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岩溶发育矿区,导水陷落柱仍然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如通过合理的手段、有用的水文信息主动预防隐伏在矿井内部的导水岩溶陷落柱,从被动采掘揭露转变为主动探查、发现隐伏导水陷落柱,可避免因被动揭露后造成的水害事故。通过开滦范各庄矿已主动提前发现过几个隐伏导水陷落柱为实例,总结相关经验和办法,为类似矿井主动预防隐伏导水岩溶陷落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含导水性分析,对未开采区进行预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吴文金 《中国煤炭》2006,32(4):40-42,50
刘桥一矿是淮北煤田陷落柱发育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矿井,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的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从刘桥一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与水文地质特征,探讨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岩溶陷落柱含导水性分析,对未开采区进行预测,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岩溶陷落柱导水类型及其突水风险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岩溶陷落柱的导水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陷落柱的岩体结构力学和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陷落柱的三种导水类型。结合皖北矿区巷揭陷落柱的特点,建立两类不同的导水陷落柱地质模型,并运用FEM软件对其导突水风险进行了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5.
成庄井田岩溶陷落柱相当发育,根据三维地震探测和井下开采3号煤层揭露,井田内有大小陷落柱185个,平均3个/km2。根据成庄井田地质报告及井田内钻孔数据等资料,分析了成庄井田内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成因。结合山西岩溶水强径流带的影响分析认为,成庄井田陷落柱主要是由于岩溶水强径流对可溶性煤系地层的溶蚀作用形成的。虽然井田内揭露的陷落柱大部分不导水,但当掘进到井田西部带压开采区,可能会沟通强含水层,引发突水事故。  相似文献   

6.
岩溶陷落柱是岩溶空洞上覆岩层坍塌的产物,其往往成为导水通道,沟通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造成严重的矿井水害。通过分析胡底矿岩溶陷落柱的水文地质条件,从影响岩溶陷落柱发育的角度,总结出岩溶陷落柱的分布特点,为预测隐伏岩溶陷落柱的发育位置提供帮助,为资源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岩溶陷落柱是岩溶空洞上覆岩层坍塌的产物,其往往成为导水通道,沟通煤层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造成严重的矿井水害。通过分析胡底矿岩溶陷落柱的水文地质条件,从影响岩溶陷落柱发育的角度,总结出本井田岩溶陷落柱的分布特点,为本井田预测隐伏岩溶陷落柱的发育位置提供帮助,为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及导水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论文探讨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认为可溶性岩层、地下水迳流、区域性贯穿陡倾节理、层滑构造和以重力为最大主动作用力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必要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陷落柱柱边围岩结构变化特点,总结了陷落柱识别方法以及导水类型。  相似文献   

9.
张双楼煤矿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揭露陷落柱,根据现场岩性及钻探分析陷落柱导水及岩性等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采取相应措施后可以过陷落柱回采。研究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回采工艺变化,顶板控制、大倾角防护及防治水等技术,指导现场安全过陷落柱回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滕北矿区岩溶陷落柱发育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滕北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针对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寻岩溶陷落柱的成因及发育规律,为滕北矿区岩溶陷落柱揭露提供了前期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15501工作面内W260陷落柱发生突水的危险性,通过具体分析陷落柱的突水机理,得出工作面内岩溶陷落柱发生活化导水的判据和突水的模式,并具体采用多层次模糊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W260岩溶陷落柱的突水危险性进行具体评价。结果表明:二级模糊评判B=0.399,判断该陷落柱发生活化导水的危险性较大,采用三维地震勘测、综合物探和钻孔探测验证了评价的准确性,工作面推进到陷落柱区域应加强探放水作业。  相似文献   

12.
神头泉域地层构造受华北地质沉积构造背景控制。根据区域构造运动背景及勘探资料分析,提出对神头泉域含水层岩溶发育规律和富水性的认识:神头泉域奥陶系灰岩岩溶较发育、富水性较强,且其发育很不均匀,山前补给区以垂向岩溶裂隙为主,煤系地层下及排泄区灰岩以顺层岩溶裂隙或岩溶洞穴为主。根据区内钻孔资料统计,神头泉域内奥陶系灰岩顶界有厚度11~24 m的不透水段(奥灰顶部隔水段),对防治底板奥灰突水有利,但在断裂构造带、陷落柱发育处可能缺失。朔州矿区陷落柱很发育,目前的4个矿共揭露26个,绝大多数陷落柱有充填密实、不导水等特点;但也有个别陷落柱富水、导水,分析认为这与构造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所揭露的陷落柱内部岩石的微观结构分析,认定该陷落柱为不导水陷落柱,为巷道顺利穿越陷落柱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5.范矿2171奥灰岩溶陷落柱突水的治理范矿2171工作面奥灰岩溶陷落柱在大量涌水的动水条件下如何治理,是中外治水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由于对突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点的水文地质结构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必须边勘探边治理,不断修改治水方案,同时也必须不断试验研究,通过实践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治水方法。 (1)2171陷落柱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探:根据从2171工作面上风道钻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小岩溶陷落柱突水的危险性,有必要开展岩溶陷落柱研究工作.分析了平朔井工一矿太西采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发育情况、岩溶发育特征及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及赋存形态,对太西采区内的7个岩溶陷落柱导水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邱希磊  杨聘卿  张鹏珍 《中州煤炭》2018,(12):98-102,107
西陈庄矿3401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揭露了陷落柱X11,为查明陷落柱的富水以及导水情况,对3401工作面进行的井下瞬变电磁探测的基础上,利用瞬变电磁法对3401工作面煤层及顶、底板进行物探探测,同时设计钻场,对陷落柱上部积水区、陷落柱内部、陷落柱底部奥灰水进行钻探验证,从而重新划定了陷落柱的边界,并对其富水性以及导水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为后期切眼的合理布置、工作面临时水仓排水能力的设定提供科学指导生产,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煤矿突水灾害特点与发生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煤矿突水灾害十分严重。基本特点是:分布广,发生频次高;突水水源以岩溶水为主;突水通道主要是导水断裂和岩溶陷落柱。突水事故发生原因,除自然地质条件外,还与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程度不高、开采方法不当(甚至是违规开采)以及监测防治不力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永军  李琛  孙浩 《煤炭技术》2015,34(4):9-12
为避免井下揭露陷落柱造成事故,针对葛亭煤矿3301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揭露岩溶陷落柱的情况,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和工作面实际情况,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采煤工作面推进的全过程,对工作面距岩溶陷落柱不同距离的垂直应力和围岩应变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9.
张全丽 《煤》2011,20(7):53-55,74
潞安矿区水资源主要由奥灰岩溶水,第四系松散层水和地表水组成,随着矿井向深部和新区延伸,底板岩溶水经导水陷落柱和导水断层突入矿井的危险性越来越大,既威胁矿井安全又容易破坏整个泉域水资源。因此有必要就潞安矿区的水文地质特点极其对煤矿建设的影响做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煤炭技术》2015,(8):61-63
通过对潞安矿区岩溶陷落柱专题资料分析,总结出岩溶陷落柱在平面特征、空间特征、发育区域、柱体岩体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结合对矿区地质背景的研究,圈定了研究区未揭露的岩溶陷落柱并对其导水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褶曲的转折带、断层的交汇处及尖灭带、奥灰水异常区域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重点区域,决定岩溶陷落柱导水性的内因是自身的胶结状况,外因是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