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5):850-853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CDCS)为硅醚化试剂,Et3N为缚酸剂,5℃反应2 h,对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I)的17α-OH进行硅醚化保护,生成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17-氯甲基二甲基硅醚(II)。研究水分、p H、DMAP用量及投料顺序对化合物(I)硅醚化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化合物收率98.70%,纯度99.07%。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15,(5):850-854
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CDCS)为硅醚化试剂,Et3N为缚酸剂,5℃反应2 h,对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I)的17α-OH进行硅醚化保护,生成17β-氰基-17α-羟基雄甾-4-烯-3-酮-17-氯甲基二甲基硅醚(II)。研究水分、p H、DMAP用量及投料顺序对化合物(I)硅醚化反应的影响。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化合物收率98.70%,纯度99.07%。  相似文献   

3.
对由1,2α-次甲基-6,7α不氧基-17α-乙酰氧基黄体酮经1,2α-次甲基-6-氯-7-羟基-17α-乙酰氧基黄体酮合成环丙孕酮的工艺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工艺具的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收率高(78%以上)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花椒精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山东省沂蒙产花椒精油及固体析出物,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25种化合物,10种主要成分是:β-水芹烯、对-薄荷烯-1-醇-4、冬青油烯、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洋薄荷酮、β-月桂烯、α-蒎烯、γ-萜品烯、α-萜品烯和沉香醇。固体析出物为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甲基-N-苯甲酰甲基-α,β-环氧-β-苯基丙酰胺合成方法的改进。方法以N-甲基-N-[(β-羟基-β-苯基)-乙基]-α,β-环氧-β-苯基丙酰胺为原料,二氯异氰尿酸钠为氧化剂在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催化下氧化得到产物。结果合成工艺收率为87.5%。结论所用制备方法简单、产率良好,适合大量制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产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的生产技术,对温度、pH值、萃取方法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用的光敏引发剂α-羟基-α-甲基苯丙酮。以异丁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酰基化、再溴化、水解、精制得到高纯度的光敏剂产品。  相似文献   

8.
潘高峰  贺一君  尹金玉 《广州化工》2010,38(2):71-72,79
采用7α-甲基-17,19-二羟基-4-雄甾烯-3-酮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在温和的氧化剂PCC的作用下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优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7α-甲基-17,19-二羟基-4-雄甾烯-3-酮,二氯甲烷和PCC氧化剂的投料比为20g∶250mL∶(60~65)g;反应温度为23℃~27℃,反应时间为3h,质量收率为85%。PCC氧化法具有反应可控,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二丁基锡双(杂环基羧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8 种新的二丁基锡双(杂环基羧酸酯)(n-C4H9)2Sn(O2CR)2(R= α-呋喃基,α-呋喃乙烯基,α-吡啶基,β-吡啶基,γ-吡啶基,β-吲哚甲基,β-吲哚丙基,α-噻吩基)。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  相似文献   

10.
《广东化工》2021,48(10)
D-葡萄糖烯是一种重要的糖化学中间体。它可以发生糖基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以及基于糖烯的过渡金属插入反应等等。由于糖上多羟基的特点,糖烯一般需要保护羟基。常见的保护基有乙酰基、苄基、苯甲酰基以及含硅的保护基。这里我们首次报道以α-萘亚甲基溴和β-萘亚甲基溴为原料,保护D-葡萄糖烯上3,4,6三个位置的羟基,生成3,4,6-三-O-(α-萘亚甲基)-D-葡萄糖烯和3,4,6-三-O-(β-萘亚甲基)-D-葡萄糖烯。产物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1.
N′-β′-氨乙基-N-β-氨乙基氨烃基烷氧基硅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二乙烯三胺分别与五种氯烃基烷氧基硅烷反应,合成了N′-β′-氨乙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N-β-氨乙基-α-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五种偶联剂,并用元素分析、IR作了表征。它们不仅是制备织物柔软剂的原料,而且是制备硅树脂固胰酶载体的原料  相似文献   

