肥可以实现谷物的持续增产,保持土壤有机质的持续增长,并培肥土壤,有机质达到60g/kg的高水平。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数量演化可以幂指数方程表示。土壤N素平衡有余,全N大幅度增加,而有效N的增长差距巨大。全K和速效K显著下降,缓效K变化不大。全P在平衡或盈余时有效P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 ,研究了贵阳黄泥土施用氮、磷、钾肥对大白菜 (ChineseCabbage)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白菜高产和低硝酸盐含量的最佳氮磷钾用量为N180~ 2 0 0kg/hm2 ,P2 O512 0~ 15 0kg/hm2 ,K2 O12 0~ 15 0kg/hm2 。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饱和状态下,铵态氮(NH4 -N)和速效磷(AP)在太湖地区两种主要水稻土-宜兴白土和常熟王庄黄泥土的原状土和扰动土中的迁移转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粘粒含量对于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出流影响很大。在原状土土柱的出流中,白土滤液中NH4 -N、硝态氮(NO3--N)和速效磷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比黄泥土早,峰面比黄泥土窄,拖尾的时间比黄泥土短。速效磷在土壤中迁移及淋移都比NH4 -N弱,且黄泥土对磷的固定作用强于白土。在本试验NH4 -N的加入情况下,原状土土柱出流的NH4 -N如果进入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污染;NO3--N在黄泥土中的积累作用比白土强,出流的NO3--N含量较高;出流的NO2--N含量很低,不会造成地下水的NO2--N污染。土壤中的NH4 -N和速效磷可以通过大孔隙向下运移,并且随着深度的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NO3--N在白土中的分布比较平缓。在扰动土的试验中,粘粒含量越低,饱和导水率越高,NO3--N的穿透曲线的峰值越高,峰面越窄。黄泥土的粘粒含量远高于白土,滞留作用较强,对NO3--N的穿透影响较大。本文结果可以为太湖地区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农田水肥管理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沈阳市不同功能区中6个公园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沈阳市绿地土壤有机质、氮、磷和钾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的变异性。结果表明,与周边非城区土壤比较,沈阳市城市绿地土壤的养分失衡,呈高度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潮土中不同形态氮肥对磷肥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有抑制油菜生长初期磷素累积的作用,氯化铵处理抑制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尿素,再次是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钙处理;油菜生长后期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逐渐显著促进油菜的磷累积,但氯化铵处理的促进作用仍然低于其它氮肥处理,这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油菜生长的影响较一致。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影响较小,而水溶性磷含量因施用不同形态氮肥均表现显著地下降,氯化铵和硫酸铵处理使土壤水溶性磷下降较多,硝酸铵、硝酸钙和尿素处理使土壤水溶性磷下降较少。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由于经过多年的地力培肥,农田土壤养分发生了变化。1998年土壤养分调查结果揭示了甘肃省不同地域的主要耕种土类及耕地类型的土壤氮磷钾养分变化特征,为今后土壤养分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上海宝山罗店镇具有代表性的旱地蔬菜农田生态系统,在从2004年3月到8月的近半年时间里,通过对径流及径流中侵蚀泥沙的氮磷流失情况的连续监测与实验分析,研究了旱地农田施肥与氮磷流失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田氮磷的迁移特征及环境效应,主要结果表明:随地表径流流失的总氮、总磷,流失形态以沉积相为主,大部分是当季施用的化肥,随径流排出农田的氮素中有37.7%是当季施用的氮素化肥,磷素中有26.9%是当季施用的磷素化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过去大约二十年来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方法的进展做一综述。主要进展表现在硝态氮测定中水杨酸法、试纸法、氮测定中梅森瓶法、磷测定中孔雀绿法的应用及依据不同原理的流动分析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2种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幼苗水培结果表明,NO3-N和NH4NO3-N对小麦植株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是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明显不同。NH4-N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根系生长的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对地上部;对磷低效基因型Jing411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对磷高效基因型Xiaoyan54。NH4NO3-N处理有利于提高植株地上部氮含量和植株的氮吸收效率。Xiaoyan54的植株吸氮量在NH4NO3-N处理中最高,Jing411在NO3-N处理中最高。不同处理对营养液pH值的影响明显不同。NH4NO3-N和NH4-N处理导致营养液pH值降低,NO3-N处理使营养液pH值升高,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小麦使营养液pH值降低或升高的程度不同。小麦磷效率基因型差异的表现与否和氮素形态有关,以植株地上部干重为磷效率指标的基因型差异在供应NO3-N时不表现。磷高效基因型Xiaoyan54的生长显著优于磷低效基因型Jing411。  相似文献   

16.
对天津滨海盐碱土地区城市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绿地植物配置模式下0~40cm土壤微生物数量差异极显著,防护林>灌 草>乔木>乔 草>草坪>滨海盐土,0~20cm土层微生物数量是20cm~40cm的3~4倍。在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中,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和真菌。滨海盐土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不大,防护林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最多时出现在秋季,乔木、乔 草、灌 草、草坪绿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时出现在夏季或秋季。细菌、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细菌的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真菌数量与土壤养分相关不显著.芽孢杆菌的11个种在不同土壤条件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生态分布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是蜡质芽孢杆菌、拟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蜂房芽孢杆菌,放线菌主要是链霉属,包括链霉菌属的10大类群,分布最广的类群是灰褐类群、金色类群和青色类群,真菌分布有11个属。在不同植物配置下芽孢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组成、优势种的组合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沿海地区4种不同用地类型的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田污染最严重是Pb,菜园地是Hg,果园是As,旱地是As。在多项综合指数评价中,菜园土污染最严重,综合污染指数(P)达到1.18,其余依次为水田0.64,果园0.59,旱地0.47。在单项污染综合指数中,Hg和Cd污染最严重,其污染指数(I)分别达到0.86和0.61,其余依次为Cr、Pb、Cu、As、Zn、Ni。评价结果为进一步的土壤污染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并讨论了国内外有关土壤硅、磷两种元素交互作用的研究动态与进展。硅、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交互作用并非由于硅在生理上代替了植物对磷的需要,而是由于硅的存在降低了过量铁、锰、铝等金属离子的毒害,从而改善了植物的磷素营养。硅、磷元素可以相互促进肥效,提高各自的生物利用率。二者在土壤中存在着竞争性吸附关系,其中土壤对磷的吸附结合能更大。磷的施用不仅降低了土壤对硅的吸附,而且增加了硅的解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