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丝绸》1974,(12)
圆盘煮茧机吸取了104笼煮茧机的煮茧工艺的优点,把渗透煮熟、前高后低、煮茧吐水等几个关键性的部位,在圆盘煮茧机上加以充分应用。由于圆盘煮茧桶体积小,密闭好,蒸汽压力大,温度高,煮茧时间只要104笼煮茧机的十分之一左右,同样能把茧子有效地煮熟。煮茧质量达到104笼煮茧机的水平。一、几种煮茧工艺方法 (1)全水煮:煮茧桶的管路分配是:第2~4桶位,蒸汽上进下排,回汽入水  相似文献   

2.
茧检定煮茧机是浙江省“六五”科技攻关项目“桑蚕茧茧质评定标准及茧检定仪的研究”中的一个子项,由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承担。JZ851型茧检定煮茧机是由机身与茧笼输送部件、传动部件、水汽管路部件、传动控制装置、温度(压力)自控装置组成;茧笼数为27双笼,煮茧能力200~300桶/h,煮茧时间8~15min,耗汽量约0.15t/h。在现场考核试煮和测定的基础上,2月4日在杭州通过技术鉴  相似文献   

3.
《丝绸》1975,(9)
我厂自去年将D211圆盘煮茧机间歇式改为连续式后,机械故障大大减少,煮茧质量有所提高。但它和老煮茧机(千叶式)同原料煮茧对比,唯独缫折要大,一般春茧大2斤左右,夏秋茧大4斤左右。去年四季度我厂在老煮茧机上采用上槽浸渍工艺,差异更大,夏秋茧常在10斤左右。在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下,在全国缫丝会议精神鼓舞下,我们  相似文献   

4.
目前缫丝厂普遍使用的煮茧设备(除部分厂采用真空渗透煮茧机外),绝大部分采用干叶式煮茧机,其容量有120笼、104笼、80笼及64笼等。制作煮茧机的材料,还是沿用三十年代日本进口的煮茧机所采用的银杏木为多,部分采用东北松。  相似文献   

5.
煮茧工应知、应会题解,是以1979年6月纺织工业部颁布的《缫丝企业工人技术标准》的煮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顺序逐条加以解答,有些是根据生产的实际进行了选用,并且考虑到缫丝厂的现实情况,煮茧工  相似文献   

6.
煮茧最后温度对目前普遍采用的104笼蒸汽煮茧机而言,系指调整区和保护部温度。这一温度在煮茧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特点:1.进入该区前的茧子经渗透和蒸煮处理后,茧层丝胶基本膨润软和,据认为煮熟程度达60%;2.根据该区间在煮茧机结构上所占笼位推算,其作用时间长,占有效煮茧时间的30%;3.该区温度对茧子的作用均在水中进行,对丝胶溶失反应灵敏。因此,在  相似文献   

7.
邢秋明 《丝绸》1992,(4):22-22
由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从日本引进并经消化、吸收改进后,研制成的茧检定煮茧机——JZ851型煮茧机。经我所历时一年的调试的应用,效果较好。现将JZ851型茧检定煮茧机的概况和运行情况作一简介。该机机身采用密封性能好,抗腐蚀性强的不锈钢板制成,不漏汽、不漏水、经久耐用、美观实用,全机长×宽×高为5200×1450×1720mm。煮茧能力为250~320桶/h,全机共27双笼,采用双链自锁装置,运转平稳,结构合理。放茧后笼子能自动锁住,避免了逃笼现象。出茧时又能自动开锁,使用方便。传动  相似文献   

8.
工艺方面圆盘煮茧机由于机械结构的改革,给煮茧工艺带来了一定的优缺点。一、渗透吸水: 由于圆盘煮茧机的煮茧容器密封性好,加上进汽管位于茧容器的上面,排汽管位于下面,当工作时茧子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蒸汽,由于蒸汽与空气的比重差,迫使茧层与茧腔内的空气向下压出,形成置换。据我厂试验,在蒸汽压力为0.3公斤/厘米~2时,排清空气时间一般为春茧16秒,夏茧10  相似文献   

9.
《丝绸》1978,(8)
目前一些丝厂在使用元盘煮茧机(下称元机)时,存在着缫折大于循环式煮茧机(下称长机)的缺点,影响了元机的使用和推广。关于如何降低元机煮茧的缫折,我厂做了一些试验,并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原来的煮茧工艺元机最早的煮茧工艺是“全水煮”。这个煮茧工艺的明显缺点是绪丝多、缫折大,与长机比较,春茧缫折大10公斤以上,夏秋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我在山东、安徽四家厂帮助工作 ,规模较大的有40 0 0绪 ,中等的 2 0 0 0绪左右 ,也有只有 80 0绪的小厂。缫丝设备均为自动缫丝机 ,而煮茧多数厂家采用的是增加机外真空渗透设备后的原用以立缫的 10 4笼热汤吐水型煮茧机 ,可见这种机型还有其生存价值。根据自动缫生产的要求 ,热吐型煮茧机各区段配温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到缫丝生产成绩。我在这几家厂工作实践中 ,取得了一些经验 ,谈些看法。蒸煮室及后面的调整部保护出口等区段 ,配温及可调性都不存在问题 ,完全可达到自动缫煮茧要求 ,关键是热吐段与低温段。由于各厂茧质、水质、煮…  相似文献   

