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沙斯矿为法国国营钾矿公司所属,位于法国东部,是一个井工开采的干燥高温钾矿石矿井,采用长壁式采矿工艺。地下埋藏有2层钾矿石,厚度分别为1.7m和4.0m。埋藏深度为400~1100m。其掘进和采矿工作面均位于地下800~1000m之间。 井下工作面不仅围岩温度很高,而且空气干燥,地温梯度为3.7℃/100m,在地下800m和1000m深度温度分别为47℃和54℃,相对湿度仅为15~35%。 在降温理论和降温措施方面,阿矿都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热应力计算 矿工所承受的“热应力”与井下工作面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表示工作面气候特征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夏甸金矿已回采至-980 m,深部开拓已达1 250 m,高温热害日益严重,通风降温已无法解决工作面高温的问题,为此通过热源分析确定井下总制冷量,选用KM1000型井下集中式制冷机组,采用井下集中制冷技术,通过现场应用,100 k W空冷器的独头掘进工作面温度由39℃下降至27.5℃,200 k W空冷器的独头掘进工作面温度由40℃下降至27.3℃,取得了较好的降温效果,保证了矿床安全高效回采,为同类深部高温金属矿山降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随着煤矿机械化开采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技术装备日趋现代化、综合化、大型化。采煤工作面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尤其是长壁开采工作面,随着大功率强力采煤机的出现,同时诞生了大容量,高运输能力的工作面运输机,目前世界上最大工作面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千瓦。为了克服低压大容量供电的不经济状态,随着工作面装机容量的不断  相似文献   

4.
9月18日,我国新一代煤矿井下超重型3×1000刮板输送机系列成套设备在中煤张家口煤机公司研制成功,通过出厂验收,可满足年产煤炭1000万t以上采煤工作面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特大型煤矿的采掘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我国特大型煤矿的开采系统、井下运输、煤巷掘进及支护方式。特大型煤矿的采掘设备均选用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煤层巷道的掘进普遍使用连续采煤机,最小月进尺1000m;煤层巷道支护采用新型的高预应力、高强度组合锚杆支护系统;井下主要运输均是胶带输送机的连续化运输;井下辅助运输设备均采用无轨胶轮运输车,搬一次综采工作面仅需10d。  相似文献   

6.
<正> 根据中波科技合作协定,中国矿山电气——井下供电考察组于1983年12月4日至24日赴波兰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进行了技术考察。自1977年以来,波兰煤矿井下千伏级供电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有较大发展,简述如下: 一、1000V供电系统逐步得到推广从七十年代采用1000V供电以来,至今井下电气设备用1000V和500V的约各占50%,估计在全国64个矿井中: 井下全部采用1000V供电约12个采区采用1000V供电约25个工作面采用1000V供电约25个由于1000V供电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所以在推广过程中很少有阻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办公室、居室里用饮水机已经很普遍,可让千米矿井下的工人用上饮水机就是稀罕事。近日,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孙村煤矿负800m(海平面下800m、地面1000m)井下,一位职工喝着井下“饮水机”里的热水,高兴地说:“这水比矿泉水还好喝。”该矿成功进行的这项技术,井下水净化处理后作为饮用水,在全国矿山还是首家,从此井下矿工喝水不再难。  相似文献   

8.
Ф2.5m双筒绞车是矿井提升的主要设备,针对分体运至井下安装后存在的两法兰凹凸不平现象,漓渚铁矿采用绞车安装后用现场车削刹车工作面方案,利用C650车床的部分构件进行井下现场车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延深,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呈增高趋势,平煤天安煤业一矿-950 m深部开掘工作面,夏季更是面临高温高湿制约安全快速掘进问题。为降温除湿、改善井下开掘工作面的环境,该矿采取了优化通风系统、改进掘进工艺、采用局部降温制冷等技术,很大程度解决了开掘工作面高温高湿问题,提高了职工职业健康水平,提高了职工出勤率和工效。  相似文献   

