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辛广  张平 《计算机科学》1997,(4):274-277
南果梨果肉中多酚氧化酶(PPO)氧化邻苯二酚的活性明显高于氧化愈创木酚和间苯二酚的活性。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6.0。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多酚氧化酶氧化产物在420nm处有吸收高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量与南果梨果肉酚类含量比为40:3时,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呈最大活性。30℃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于40℃、20℃、10℃、0℃下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0.1MVc和001MEDTA对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凝胶电泳分析,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同功酶有8条谱带。  相似文献   

2.
不同草甸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在70.0~122.8gkg-1之间,同时,腐殖质特性亦存在较大差异。采用熊田法研究表明,可提取腐殖质中胡敏酸所占比率为47.99%~56.98%,游离胡敏酸(fHA)比率为51.67%~60.10%,游离富里酸(fFA)比率为80.01%~86.46%;此外,不同草甸植被下土壤腐殖质的相对色度(RF),E4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开封市城区土壤为例,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城市土壤与郊区农业土壤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土壤侵入体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土体构型复杂,养分含量较高,质地相对偏细,酸碱度区域差异明显,污染比较严重。最后对开封市区绿地建设和土填污染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颗粒粗化和理化性质特征,土壤颗粒分形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颗粒含量越少,土壤分形维数越低,表征石漠化程度越高;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容重、粘粉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形关系(P<0.01)。分形维数能较好地表征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状况以及石漠化的程度,可作为评价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的定量指标之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大量土样中提取稳定性有机磷的5组pH值范围的沉淀物,将它们返加到土壤中后的矿化速率的差异表明,划分中稳性与高稳性土壤有机磷比较合理的pH值是3.00。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点定位方法进行人工生态群落对茶园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生态群落能改善茶园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人工生态群落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上下土层含水量分别较单纯茶园提高36.57%和13.50%,毛管持水量分别较单纯茶园提高28.2%和7.2%,从而增强土壤抗干旱能力,总孔隙度较单纯茶园高,容重较纯茶园低。茶园土壤营养元素分布表现为0~20cm的人工生态群落茶园>纯茶园的,而20~40cm纯茶园>人工生态群落茶园,表明人工生态群落茶园土壤营养元素有向上富集的趋势,对表层土的肥力水平有提高作用。另外本文还探讨了人工生态群落茶园土壤水热平衡作用,土壤生物信息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火烧以后 ,土壤的各种性质会发生较大变化 ,原因是火向土壤中施加了热量、灰烬 ,并且改变了土壤环境和微气候 ,土壤性质也可因植被和生物活性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对火烧后土壤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浓度、有效性、迁移性 ,土壤中的生物和酶活性 ,土壤有机碳库等的变化进行了综合评述 ,以期为森林火灾、草地烧荒后的土壤管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民勤西沙窝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分析了人工梭梭林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营造人工梭梭林后,土壤容重比流动沙丘容重减少3.5%~14%。在0~120c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显著低于流动沙丘的含水率,且林分密度与土壤含水率成负相关。土壤养分均比流动沙丘土壤养分为高。各林龄的林地含盐量及pH值比流动沙丘有所增高,土壤全盐量营林后的林地最高达0.185%,但对梭梭及其他荒漠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构成危害。这些结果说明,在流动沙地,营造人工梭梭林既可防止风沙危害,又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川中丘陵区白垩系城墙岩群(K1cg)和侏罗系蓬莱镇组(J3p)两种紫色母岩上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紫色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粘粒含量低,而砂粒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低,而矿质养分含量丰富;在相同的地形部位上,J3p发育的土壤粘粒、全钾、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高于K1cg发育的土壤,而K1cg发育的土壤pH和土壤全磷均高于J3p发育的土壤,两种紫色岩母质形成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差异不明显。