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魏培培  林伟锋  陈中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0):1190-1192
本实验主要是针对芝士酱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对芝士粉、脱脂奶粉、乳清粉、复合磷酸盐、变性淀粉和食盐等的添加量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主要从感官和质构上进行评价,最终确定出最佳工艺配方:芝士粉的添加量为14%,复合磷酸盐的添加量为2.5%,脱脂奶粉和乳清粉的添加量为20%,变性淀粉的添加量为1.75%,食盐的添加量在1.8%。  相似文献   

2.
不同保水剂对可微波预油炸鸡肉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可微波预油炸鸡肉串加工工艺,考察了不同保水剂对产品品质的影响.选用卡拉胶、变性淀粉、柠檬酸钠作为混合磷酸盐的替代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变性淀粉对肉品的保水性影响最大,卡拉胶次之,柠檬酸钠最小,三者的最佳配比是卡拉胶质量分数为0.05%,变性淀粉质量分数为0.30%,柠檬酸钠质量分数为0.05%,与最佳配比条件下的复合磷酸盐相比,两者的持水效果基本相同.但在相同的冻藏条件下,添加无磷保水剂的肉品微波失水率显著低于添加磷酸盐保水剂的肉品,无磷酸保水剂的添加使肉品在长时间冻藏后依然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米粉品质,以蒸煮损失率、质构、色泽和表观状态为评价指标,研究了食用胶、磷酸盐和淀粉类添加剂对米粉品质改良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蒸煮损失率和咀嚼度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从而对3种添加剂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米粉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复合磷酸盐马铃薯变性淀粉瓜尔胶。改良米粉品质的最佳复配方式为瓜尔胶0.2%,复合磷酸盐0.2%,马铃薯变性淀粉2%,采用该复配方式米粉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非油炸方便面复水性的改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启玉  张国印  潘强 《食品科技》2007,32(2):210-213
探讨了干燥温度对非油炸方便面复水性的影响,研究了变性淀粉、复合磷酸盐、单甘酯和瓜尔豆胶在改善复水性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105℃、30min,当添加变性淀粉6%、复合磷酸盐0.2%、单甘酯0.1%、瓜尔豆胶0.3%时,可以做出复水性好、口感佳的方便面。  相似文献   

5.
侯会绒 《食品科技》2008,33(1):111-113
复合使用谷朊粉、变性淀粉、磷酸盐和Vc对小麦面粉进行品质改良,并从冻裂率和微观结构两方面对改良剂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谷朊粉2%、变性淀粉2%、Vc 0.2%、磷酸盐0.2%的速冻水饺冻裂率为11%;从微观结构可以看出,谷朊粉增加了蛋白质网络结构的紧密程度,变性淀粉增加了饺子皮中淀粉含量,Vc使得淀粉与蛋白质的结合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碎米在鱼丸加工中的应用,本文以碎米和鳙鱼鱼肉为原料,探讨变性淀粉、磷酸盐、海藻酸钠三种食品添加剂对碎米鳙鱼鱼丸弹性模量的改善作用及最适宜添加量。以样品的弹性模量为指标,通过质构仪测定碎米鱼肉丸子的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变性淀粉、磷酸盐、海藻酸钠的使用均可明显改善碎米鳙鱼鱼丸的弹性模量,单因素实验得到变性淀粉、磷酸盐、海藻酸钠的最适宜的添加量分别为14%16%、0.05%0.1%、0.05%0.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二次旋转回归分析,得到最优配方为:鱼肉30%、碎米粉55.4%、变性淀粉14.58%、磷酸盐0.0688%、海藻酸钠0.0748%。可为企业提供可行性参考和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鸡肉丸辅料成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低成本鸡肉丸生产中,主要辅料成分食盐、卡拉胶、大豆分离蛋白、碳酸氢钠、淀粉、复合磷酸盐、水对成品的弹性、保水率和感官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辅料最佳添加量为:食盐2%、卡拉胶0.35%、大豆分离蛋白1.0%、碳酸氢钠0.13%、淀粉15%、复合磷酸盐0.25%、水30%。  相似文献   

