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与美国弗朗西斯科群对比,认为大别山罗田"走滑剪切带"是一个典型的混杂岩带,依此提出大别造山带系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直接碰撞对接,其主缝合线应在岳西、英山、罗田、吕王一线,并以此为界,分出具有不同地质特征的南北大别块体。根据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北大别地块应为华北板块基底,而南大别地块应属扬子板块基底。  相似文献   

2.
通过与美国弗朗西斯科群对比,认为大别山罗田“走滑剪切带”是一个典型的混杂岩带,依此提出大别造山带系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直接碰撞对接,其主缝合线应在岳西、英山、罗田、吕王一线,并以此为界,分出具有不同地质特征的南北大别块体。根据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北大别地块应为华北板块基底,而南大别地块应属扬子板块基底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南部蕲春太阳脑岩体在化学组成上以富硅、富铝为特征,属亚碱性的碱钙性系列,类似于S型花岗岩。其产出的构造背景为火山弧,属于地壳熔融—同碰撞S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加里东末期,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边缘海闭合阶段。通过岩体和含金石英脉之间稀土、微量元素对比,讨论岩体与穿插其中的含金石英脉的关系,认为形成含金石英脉部分矿物质源于黑云二长花岗岩,特别是韧性构造发育、蚀变强烈的地段,岩体中穿插的石英脉含金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以下简称“三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台、秦岭褶皱系、扬子准地台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是应力场集中的复杂构造区,其构造分区及构造归属是目前大地构造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主要依据区域地球物理场资料,从中最大限度提取地质信息,对“三山”地区的深部地质问题加以初步探讨。一、区域地球物理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桐柏山—大别山地区航磁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将桐柏山—大别山地区最新大比例尺航矿资料编制成统一航磁数据集,对其作了多种数据处理和图象处理,获得了丰富的信息,结合参考其它地球物理、化学及地质等资料,提出草店—宣化店—天堂寨中央断裂,是华北和扬子两大板块在印支—燕山期陆陆碰撞的缝合线,大别块体以此为界分成南北大别两个块体;探讨了东西碰撞不同模式和超高压变质矿物仅出现在东段的根本原因;首次提出了造山带中部的木兰山块体;华北地块和大别山块体分界线应是商城—桐城断裂;秦岭造山带和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存在时空上的过渡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峰断裂和襄凡—广济断裂同是南秦岭地块与扬子地块的分界线,具有相同的构造地质特征,有着统一的发生、发展过程,应该是一条断裂,本文合称青(峰)—广(济)断裂。它实际是一个向北仰冲的辗掩构造带,其主断面向南缓倾,空间上起伏翻卷,变化多端;南盘扬子区地层推覆于北盘南秦岭区地层之上,在主断面倒转翻卷的部位,也有南秦岭区地层反盖在扬子区地层之上者。沿断裂带,倒转、平卧、扇形、反扇形复式褶皱普遍发育,且多残缺不全,逆掩、逆冲断裂丛生;迭瓦式构造、飞来峰、构造窗、“混杂堆积岩”广泛发育;构造现象复杂多样。该辗掩断裂带恰好处于南秦岭地块南缘活动带与扬子地块北缘活动带之间,控制着这些地带的海陆变迁和成岩、成矿作用,是一条切割地壳的大地构造分区界线。它具有板块俯冲构造带和陆内板块碰撞逆掩构造的双重特点。前后经历了板内驱动与板外牵动两个不同性质的构造作用期和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斑岩型铜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兴蒙造山带东段多个地块相互作用带和古缝合带边缘,区内地质体不连续增加了地质找矿难度。结合相关地质勘探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高精度磁测法和激电中梯法圈定了区内深部矿体的赋存范围,并推测出深部隐伏控矿断裂特征;然后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method,CSAMT)反演的电阻率分布特征,用控矿构造解析法对区内浅表构造进行了分析;最后经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约束,并依据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的富集与分布受控于"地壳浅表构造和斑岩体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及其深层动力过程"的规律,推测出控矿斑岩体及赋矿断裂构造的产出位置、形态,为该区预测深部矿体富集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平 《河北煤炭》1997,(3):39-40
中生代是华北地块结束长期平稳发展历史,发生褶皱、断裂和强烈岩浆活动的重要转折时期,该阶段华北地块构造演化的性质一直是地质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由于华北地块已于海西期和海西—早印支期分别与西伯利亚地块和扬子地块实现对接,而中生代以来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的相互作用增强,因此,进入中生代,华北地块构造、沉积环境的“南北分异”逐渐为“东西分异”所取代。但笔者认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两种分异的转化,“南北分异”和“东西分异”同时并存似更妥当。晚古生代,华北地块南、北边缘区的构造活动,控制了地块总的构造…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区调及有关专题资料,对英山—罗田地区榴辉岩的产出状态、分布规律、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总结和探讨,认为榴辉岩与区内北西向推覆型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形成于印支期。该期因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早期的基性岩被带入地壳深部,经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转变成榴辉岩,后因隆起剥蚀而出露。  相似文献   