12.
氧雄龙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诗华  王春婷 《精细化工》2007,24(11):1112-1114
以甲基表雄醇为起始原料,环保高效地合成了氧雄龙。首先采用环保的温和氧化剂2-iodoxybenzoicacid(IBX)在65~70℃,氧化甲基表雄醇直接合成α,β-不饱和羰基甾体-17α-甲基-1-睾酮;经-30~-40℃臭氧化后,用氢氧化钠溶液碱性水解得到17β-羟基-17α-甲基-1-氧代-1,2-开环-A-失碳-5α-雄甾-2-含氧羧酸;最后在0~10℃,经硼氢化钠碱性条件下还原后,调节pH=1~2,内酯化反应合成了目的物。3步操作的产率分别为72%、69%及86%。中间体和目的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3.
微波作用下4-烃基-2-喹啉酮的简便合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啉酮衍生物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1]。一般合成方法是将β-酮酸酯与芳胺反应,首先生成β-酮酰胺,继而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闭环,生成4-烃基-2-喹啉酮[2~4]。虽然多种4-甲基及4-芳基-2-喹啉酮用此法合成,但合成其他4-烃基取代的2-喹啉酮报道甚少,这是由于相应的β-酮酸酯较难制得。Houghton等[5]报道5-酰基丙二酸亚异丙酯(1)易由丙二酸亚异丙酯与酸酐进行酰化反应制得,进一步水解脱羧,可合成β-酮酸酯。近年来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常规条件下的有机反应相比,常具有反应时…  相似文献   

14.
胡艾希  曾昭琼 《化学试剂》1989,11(1):21-25,7
综述了硼氢化锌对α-羟基酮,β-羟基酮,α,β-环氧酮,β- 酯和β-酮酰胺的高立体选择性还原和硼氢化锌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异蔗糖和燃丙醇的酸催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志杰 《精细化工》1999,16(1):49-51
异蔗糖和烯丙醇在盐酸催化作用下的反应不生成对应的烯丙苷,而得到由降解副产物5-(α-D-吡喃葡萄糖甲基)-2-呋喃甲醛(3a),α,β-D-吡喃葡萄糖烯丙苷(4a)和5-(烯丙氧基甲基)-2-呋喃甲醛(5)组成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以甲苯为溶剂合成2-羟基-1-萘甲酸的新工艺。将β-萘酚溶解于甲苯溶剂中,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生成β-萘酚钠盐,再于90~120℃、0.4~2MPa压力下通入CO2,产品收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17.
4-羟甲基间苯二酚二环氧甘油醚的合成陈栓虎,王晓红,宫永宽(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人们设想合成一种本身具有更高反应活性的新型环氧树脂,可以在室温快速固化,题示化合物就是基于这一设想而提出来的。l实验部分1·1β-间二羟基苯甲醛二环氧甘油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4-甲基-5-(β-羟乙基)-噻唑的物化性能,在总结了七种文献合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由α-氯代-α-乙酰-r-丁内酯、甲酰胺和P2S5为原料来制备该产品,并对此方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9.
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丙酮醛、甲醛、氨/草酸铵合成4 甲基咪唑的方法,在n( 甲醛)∶n( 丙酮醛)∶n(草酸铵)= (1-0~1-05)∶1-0∶(1-4 ~1-6),n( 水)∶n( 丙酮醛) >17-7∶1-0,pH=3-0~4-0,反应温度55~60 ℃,4 甲基咪唑收率最高可达83-6% ,产品纯度>98-5% 。解决了其他合成方法中产品杂质的质量分数高,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并用IR,NMR,DSC等对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高纯度4 甲基咪唑,其1HNMR、IR谱与Aldrich 标准谱吻合,产品熔点达54 ℃。  相似文献   

20.
紫外线吸收剂UV—326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氯-2-硝基苯胺(1)用亚硝酸钠(2)和硫酸重氮化后与2-特丁基-4-甲基苯酚(3)反应制成2-硝基-4-氯-2′-羟基-3′-特丁基-5′-甲基偶氮苯(4)。其摩尔比为(1):(2):(3)=1:1.05:1.10,(4)用硫化钠还原制成2-(2′羟基-3′-特丁基-5′-甲基-)-5-氯苯并三唑N-氧化物(5),(5)用锌粉还原制成最终产品2-(2′-羟基-3′-特丁基-5′-甲基苯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