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2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田间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种3262、沈9728和丹3034对弯力叶斑病具有较稳定的抗性,适合在葫芦岛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新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性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主要玉米病害.国内外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寄主方面主要侧重在抗病性、抗病性遗传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上。在我国,普遍缺少高度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的遗传背景和抗病基因也不清楚,目前主推的品种遗传基础过窄,是寻找多抗品种的主要障碍.在病原菌方面,我国以新月弯孢菌气生变种(Curvularialunata)危害玉米为主,该病菌致病性和产毒能力都很强,不同地区的病菌菌株存在致病力的差异,但其遗传背景和相互关系尚需深入研究。该病害蔓延快,危害重,应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供试品种全部发病,无高抗品种。通过人工接种观测了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并绘制了病害季节流行曲线。根据田间传播梯度观测结果,拟合了病害传播梯度模型。田间产量损失测定结果表明,发生此病玉米可减产1.67%~36.95%,平均产量损失率为15.38%。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菌源梯度人工接种的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动态不同的18个发病小区,分析各期病情指数与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对玉米面粒重、单穗重和产量都有显著影响,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产量损失率最高可达38.24%,而病情指数对穗数没有直接影响。利用电子计算机SPSS统计分析软件构建了两个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1)关键期病情模型(CPM),L=2.8219+0.7402x1(R=0.8799,SD=5.2149,N=18)。(2)多期病情模型(MPM):L=1.073+0.426x1+0.170x2(R=0.892,SD=5.2898,N=18)。式中:L为玉米产量损失率;x1为授粉期病情指数;x2为灌浆后期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5.
1材料与方法1.1病原菌越冬存活与分生孢子萌发病原菌采自河北省地区玉米病株上,经分离、纯化后PDA斜面保存;孢子萌发检测:将保存与斜面上的病原菌分别置于室内外不同场所和不同时间处理后,自培养基上洗下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滴于凹形载玻片上,25℃或不同温度培养,24h后镜检孢子萌发率。1.2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病原菌采自河北省不同玉米产区玉米病株,分离纯化后经PDA扩繁,与接种前制成浓度为1.5×108个·L-1的孢子悬浮液;玉米品种:黄早四,Mo17,冀53号。1.3试验方法和玉米资源抗病性鉴定将3个玉米自交系播种于… 相似文献
6.
从各地采集的玉米叶上分离到弯孢菌属的6个种,即新月弯孢、不等弯孢、中隔弯孢、苍白弯孢、棒状弯孢、画眉弯孢,椐在玉米自交系上人工接种测定结果,上述6个种对玉米均有致病性,并引起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产生曲型症状,不同的种在不同自交系上的致病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国内玉米骨干自交系和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的筛选,确认用自交系京135,78599-1,Mo17,吉477,C8605,E28,478和黄早4作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的鉴别寄主,将采自中国主要玉米产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划分成不同的若干生理分化类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理分化苗期温室和大棚鉴定与成株期鉴定结果一致,是该病菌生理分化适宜的鉴定方法,鉴别寄主生长条件如温、湿度和氮、磷营养也会对病菌生理分化鉴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是目前玉米生产上的一个主要病害,该病菌可以产生毒素。本文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并观察了毒素对寄主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作用。证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产生的毒素是其致病因子之一,研究发现该毒素不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是目前玉米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该病菌可以产生毒素,本文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产生的毒素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并观察了毒素对寄主叶片超微结构的破坏作用,证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产生的毒素是其致病因子之一,研究发现该毒素不是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侵染不同抗性品种后,寄主叶片防御酶系和PR蛋白活性的变化及叶片汁液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影响,研究发现:PAL,PO,SOD和β-1,3-葡聚精酶在对弯孢菌叶斑病的抗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PR蛋白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抗性机制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木质素可能是在病菌侵染初期发挥抗侵入的作用。抗病品种叶片汁液可能含有抑菌物质,病菌侵染有利于刺激这种物质抑菌作用的提高,在抗病品种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电子电路的常见故障类型,提出一种利用主元分析(PCA)提取电路状态的故障信息特征和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分类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讨论利用PCA进行特征提取的步骤以及GBDT的分类原理;然后研究了基于PCA特征提取以及GBDT分类的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流程;最后利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相比其他方法在低维空间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和更佳的样本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多个地区不同形式电力需求进行预测,不仅可以保证各地区电力供给稳定,还可以对全国产生的不同形式电力资源按地区进行合理分配。但目前的方法多针对单地区进行单一时间序列的预测,无法满足能源互联网中对复杂情况的电力需求预测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的跨地区多种类电力需求预测算法。该算法改进提升树方法,有效地防止过拟合,同时通过支持分布式并行的方式,提高训练效率。与其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对训练样本总量和特征数据类型要求不严苛,并可用于多时间序列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对各地区不同形式电力需求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的等高线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彩色地形图上的等高线,首先把RGB颜色空间转换为HSV颜色空间,对彩色地形图进行分色,以获得棕色等高线的二值图像;然后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二值等高线图像滤波,消除等高线线体内的孔洞.利用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模型在等高线二值图像上直接提取未经细化的等高线,并结合等高线断裂区域的等高线流向场连接断裂的等高线.最后验证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省西丰县、沈阳市及凤城市的几个发病较重柞蚕场的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柞树早烘病开始发生于8月下旬,大面积的早烘病开始于9月上旬,此病首先发生在柞树下部枝条的基部叶片上,再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在柞叶边缘处出现褐色的小斑点,分布不均匀,以后斑点继续扩大,由叶缘部位不均匀地向中部扩展,最终叶片全部变成褐色,但叶片并不脱落。一般柞墩密度大、根刈树形、北向坡(阴坡)、坡度大的蚕场早烘病发病重;从树种看辽东栎、蒙古栎发病较重,槲和麻栎较轻;从树的枝龄来看,3~5年生或者更老枝龄的柞树发病严重,1~2年生的枝龄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病毒扩散估计的研究中,对网络入侵联机感染扩散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控制病毒入侵过程.在网络入侵影响下,网络联机感染扩散过程具有较强随机性和不可控扩散性的特点,不只是呈现简单的扩散叠加特征.利用传统感染扩散过程评估模型进行网络入侵联机感染扩散过程估计,存在无法在网络建模中有效界定网络入侵强度的难点,因为入侵强度无法预判,都是假设网络入侵强度在一定时间处在一定的权值内,存在较大误差,将会导致联机感染扩散过程估计的结果不准确.提出一种基于多级模糊概率的网络入侵联机感染扩散过程估计方法.利用数据融合方法针对网络入侵和联机感染扩散过程的相关参数进行实时融合,以实时叠加的方式准确掌握入侵强度特征.根据强度特征设定网络入侵因子进行模糊概率评估,利用模糊概率方法建立多级模糊概率的联机感染扩散过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进行网络入侵联机感染扩散过程估计,能够提高估计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