8.
改良剂对速冻水饺冻裂率及褐变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变性淀粉、硬酯酰乳酸钙-钠(CSL-SSL)、抗坏血酸(VC)、复合磷酸盐对速冻水饺冻裂率及色泽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成分的最佳加入量:变性淀粉5%,CSL-SSL 0.2%,抗坏血酸0.025%,复合磷酸盐0.25%.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添加6种不同类型的品质改良剂(保水剂:复合磷酸盐;乳化剂:单甘酯;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β-环糊精、马铃薯淀粉及马铃薯变性淀粉),以绿豆凉粉的冻融析水率和不同储存时间的凝胶硬度为评价标准,探讨不同类型品质改良剂对淀粉凝胶贮存过程中冻融稳定性及硬度的影响,并从品质改良剂的分子结构角度解释了其对凝胶冻融析水率及硬度的影响机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变性淀粉抑制凝胶老化出水的效果优于羧甲基纤维素钠、β-环糊精和单甘酯,复合磷酸盐和单甘酯对凝胶冻融析水率无显著影响。0.25%复合磷酸盐、0.2%羧甲基纤维素钠、0.3%β-环糊精、0.1%单甘酯、5%马铃薯变性淀粉和15%马铃薯淀粉均显著抑制绿豆凉粉贮存过程中的硬度变化,其中,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变性淀粉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为增加甜玉米成型鸡块的保水性和安全性,选用食盐、淀粉、大豆分离蛋白以及卡拉胶作为混合磷酸盐的替代物。以油炸损失率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无磷保水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与其他种类淀粉相比,玉米变性淀粉可以较好的降低成型鸡块的油炸损失率和提高鸡块的感官品质。无磷保水剂对油炸损失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大豆分离蛋白、食盐、卡拉胶、玉米变性淀粉最小。四种配料的最佳配比是食盐添加量为1.5%,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为9%,玉米变性淀粉添加量为7%,卡拉胶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11.
将马铃薯全粉与面粉按不同比例配成混合粉以制作面条,并用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提升面条的品质;通过对不同比例混合粉糊化特性,面条断条率、烹调损耗、物性、烹调特性和感官评定的研究,得出制作面条的最优马铃薯全粉:面粉质量比和预糊化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的质量比为20:80 (w/w);添加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对马铃薯面条的弹性、黏着性等都有显著影响(p<0.05);在烹调实验中,随着预糊化交联淀粉、氧化交联淀粉、酯化交联淀粉的增加,吸水率升高,当三者的添加量分别为5%、4%、5%时,浊度最低;感官评定实验中,当添加5%预糊化交联淀粉、4%氧化交联淀粉、6%酯化交联淀粉时,马铃薯面条的各指标评分之和最高,且分别为:31.2、33.1、34.6。从质构,烹调特性,感官特性等方面综合对比三种马铃薯复合变性淀粉对马铃薯面条的影响,得出6%酯化交联淀粉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不同配方对鸡肉丸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论文对影响鸡肉丸品质的几种配方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大豆蛋白,淀粉、复合磷酸盐和水这四种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鸡肉丸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物性测试仪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鸡肉丸的质构特性——弹性、回复性、粘聚性和咀嚼性进行了研究;在获得最佳配方的基础上,制作了蔬菜鸡肉丸。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鸡肉丸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淀粉6%,水35%,大豆蛋白3%,复合磷酸盐0.2%。质构测试结果显示在该配方组中鸡肉丸的弹性、回复性、粘聚性和咀嚼性明显得到改善;感官评定时该配方组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淡水鱼鱼糜制品的品质,以冷冻罗非鱼鱼糜为原料,分别添加4%木薯原淀粉、3种木薯变性淀粉(磷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和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及复配木薯变性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与羟丙基淀粉质量比为3∶2),考察淀粉添加对鱼糜凝胶质构、流变学特性、持水性及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淀粉对鱼糜凝胶品质的改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种淀粉均会显著降低罗非鱼鱼糜凝胶的白度(P<0.05),但其凝胶强度、硬度和咀嚼性显著增大,凝胶持水性显著提高(P<0.05),蒸煮损失率显著下降(P<0.05),结合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凝胶微观结构更加均匀致密,且添加了复配木薯变性淀粉的凝胶质构特性最好,持水性最高。低场核磁共振成像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淀粉均能有效锁住鱼糜凝胶基质中的水分;升温过程中淀粉吸水膨胀,在鱼糜凝胶网络结构中起浓缩和填充作用;添加了复配木薯变性淀粉的鱼糜凝胶结构最致密均匀。因此,添加复配木薯变性淀粉可以有效改善罗非鱼鱼糜制品的品质,为淡水鱼鱼糜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将冻融稳定性较好的醋酸酯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和透明度、黏度较高的羧甲基淀粉进行复配,对比三种变性淀粉和复配变性淀粉的性质,研究其在面团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复配变性淀粉可以综合各变性淀粉的优点,比单一变性淀粉的性质更加全面,其中1:2:1(醋酸酯大米淀粉:羧甲基淀粉: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组表现最优异,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流变性等性质优于其他组。在面团的应用研究中,添加复配变性淀粉可有效改善面团的持水性和质构特性,提高熟面坯的感官品质。复配变性淀粉添加量为5%~7.5%时最好。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modified potato starch addition-distarch phosphate (ranging from 3.32 to 5.68%) and varying levels of fat and protein (ranging from 11.6 to 28.4% and from 7.32 to 10.68%, respectively)-on comminuted scalded sausag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Sausage quality was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extural, hydration and colour characteristics. Starch addition favourably affected WHC and cooking loss and increased hardness of sausages processed. Fat reduction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cohesiveness, gumminess and chewiness values, which were not overcome by the added starch. Lower fat contents were also accompanied by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cooking yield and WHC. Protein content was the variable that most influenced WHC, hardness, gumminess and chewiness. Sausage colour parameters were affected only by varying fat levels (L*, a*, b*) and protein content (L*, a*).  相似文献   

