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萍 《计算机科学》2002,(5):340-342
藏东南大型国营农场———米林农场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下降 ,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较 1992年降低49 4% ;49.3 % ;47.8% ;72 .5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施肥水平低 ,化肥利用率不高 ,种植结构单一。因此 ,大量施用有机肥 ,合理施用化肥 ,调整种植结构 ,扩种绿肥是培肥该农场土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由于其独特的地形、地质、水文结构和干旱气候条件,极易形成盐渍化土地,利用工程改良模式、草畜培肥地力模式、林药栽培模式治理盐碱地,使盐碱地资源得到持续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龙健 《计算机科学》2005,(5):795-798
喀斯特环境是一种脆弱性很强的生态环境,在贵州集中连片分布,碳酸盐类岩石出露达13×104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6%,是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省份。论述了喀斯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及其土壤障碍因素,提出大量施用有机肥,合理施用石灰,调整种植结构,扩种绿肥和防治水土流失是喀斯特地区土壤培肥的主要措施,对西部大开发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地下水位3~5m、壤土质地条件下盐碱地长期生物改良田间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种植耐盐冬小麦套播草木樨是最好的脱盐方式,经过1年, 1m土层平均盐分由1 989%降到0 282%,脱盐率达85 82%;种植耐盐牧草套播草木樨、苜蓿是比较好的脱盐方式:经过3年, 1m土层平均盐分由1 34%降到0 524%,脱盐率60 90%;密植枸杞4年后, 1m土层平均盐分由2 363%降到0 800%,脱盐率为66 14%,适应于盐分特别高的土壤改良;施有机肥种植作物(植物)灌溉,是完善的改良盐碱地方法,一方面,在灌溉水作用下盐分被淋溶,另一方面在有机肥作用下,降低了0 ~40cm土层残余HCO-比例。15年盐碱地改良与利用证明:脱盐后的土地利用时,需考虑深根与浅根、多根与少根作物的适配轮作,以免导致土壤上层盐分回升;未施有机肥的高度脱盐,可能引起土壤上层碱化,即残余HCO-比例很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区和田间两种长期定位试验(12年),探讨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时间和还田方式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和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还田时间以秋天直接还田并配以适量的微生物快腐剂为好,春天施用腐熟的玉米秸秆不但费工费力,而且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没有明显的提高作用;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不明显,因此生产上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适合的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榨菜叶还田对土壤养分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榨菜叶还田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变化较小,水稻生长后期土壤速效N、P、K含量都高于化肥处理;而化肥处理氮磷钾含量变化较大,说明榨菜叶养分供应能够与作物的吸收相互协调,养分供应持续稳定,能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NPK养分的需要,是一种天然的缓释肥料。在水稻生长期,榨菜叶还田能明显的提高土壤肥力,与对照相比,水稻收获后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氮、磷、钾含量,均有所上升,以榨菜叶及其配施化肥处理上升的幅度较大,培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2 0 0 2年 3月对慈溪市旱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 (1981年 3月 )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2 0年来土壤肥力有了很大变化 ,主要问题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仍处在较低水平 ,普遍缺氮 ,磷含量不平衡 ,钾含量普遍下降 ,滨海盐土的盐分仍威胁作物生长。针对上述情况 ,提出了改良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玉米田间试验,研究了营养型土壤改良剂(以下简称改良剂)的增产效果、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后茬作物的残效,结果显示: (1)亩施25-75kg改良剂时,玉米产量明显增加; (2)施用改良剂提高了养分的利用效率; (3)施用改良剂可以培肥土壤,调节土壤的pH; (4)增加后茬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龙洞沟泥石流滩地剖面结构和土壤物理结构较差 ,砂石化现象严重 ;土壤微团聚体数量较少 ,粒级间比例不合理 ;土壤养分除全钾极丰富外 ,其它大部分养分都处于缺乏或极缺状态。通过开发利用 ,其表土层结构特性和养分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砾石含量由 63 .0 3~ 70 .78%减少到 3 9.66~ 57.62 % ,粉粒和粘粒含量由 2 6.75~ 3 1.89%增加到 3 0 .54~41.93 % ;有机质由 7.1~ 10 .8gkg- 1提高到 15.8~ 2 6.9gkg- 1;全氮由 1.2 0~ 1.40gkg- 1提高到 1.50~ 1.93gkg- 1;全磷由0 .46~ 0 .57gkg- 1提高到 0 .48~ 0 .79gkg- 1;有效氮由 47.2 2~ 56.67mgkg- 1提高到 79.3 9~ 119.46mgkg- 1;有效磷由 2 .2 1~ 4.69mgkg- 1提高到 5.58mgkg- 1;有效钾由 2 9.84~ 40 .3 6mgkg- 1提高到 51.89~ 89.3 6mgkg- 1。不同利用模式的改良作用不同 ,依次为 :菜园地 >苹果 蔬菜地 >苹果园地 >苹果 花椒地 >花椒园地 >荒滩地  相似文献   

10.