10.
对大别山几个有争议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涉及近期大别山几个争论的焦点。根据大量最新资料提出了南北大别地块是客观存在 ;其间的界线即是大别造山带印支期陆—陆碰撞带的主缝合线 ,作者认为北大别以北的缝合线可能是秦岭加里东期造山带的东延部分 ;西大别的基底为扬子板块 ,北大别基底为华北板块 ;大别山榴闪岩有两大类 ,即 :榴辉岩退变的榴闪岩和基性岩经角闪岩相变质形成的榴闪岩 ;根据上述认识 ,作者提出大别山无根  相似文献   

11.
涉及近期大别山几个争论的焦点。根据大量最新资料提出了南北大别地块是客观存在;其间的界线即是大别造山带印支期陆一陆碰撞带的主缝合线,笔者认为北大别以北的缝合线可能是秦岭加里东期造山带的东延部分;西大别的基底为扬子板块,北大别基底为华北板块;大别山榴闪岩有两大类,即:榴辉岩退变的榴闪岩和基性岩经角闪岩相变质形成的榴闪岩。根据上述认识,笔者提出大别山无根。  相似文献   

12.
湖北大别山(黄冈)省级地质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在广阔无垠的中华大地上,秦岭—大别中央山系象一条巨龙,自西向东蜿蜒曲折,绵延2 000 km,分隔了长江和黄淮流域,交融着华北和扬子两大构造板块,成为中国南北地质—地理—环境的分界线。在巍峨大别山中,地质遗迹分布十分广泛,出露有古老的造山带根带物质,发育有与板块俯冲—碰撞有关的典型超高压变质岩,保留有完美的构造活动形迹,展现出强烈岩浆活动的产物。大别山以其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成为地球早期演化的天然博物馆和研究造山带地质学的天然实验室。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长河中,大别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花岗…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大基本构造单元的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壳的三大基本构造单元——地槽区、地台区和地洼区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统计了不同类型的构造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相互间的差别,探计了由此反映出采的深部构造特点.重点探讨中亚地洼区与华夏型地洼区在地球物理特征和深部构进上的异同;对三个残留地台观阶段的构造运动状志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在综合分析各构造单元的地球物理特征理其深部构造形成演化的可能原因的基础上,从地球物理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地壳演化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比海洋的岩石圈,陆地岩石圈具有低密度特点及复杂的进化历史,并且在克拉通形成以后未发生显著的构造及磁化事件,代表地球表面最稳定的区域。太古代时期的华北克拉通与之前的特性不同。华北地幔和苏鲁造山带和大别山造山带的橄榄岩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华北克拉通地幔的主要部分在被扬子大陆俯部和碰撞前至少保存至早中生代。  相似文献   

