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层束缚水电阻率及其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陆相沉积油藏的地质特点出发,结合矿场实际问题,提出了两种矿化度水的概念。通过求得的束缚水电阻率,建立适应各油田地质特点的电导率模型,推导了含水饱和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相对渗透率、水相对渗透率和残余油饱和度的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2.
油层水电阻率的研究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厚义  张志安 《测井技术》1998,22(4):299-302,304
陆相油藏形成过程中,油层在微孔隙中保留了其成岩时的原生水,即束缚水,水层则在渗流孔隙中含自然水。油层水的束缚水与水层中的自由水可能具有不同的矿化度。对陆相沉积油藏而言,只有用束缚水电阻率求解油层的含水饱和度才是正确的。为此导出了束缚水电阻率模型及含水饱和度方程,说明各油田只要具备基本的地质分析资料都可以求得适合本油田地质特点的饱和度方程,进而求取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产水率、残余油饱和度方程。给出了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牛顿流体渗流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聚合物溶液非牛顿流体体系驱油的分流量方程和前缘运动方程,考虑了体系流变性、储层物性以及驱替速度和不可及体积对聚合物驱渗流特征的影响,得到了新的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通过对实验流程和方法的改进,实现了恒速驱替,使实验过程与理论模型所要求的假设条件一致,建立了测定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的新方法.新方法测定结果与常规水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对比分析表明:聚合物驱两相跨度范围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同一含水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偏低,油相相对渗透率偏高;在等渗点右侧,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水相相对渗透率上升幅度相对较缓.  相似文献   

4.
白云岩的岩性、物性复杂,基质岩体非常致密。用常规试验方法无法直接测出其油、水相对渗透率参数。对白云岩与砂岩的毛管压力曲线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由毛管压力曲线转化计算相对渗透率时,对原方程中的积分上限和下限应根据束缚水饱和度以及残余油饱和度值进行修正的观点,从机理上进行了讨论,对转化方程进行了简化推导,研制出了白云岩毛管压力曲线的特殊拟合程序以及转化为相对渗透率的计算程序,为间接获得油、水相对渗透率参数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稠油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南堡35-2油田是海上稠油油田,具有原油粘度高、油层岩石渗透率高、胶结疏松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过程中指进现象严重,难以获得较高的水驱采收率.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特点,为提高采收率技术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利用理论分析和仪器检测评价方法,研究了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分析了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原油粘度增加,岩心束缚水饱和度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升高,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水相相对渗透率升高,水驱采收率降低.在相同原油粘度条件下,通过提高驱替速度来增大生产压差,可以减少指进现象发生,增加水驱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在精度较高的新型油水相对渗透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结合Leverett函数式和Welge方程,推导出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前缘后平均含水饱和度、见水后平均含水饱和度、驱油效率等方程的解析式,便于注水开发指标的计算和经典图形的自动绘制。经丘陵油田实例应用,水驱油理论解析法不仅可用于确定水驱前缘含水饱和度等注水开发指标,而且还能绘制出驱油效率与无因次累计注水量、含水率与无因次累计注水量等经典开发规律曲线。  相似文献   

7.
油田综合含水越来越高,利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进行水淹层评价越来越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确定泥浆滤液电阻率、残余油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来计算水淹层产水率的方法。把渗流理论引入到测井评价中来;对自然电位曲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校正,利用校正后的泥浆电阻率来求泥浆滤液电阻率;对储集层的电阻率影响因素进行校正,建立精度较高的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综合解释模型。建立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图版,并可利用测井资料求出方程中的有关参数(例如残余油饱和度),为利用测井资料求准产水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建立CT双能同步扫描实验方法,结合稳态物理模拟方法对油湿和水湿露头砂岩的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进行实验测定,同时考察不同饱和历程对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CT双能同步扫描法可准确获取三相流体饱和度并消除末端效应的影响,将实验测得相关数据代入达西公式可算得不同饱和度下各相的相对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对水湿岩心,水的等渗线为一系列直线,表明水相相对渗透率只与含水饱和度有关;油的等渗线为一系列凹向含油饱和度顶点的曲线,气的等渗线为一系列凸向含气饱和度顶点的曲线,表明油相和气相的相对渗透率与三相饱和度都有关;而在油湿岩心中,油气水三相的等渗线都是一系列凸向各自饱和度顶点的曲线,表明油气水的相对渗透率与三相流体饱和度都有关.不同饱和历程对润湿相的等渗线影响不大,但对非润湿相的等渗线有影响,两种饱和历程下非润湿相等渗线形态基本相同但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9.
低渗气藏的开发是我国气藏开发所面临的一个技术挑战.由于其自身低孔低渗的特点.所以渗流机理与普通气藏有很大不同.针对渗透率低于1×10-3μm2的天然低渗透砂岩,建立了一系列相对渗透率数学模型,并且对影响气水相对渗透率的一些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终得出新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临界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研究对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注水开发36年的胜坨油田二区下第三系沙二段83小层的三角洲储层为例,应用岩心分析和渗流物理模拟数据,研究了渗流参数随注水开发的变化规律和机理,建立了渗流参数的润湿性模型、孔隙结构模型和相对渗透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水开发程度的加深和综合含水率的提高,该储层岩石的亲水性逐步增强;岩石平均比表面积降低,孔隙和喉道半径增大,孔隙连通性和孔喉分布变好。平均残余油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有降低的趋势,标准化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交点的水饱和度向右偏移,即交点水饱和度增大。在相同水饱和度下,油相渗透率增大,水相渗透率下降,8种油藏开发流体的动力地质作用引起了渗流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确定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渗透油田地质状况和生产资料的分析(以国内某油田Y区块为例),确定中高含水期油水分布状况。通过产量劈分,计算出每个层位的月产油量、累计产油量和月产液量、累计产液量,得到每个小层的水驱特征曲线,进而得到各小层剩余油储量以及剩余油平均饱和度。根据计算地质储量和给定地质储量得到的剩余油饱和度的对比,可以确定各小层的实际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12.
电化学测井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上)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我国陆相沉积的油气田储层粘土含量较重,其阳离子交换量Qv对测井响应,尤其是对电化学测井响应及其解释影响较大。油田注水开发油层水淹后,地慨水电阻率Rw变化不定,成为水淹层评价中的难题。Qv和Rw均为地层电化学参数,最好的办法是用电化学测井方法求解它们。文中论述了粘土对电化学测井响应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自然电位和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响应方程,给出了进行地层阳离子量校正的自然电位的激发极化电位理论模  相似文献   