16.
张剑  李梦琴  任红涛  廉文凤 《食品科学》2011,32(10):304-307
通过单因素试验与二次回归正交通用组合设计试验对速冻鲜面条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稳定时间为5~7min的面粉,加入40%的水,洒淀粉量为1%~1.5%,速冻风速3~4m/s,瓜尔胶0.35%、单甘酯0.40%、复合磷酸盐0.15%、变性淀粉6%。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速冻鲜面条的综合品质优秀。  相似文献   

17.
变性淀粉对三文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凤宽 《肉类研究》1999,13(4):46-47,45
试验表明变性淀粉( 淀粉磷酸酯) 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和良好的冻融稳定性, 能明显地改善产品的质地、口感和切片性, 能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出品率, 并能适当地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8.
明矾替代物对甘薯粉丝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明矾可显著改善粉丝断条率和糊汤情况;玉米淀粉对粉丝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添加4.0%甘薯粉丝质量达到最佳;添加0.40%~0.50%的复合磷酸盐或0.3%的黄原胶均能显著改善甘薯粉丝的品质.正交试验表明,添加4%的玉米淀粉、0.5%的复合磷酸盐和0.3%的黄原胶对粉丝质量有很显著的改善作用,其质量接近于添加了0.3%明矾的粉丝.  相似文献   

19.
变性淀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0%、4%、6%、8%、10%和12%的玉米原淀粉、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木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淀粉(acetylated distarch adipate,ADA)、木薯醋酸酯变性淀粉(starch acetate,SA)添加到肌原纤维蛋白溶液中,制备淀粉-蛋白复合物并测定流变特性、凝胶强度、保水性和水分子弛豫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淀粉可显著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储能模量G′,G′在42℃左右开始增加,此时肌原纤维蛋白开始变性形成凝胶,添加变性淀粉可显著延迟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温度(43~46℃)。变性淀粉添加量为8%时淀粉-蛋白复合物凝胶强度均达到最大,而原淀粉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强度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变性淀粉的复合凝胶保水性比原淀粉保水性高约13%(P<0.05),SA-蛋白复合物与ADA-蛋白复合物保水性最高。核磁共振分析表明T2弛豫时间随变性淀粉添加量增大而减小,T22向快弛豫方向移动,说明变性淀粉的添加降低了水分子的移动性。因此,ADA-蛋白复合物对肌原纤维蛋白的流变性、凝胶强度、保水性和水分迁移影响最显著,添加10%以内变性淀粉可显著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G′和保水性,同时增大凝胶强度,降低水分迁移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