15.
对出露于内蒙古生给敖包地区的侵入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Hf同位素、氧同位素特征研究。锆石LA-ICP-MSU-Pb测年年龄为(443.5±2.8)Ma,表明本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岩石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侵入岩主体为S型花岗岩,具有火山弧与同碰撞花岗岩的双重特点,推断本期侵入岩形成于板块俯冲与碰撞的转折阶段,为板块俯冲末期引起的沉积岩熔融而成;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生给敖包东南花岗岩的物源大部分为古老物质循环或改造,少量为幔源物质加入地壳,佐证了锡林浩特地块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湖北大悟娘娘顶花岗岩处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位于桐柏—大别造山带中部。对娘娘顶花岗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娘娘顶花岗岩主要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主量元素具有高硅、富铝、富碱、低镁、低钙的特征,A/CNK值介于0.97~1.22;稀土元素总量ΣREE介于123×10~(-6)~216×10~(-6)之间,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重稀土相对平坦,并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贫Ba、Sr、Ti、P等,其10 000 Ga/Al值范围为2.93~3.07较高;在FeO~T/MgO-Zr+Nb+Ce+Y和K_2O+Na_2O/CaO-Zr+Nb+Ce+Y的花岗岩类型判别图解上,投点主要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S、I型花岗岩明显不同。结合笔者及前人资料,娘娘顶花岗岩很可能侵位于早白垩世。娘娘顶花岗岩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是中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A_2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7.
横过桐柏—大别造山带的转换压缩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出露于桐柏山区的太山口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和流变学特征,结合对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中晚元古代地层变形及运动图象研究,指出大山口剪切带及其相关构造是一个转换压缩变形带,反映了晚元古代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对接碰撞时,运动矢量局部与造山带边界斜交。陆-陆斜向碰撞的结果,既造成垂直造山带走向的缩短和增厚,又出现平行造山带延长方向的物质迁移及右行走滑运动。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地区是一地球物理场变异带,大别隆起的北界是桐柏—晓天断裂系,南界是桐柏—浠水断裂系,东界是郯庐断裂系,三个壳型断裂所围截的“V”形三角地块呈—北厚南薄的楔形变质地块,楔于东秦岭褶皱带中。区内主要金银多金属矿产,受桐柏—晓天断裂系和桐柏—浠水断裂系的控制,桐柏—大悟—圻春为—含金聚矿构造带。  相似文献   

19.
天台山火山盆地位于华南板块与扬子板块接壤部位,处在赣杭铀成矿带中段北缘,已探明 5 个铀矿点以 及 9 个铀矿化点,矿化类型较多,控矿因素复杂,制约了下一步找矿。 结合该盆地地质特征、铀矿化特征调查成果,分 析了铀矿控矿因素,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 结果表明:①铀矿化主要受岩层、岩体、断裂、火山机构以及层间破碎带 等控制,下白垩统火山岩、前寒武系变质岩以及花岗闪长岩是主要赋矿岩层;NE 向、近 EW 向断裂是导矿断裂,NE 向 断裂控制了盆地北部铀矿化展布,近 EW 向断裂控制了南部铀矿化;火山机构、层间破碎带是主要控矿构造。 ②盆地 南部沿着 F1 断裂追索寻找铀矿化信息,在天台山火山机构深部寻找隐爆角砾岩型、次火山岩亚型铀矿化。 ③盆地北 部沿着 F4、F5 断裂寻找碳硅泥岩型铀矿化,加强姜家、王石山岗火山机构深部构造特征研究,探索次火山岩亚型、隐爆 角砾岩亚型铀矿化;④加强花岗闪长岩深部侵入形态特征研究,岩体侵入界面与 NE 向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花岗岩型 铀矿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20.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以铜为主,伴生钨、锡、银、铋的中型多金属矿床。处于北部的西伯利亚板块和南部的华北板块及东部的松辽板块的接合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褶皱、断裂非常发育。本区铜矿化产在矿区中部花岗岩的外接触带上,钨产在矿区东部花岗岩顶部的内接触带,锡则主要产在矿区西部花岗岩内的北东向断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