13.
W油藏Z1油组为高孔低渗低阻油藏,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复杂多样。该文针对Z油组的储层发育特征,统计了储层的不动水饱和度,分析了低阻层段Z1油组的高不动水饱和度的成因,以及不动水饱和度与油层电阻率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形成低阻层段Z1油组高不动水饱和度主要原因是储层细颗粒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差、细微孔喉体积百分数高,以及岩石的亲水性。地层电阻率随着不动水饱和度的增高而降低。因此,高不动水饱和度是影响W油藏Z1油组低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摘要方法综合分析我国十余个低渗透油藏的毛管压力曲线和相对渗透率曲线,J(Sw)函数及Wylie和Gardner公式,求出不同渗透率油藏的理论相对渗透率曲线。目的总结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为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低渗透油藏中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及共渗点与储层渗透率有一定的关系,即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减小,油水两相共渗区的范围变窄。结论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一定的特征,即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急剧下降,水相相对渗透率变化不大。利用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为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动态预测和储量计算)提供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15.
油田水驱开发指标系统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田开发效果受两类指标影响:一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物质基础(表征油藏先天地质品质的地质状态指标体系);二是决定开发效果的人为控制因素(表征后天控制开发水平的动态指标体系)。通过复相关分析,定量筛选出表征油藏先天地质品质的8项主要指标: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有效砂岩系数、原始含油饱和度、原始地饱压差、渗透率变异系数、流动系数、单储系数;表征后天控制开发水平的10项主要指标:采出程度、水驱指数、水井流压、油井流压、油水井数比、井网密度、累计存水率、累计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水驱控制程度、储量动用程度。因子分析表明:油藏先天地质品质包含了储集层结构因子、原油规模因子、原油渗流因子;后天控制开发水平包含了注水因子、采油因子、井控因子。图2表4参13  相似文献   

16.
用硼中子寿命测井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剩余油饱和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长伟  李刚  郭志强 《测井技术》1999,23(3):176-178
硼中子寿命测井是向地层中注入高俘获截面的硼酸,从而使中子寿命测井也适用于低矿化度地区。对于低孔低渗储层,由于束缚水和残余油的含量很高,可动流体所占比例已很少,允许的误差范围也小,在定量求取剩余油饱和度时,具有不同于高孔高渗储层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东某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某地区H油田N-B地层下部砂岩含有一定的泥质,岩石骨架含黄铁矿导电矿物以及高矿化度地层水,是该段地层的低阻形成机理。在地质、试油等资料较少的条件下,建立了综合考虑这3个因素的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的Archie公式所计算的含油气饱和度结果进行对比,前者的含油气饱和度结果明显高于后者。根据该含水饱和度模型在中东某油田低阻油层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含油气饱和度结果与地区的试油、岩心资料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型探针测量油藏物理模拟饱和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电极系测量原理,用先进的双压模技术和耐氧化、耐腐蚀的高技术材料制造出了能够测量油藏物理模拟中动态饱和度变化的微型探针;应用饱和度探针测量出了不同实验的一维模型饱和油、水驱油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饱和度变化;应用Buckley-Leverett方程理论计算出一维模型出口的端面饱和度,并与靠近出口位置实际测量的饱和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用该项技术测量物理模拟饱和度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导电机理的砂泥岩储层饱和度计算模型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和分析地层的含油饱和度是准确评价地层情况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建立方程计算泥质砂岩储层中的饱和度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阳离子交换模型和有效HB电阻率介质模型,介绍了它们的研究原理,并按原理对模型的计算方程进行了推导,再按照各模型的计算方程分别计算出了实际资料中的含水饱和度,并与岩心分析得出的含水饱和度Sw进行对比,来讨论和评价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低电阻率油层研究的3个尺度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拉张的地质背景下,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形成于弱水动力变化带,水动力的强弱变化形成特殊的储集层岩性叠置结构(即不同的岩性按一定比例关系形成薄互层),形成由微孔隙与大孔隙构成双组孔隙系统的油层微观组构,油层高含束缚水因而电阻率低,但其中较大孔隙储集可动油气,具备产能。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从沉积相、储集层岩性结构及储集层微观组构这3个尺度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弱水动力变化带寻找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了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某断块,数口井见到增油效果。图2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