从丘顶到丘脚,土层逐渐增厚,土壤粘粒含量逐渐递增,砂粒含量逐渐递减;土壤有机质及各种矿质养分含量均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影响长距离原位连续测定土壤-天然水pH值的各种因素,为了进行这种测定,用作者发明的SSAS7312敏感玻璃制造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pH玻璃电极,用柱塞状银/氯化银电极代替普通的甘汞电极,并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等电位点校用的缓冲溶液组成。在考虑到上述因素以后,设计了一种用于长距离原位连续测定土壤-天然水的pH值的测量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设备在距离测量仪器50-100米的土壤或天然水域中,一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保护地土壤pH(H2 O及KCl)、NO3-N、电导率、可溶性盐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 ,初步摸清了嘉兴市保护地作物产生生理障碍的土壤因子 ,并拟订提出当地保护土壤农化性状的安全指标、临界指标及严重障碍指标 ,为矫治保护地土壤障碍提供技术依据 .  相似文献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在土壤中时间的延长,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会逐渐下降的现象被称为老化。老化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性和行为归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国外有关老化对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和可浸提性的影响,老化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老化后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作了概述。指出老化作为土壤对有机污染物修复的一种自然修复过程,可降低有机污染物的潜在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外力夯实、向土壤中加入蛭石等方法造成土壤容重不同,以研究土壤紧实程度对其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紧实土壤水分的散失较快,晴天地温高,且变化幅度大,阴天和夜间紧实土壤地温低,变化幅度小。紧实土壤可降低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致使土壤余留的有效态养分较多。土壤的转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也受土壤紧实度的影响。总之,土壤疏松有助于保水、蓄热和提高多种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土壤酶在土壤碳、氮、磷、硫等元素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催化剂的作用,其活性的强弱直接与土壤肥力因素密切相关,各种有机培肥措施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在土壤有机培肥研究中,可以把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直接研究各种酶类的活性变化,对于揭示土壤有机质转化的过程、方向及规律,土壤养分形成机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半干旱海水入侵地区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盐热运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塑膜覆盖对盐渍土有很好的保温增温效果和一定的保水抑盐作用;②秸秆覆盖能拦蓄雨水、减少地面径流和地表蒸发,对盐渍土有非常明显的保持土壤水分、抑制地表返盐、促进降雨淋盐的作用,且其作用随覆盖厚度的增加而增强,③秸秆覆盖的隔热性及其对土壤热容量的提高,缓和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④5cm厚秸秆覆盖的土壤含盐量变化幅度较小,说明秸秆覆盖提高了土壤对盐分的缓冲性;⑤随着油葵的生长,增加了地面的植被覆盖度,削弱了覆盖措施对土壤水盐热运动的影响;⑥5cm秸秆覆盖下的油葵生长状况及其产量均优于其他处理。由此可见,秸秆覆盖是改良利用盐渍土非常有效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对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当土壤中施入壳聚糖酸溶液后,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渗透系数随壳聚糖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容重、CEC和pH则减小;在EC值上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壳聚糖施用量达到0.45‰[对干土平均质量(W/W)]后,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趋于稳定。3种壳聚糖酸溶液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差异。在壳聚糖酸溶液中,酸作为溶剂本身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不大。壳聚糖酸溶液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过程较复杂,表现出是由壳聚糖和酸对土壤共同作用的结果。溶剂酸是影响土壤pH主要因素,其酸性越强,壳聚糖酸溶液的酸性就越强,处理后土壤的pH就越小。土壤CEC、EC同时受壳聚糖用量和溶剂酸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津市柑橘果园土壤71个灰棕紫泥土样的分析资料,应用统计方法,探讨pH和盐基饱和度的关系。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呈y=8.4451x2 115.54x-305.28,R2=0.8541非线性正相关,且受占优势的交换性Ca2 制约。分析了盐基饱和度的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等高植物篱模式就是在坡耕地上每隔4~8m的距离沿等高线将植物篱与作物种植带相间分布的一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用于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等高植物篱技术用于坡耕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水分状况,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显著,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再分配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该系统内植物篱和农作物相互之间的水分和养分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