黑土区土壤肥力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通过选择在黑土区典型县份-德惠市的调查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与1980年相比较,分别增加了3.2g kg-11,0.11 g kg-1和5.70 mg kg-1,但有效钾下降了33.3 mg kg-1。土壤中有机质2003年盈余量48.7kg hm-2,氮15.07 kg hm-2,磷25.35 kg hm-2;钾亏损量170.62 kg hm-2。笔者认为,单纯从土壤营养管理角度看,目前黑土区耕地土壤肥力状况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坏。但已有的研究也表明,黑土区耕地肥力的变化与现行的耕作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作物根茬留田可以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促进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过程,从而更新土壤中已渐老化的腐殖质,保持地力常新。这种培肥效应,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增强土壤的保持水土和保肥供肥性能,增加了作物的产量。连续根茬留田还有迭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不同C/N的有机肥对油菜生物量、硝酸盐含量以及土壤EC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低量氮肥,增施M1能够增加油菜的生物量,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变化;增施M2、M3,能够降低油菜生物量和硝酸盐含量。当N用量为N0.067g kg-1土时(300kg hm-2),增施M1,油菜生物量和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变化;增施M2、M3时,显著降低生物量和硝酸盐含量。施用高氮肥,增施三种有机肥显著增加油菜生物量,硝酸盐含量无显著变化。三种不同C/N的有机肥在低量氮肥时对土壤EC的影响不显著,在高氮量时,增施M1能够增加土壤EC,增施M2、M3能够降低土壤EC。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试验站模拟我国 8种施肥制度的 10年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 3 8.5 % ,有机无机结合施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 44 .7% ;N和NP施肥制度导致土壤肥力因素的发展不平衡 ,NPK配合的石油农业施肥制度可维持土壤地力 ,有机农业和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制度能有效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法评价了河南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温孟滩移民安置区淤改土的土壤肥力已经达到该区周边农田平均土壤肥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黔中岩溶丘陵区几种不同士地利用和管理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特征。结果表明,农林(林草)复合利用模式在土壤粒级组成、孔隙分布、持水性能、有机质和N、P养分、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肥力性状特征,有机无机肥配施、精细管理的灌溉农田次之,而粗放管理的旱坡耕地,土壤肥力性状严重恶化,逐步向石漠化景观演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显著影响土地肥力变化的程度和方向,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基本农田精细管理、陡坡耕地退耕还林(革)是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区域生态重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小麦生长期内土壤氮、钾与小麦根系活力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随小麦生育进程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小麦根系活力呈现先增加,孕穗期峰值出现后迅速下降,成熟时根系活力下降到最低值的变化规律,不同施肥处理小麦整个生育期内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MNPK、NPK>NK>N、NP>CK、M。土壤速效氮、速效钾、非交换性钾含量与小麦根系活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N、K养分有效性的高低是影响小麦根系活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