11.
无笼煮茧机     
《丝绸》1975,(9)
我厂从一九七三年初开始进行无笼煮茧机试验工作,历时两个年头,在机械结构上作了多次改进,目前已基本上适用于桑蚕茧脱胶,纳入我厂正常生产。一、机械结构: 无笼煮茧机分上下炼槽,是由刮板、叶轮、压辊、上下喷水管、蒸汽加热管、槽体  相似文献   

12.
《丝绸》1974,(8)
我厂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对D211型圆盘煮茧机的工艺不断进行改进,采取前高后低的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它的效率。今年在缫制广东白茧过程中,第2~4桶位的蒸汽压力使用0.4~0.7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13.
胡征宇 《丝绸》2006,(3):21-25
就V型煮茧机对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表明,V型煮茧机具有提高净度,降低二度变化的功能;经理论分析发现,V型煮茧机在功能上明显优于104笼煮茧机,具有提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石元法  郑涌泉 《丝绸》1991,(8):53-54
日本蚕茧产量逐年减少的的趋势已难逆转,但日本人民每年衣着等人均耗丝量仍维持在百克以上,居世界之冠。为了将有限的蚕茧,多缫丝,缫好丝,必须考虑如何能充分利用各种畸形茧、蔟着茧、薄皮茧、死笼茧、烂茧等劣质茧,顺利缫丝,其关键是改革煮茧工艺与设备。一种新型三联式双V形槽煮茧机就此应运而生,它能适合于各种优、劣质茧的煮茧加工,其具体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丝绸》1979,(2)
元盘煮茧机投产使用已经近十年了。在武汉技术交流活动中,对元盘煮茧机的桶位布局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建议。我们针对煮熟茧内层落绪多,影响质量和缫折的问题,对元盘煮茧机的固定分配板桶位布局进行了调整。经过试制改装和生产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桶位布局调整办法及试验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程控车头真空煮茧机,是一种将煮茧机装于自动缫丝机车头部分,根据工艺要求用程序控制器进行自动煮茧的小型煮茧设备。它具有体积小(每台占地约0.3平方米)、传动简单可靠、煮茧桶密闭性高、可根据原料不同分别调节渗透程度皮煮茧工艺参数(如温发、时间)等特点,因此省去了原来的煮茧车间和送茧工具,节省了劳动力,做到煮缫联合、热茧热缫。在煮茧质量方面,对于减少缫折及缫丝故障有明显效果。一年来,我们煮了三千多公斤茧子,进行了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本文在介绍煮茧机结构及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本机所用程序控制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V型煮茧机对缫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征宇 《丝绸》2005,(7):24-27,31
通过V型煮茧机对缫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表明V型煮茧机具有提高解舒、降低长吐率的功能,经理论分析发现V型煮茧机在功能上明显优于104笼煮茧机,能大幅度降低缫折。  相似文献   

18.
1992年第 12期《丝绸》发表了拙作《煮茧杂谈》 ,1996年《丝绸》第 11期又发表了《煮茧杂谈》 (续 ) ,今天这篇就叫《煮茧杂谈》 (续 2 )吧。最近到安徽某厂帮助工作 ,发现该厂自动缫生产经常有大量浮茧出现。女工们讲“茧子太飘难做死了”。通过调查了解 ,问题出在煮茧机上。该厂是机外真空渗透 10 4笼单蒸室型不锈钢煮茧机。蒸煮室管道密布结构特殊 ;前腔 4只笼位装有 5弯、 3弯孔管各 1根 ,后腔 9只笼位紧靠前腔隔板装了 3弯孔管 1根与 5弯盲管 1根。煮茧人员在煮茧过程中将这 4根管子都开启使用 ,阀门都开得较大 (在 3~ 4转左右 ) ,盲…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春茧上车后 ,洁净成绩出现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 ,平均洁净 91 5分左右 ,其他指标均在 6A级以上。为此 ,我们围绕茧质特点 ,在各工序间组织了攻关。煮茧人员与工艺人员密切配合 ,对煮茧工艺作了大量调整试验 ,取得了一定成绩。1999年春茧茧丝长平均 12 0 0m以上 ,茧层率 5 4%以上 ,单丝纤度粗 ,平均单丝纤度 3 2dtex (2 9D)左右 ,最粗3 78dtex (3 4D)左右。新茧上车后 ,采用真空渗透煮茧法 ,配温如表 1。缫丝后生丝成绩 ,尽管除洁净外 ,其他指标均在 6A级以上 ,但洁净指标是生丝主要定级项目 ,洁净成绩平均 91 5分左右 ,…  相似文献   

20.
D211型圆盘式煮茧机是无锡市缫丝一厂首先创制成功的具有独特结构形式的煮茧机。广东省佛山纺机厂和我厂工人、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在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高举鞍钢宪法旗帜,在学习兄弟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改革,既适应自动缫丝机的工艺要求,亦能满足立缫车的工艺要求。既能煮二化性白茧,又能煮多化性南农七茧。经过一年多的实缫生产对比,证实煮茧、缫丝技术经济指标基本上全面达到了“104”笼煮茧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