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具有多因素复杂性特征,运用对吻鱼骨图分析方式,系统剖析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机理及其危害,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煤矿瓦斯爆炸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大同煤矿集团四台煤矿为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对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风险预控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而为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分级管理及安全预警提供了一种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模糊数学评价法运用于煤矿瓦斯爆炸灾难危害评价中,从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第三类危险源的视角钻研,分析了对煤矿瓦斯爆炸影响主要要素,以白山坪煤矿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实际情况为例,进行了瓦斯爆炸灾难危害评价,得出了白山坪煤矿3个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风险顺序为126712631265,验证了模糊数学评价运用于煤矿瓦斯爆炸危害评价的合理性.针对1267工作面没有达到"一般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瓦斯爆炸事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煤矿瓦斯爆炸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固有危险源、诱发危险源和人的因素等3类危险源观点出发,分析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瓦斯爆炸危险源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对矿井瓦斯爆炸危险源进行动态风险评价,确定了矿井发生事故的危险等级,有利于矿井及时采取合理的预警预控措施.最后,结合重庆市中梁山南矿5个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采煤工作面危险源风险预警评价,验证了风险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瓦斯爆炸事故预警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大量瓦斯爆炸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引起事故的因素按三类危险源理论进行归类、划分,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专家评分标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煤矿5个瓦斯异常区的瓦斯爆炸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事故发生的危险等级,结合危险源理论提出了相应的预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减少和控制煤矿瓦斯事故已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迫切任务。危险源的风险度量是实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煤矿4类危险源中诱发瓦斯爆炸事故产生比例最大的一类因素,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建立其风险度量模型,风险度量模型由可能性、重要度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产生的损失而得到,可能性由用人的不可靠度来衡量,重要度采用布尔代数法瓦斯爆炸事故中的危险源重要度进行分析。根据风险度量的结果,可以对员工危险源进行分级排序,从而为科学合理有效控制煤矿瓦斯事故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5,(10):309-311
统计了2000~2013年我国煤矿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了不同煤矿类型、不同井型、不同瓦斯等级的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的规律,同时分析了这些事故的发生地点、引起爆炸的火源类型、瓦斯积聚的原因。该统计分析可以为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煤矿瓦斯爆炸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要预防事故的发生则应先对瓦斯爆炸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从而得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为进一步提出整改措施提供参考。然而,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多为定性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它只能查处事故隐患,而不能对危险源的危险程度作定量化的描述。为此,作者结合瓦斯爆炸重大危险源多因素、多层次性的特点,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进行筛选并作定量化的分析,最后利用等级参数评判法得出系统危险性的大小,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煤矿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危险源理论,由此得出了事故发生的一般性条件。分析了煤矿瓦斯爆炸的成因,在两类危险源理论的基础上对煤矿进行了危险源辨识,确定了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源。基于危险源理论并考虑人的因素,建立了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理论科学,评价指标全面合理,对于开展煤矿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分析了煤矿井下引发瓦斯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建立了瓦斯爆炸风险管理评价体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因素权重,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风险评价结果量化,得到了风险等级,对今后煤矿各种灾害事故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文超 《煤矿开采》2006,11(1):11-13
阐述了矿井瓦斯的爆炸特征;探讨了瓦斯爆炸的“人-机-环境”系统的风险发生几率计算与风险评价;构建了煤矿瓦斯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模型,从而针对具体案例辨识瓦斯重大危险源并进行煤矿瓦斯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1.
高瓦斯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兴煤矿219工作面采用了调整风量、风障引风、调压通风、本煤层预抽、边采边抽及采空区钻孔抽放等措施综合治理采面瓦斯,并取得了预期的治理效果,为该矿的安全生产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该矿开采高瓦斯煤层时提供了较为适宜的瓦斯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与煤矿管道瓦斯抽放中采用的孔板流量计相比较,涡街流量计是煤矿瓦斯抽放管道流量测量的理想仪表。为了解决在小流量测量和管道周围存在周期振动的场合下涡街流量计显示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法。通过大量试验证明,设计出了适合在煤矿瓦斯抽放管路中使用的新型涡街流量计。  相似文献   

13.
刘明东 《煤炭技术》2008,27(6):103-104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东海煤矿通过采用高瓦斯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了高瓦斯工作面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查明黄陵二号煤矿203工作面采空区煤层气与油型气混源瓦斯的构成比例,通过分析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建立了煤层气与油型气混源构成比例同位素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出:203工作面采空区中油型气占比为77.61%,煤层气占比为22.39%。模型计算结果与统计法获得的油型气和煤层气构成比例相比误差为1.9%,验证了混源天然气比例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通过对瓦斯赋存逐级控制特征与地质构造特点的分析,研究矿区矿井的瓦斯赋存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对其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含量做出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杜儿坪矿坚持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的方针,积极做好瓦斯综合利用,先后建成瓦斯抽放泵站和瓦斯发电厂,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了企业效益.文章对杜儿坪矿瓦斯利用现状进行简介,并对杜儿坪如何提高瓦斯利用率的实践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4起低瓦斯矿井瓦斯突出的事故。通过分析,认为低瓦斯矿井发生瓦斯突出事故有以下原因:管理上对于低瓦斯矿井发生的瓦斯异常现象不重视;技术上对低瓦斯矿井瓦斯低的原因不清楚,另外低瓦斯矿井升级不及时。并提出了预防低瓦斯矿井的瓦斯突出的对策:密切关注瓦斯异常区域,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低瓦斯矿井瓦斯低的原因,划出瓦斯风化带的下限,发生瓦斯动力现象后,及时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涌出及上隅角瓦斯浓度,对采空区顶板裂隙变化及瓦斯流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此,对主焦煤矿21141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提出了分源抽放的综合治理方法,即上隅角采用埋管抽放,顶板裂隙内瓦斯采用高位钻场钻孔抽放。应用结果表明:分源抽放技术的应用使得2114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由原来的0.6%左右下降到0.4%,高位钻场单孔瓦斯抽放体积分数平均为34%,瓦斯流量为0.062 m3/m in,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空区瓦斯的涌出量,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李丽 《煤》2010,19(8):82-83
通过分析煤层瓦斯的形成、瓦斯在煤层中的储集与运移及影响瓦斯储集与运移的因素,阐述了瓦斯灾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瓦斯压力随瓦斯量变化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范氏气态方程,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在瓦斯温度和贮存瓦斯容器的容积一定的条件下,瓦斯压力总是随着容器中的瓦斯量的增大而增大,但这种增大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一个由减速增大过渡到加速增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