10.
超大采高工作面开采造成上覆岩层剧烈运动,导致覆岩裂隙发育,为地表及含水层水体提供流动通道,成为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隐患。以上湾煤矿12402超大采高工作面为背景工程实践,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揭示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能够贯通地表,沿工作面倾向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形态呈现“马鞍形”分布,由于采空区中部区域压实作用,工作面斜巷对应上覆区域成为防治水重点区域|同时该工作面上方为石灰沟,沟内积水量约10万m3,且地表下沉变形量达7.19m,在降雨量较大季节时易造成地面积水,对井下防治水工作提出了挑战。针对此,提出了井上下一体化精准防治水技术,包括地面采用提前疏放和塌陷坑回填措施、设置地面水文观测孔自动监测水位、井下调整工作面开采参数、精准探放水、优化设置排水设施安装地点和管路参数,制定防治水应急预案。工程实践表明,应用上述技术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大采高工作面涌水量,确保井下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李楼铁矿500万t工程项目2009—2010年基建期间,由于井下掘进工作面多,分布范围较广,同时未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各井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效果差,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为了解决基建时期矿井通风问题,改善井下-425 m、-325 m水平各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条件,保证基建工程顺利进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李楼铁矿矿井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通风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建时期井下通风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和调整改进,达到预期效果,为500万t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楼铁矿500万t工程项目2009-2010年基建期间,由于井下掘进工作面多,分布范围较广,同时未形成矿井通风系统,各井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效果差,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为了解决基建时期矿井通风问题,改善井下-425 m、-325 m水平各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条件,保证基建工程顺利进行,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李楼铁矿矿井基建过程中存在的通风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建时期井下通风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和调整改进,达到预期效果,为500万t工程项目的安全顺利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周裕枢  段刚 《矿山机械》2004,32(5):36-37
矿井传统的井下辅助运输,多采用小绞车多段接力对拉运输和局部区域人力运输的方式,运输系统复杂,环节多,占用人工多,据统计,井下辅助工多达全部井下工人数的40%。少的也超过20%,运输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进出工作面基本上依靠步行,安全隐患多。随着采掘技术的提高,生产能力的加大,井下盘区巷道、特别是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巷道是越来越长,最长已达3000多m,采用传统的井下辅助运输方式,严重的制约了矿井生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温度升高,自燃倾向性等级较高的煤层采空区易发生火灾的问题,以甘肃某矿11091回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发现,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0.04%~0.29%,甲烷浓度最终稳定在2.7%~3.7%,氧气呈明显下降趋势。当测点1、测点3在工作面分别推进至46.4 m、64.8 m时,氧气浓度依次降至18%;当工作面分别推进至91 m、100 m时,测点1、测点3氧气浓度依次降至8%,测点3后方采空区“三带”划分出现拖尾现象。综合分析,最大自燃宽度在36.2~44.6 m之间,出于安全考虑,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应低于0.52 m/d,同时需要加强对工作面采空区自燃标志性气体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在工作面的出口设有临时支架作为超前支护。近几年来,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兴隆庄煤矿和东滩煤矿不断探索超前支护设备的应用新工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矿井开拓掘进的不断延伸,液压支架从井上运往井下工作面的距离越来越远,怎样解决老矿井支架运输问题,必须在技术上采取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赵书田 《煤炭技术》2004,23(11):1-2
2004年2月23日6时30分,鸡西市煤业集团穆棱公司百兴煤矿井下二段13层东一掘进平巷距工作面迎头5m处,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爆炸冲击波摧毁了井下通风设施,破坏了全井通风系统,并在爆炸高温火焰的传播过程中有部分煤尘参与,增加了爆炸破坏能量,导致井下两处采煤、三  相似文献   

18.
张双楼煤矿-500 m水平西三、西四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矿井接续和工作面正常回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水害因素,采取井下疏放水、地面物探、井下物探钻探、底板突水机理研究、加强底板监测等方法和手段,保证了-500 m水平西三、西四采区的安全开采,保持了矿井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水力压裂技术在煤矿坚硬、完整顶板岩层弱化及高应力巷道卸压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陕西曹家滩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特厚稳定顶板岩层为工程背景,开展了顶板岩层地质力学测试、可压性试验,水力裂缝扩展理论分析及三维数值模拟,提出井下工作面定向钻孔区域水力压裂顶板层位、压裂钻孔布置与参数确定方法及压裂工艺。在井下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和系统的地面微震实时监测,获得了顶板水力压裂裂缝空间展布特征。同时,进行了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及持续距离,来压动载系数及顶板岩层破断能量监测与分析,综合评价了水力压裂效果。初步建立了集压裂层位确定与参数设计,井下定向钻孔压裂工艺与装备,水力裂缝空间展布监测与压裂效果综合评价为一体的煤矿井下定向钻孔水力压裂成套技术。井下试验结果表明:在曹家滩煤矿井下地应力状态下(最小主应力为垂直应力),水力裂缝以水平裂缝为主,沿钻孔两侧扩展平均距离为80 m左右,有效弱化了工作面范围内上覆坚硬、完整顶板,实现了区域顶板改造。压裂区域工作面强矿压显现显著减弱,确保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最后,分析了水力压裂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广西合山矿务局里兰煤矿,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大,井下工作面气温也不断增高,1973年采掘工作面气温普遍高达29~30℃。为解决这一问题,辽宁省煤炭研究所和合山矿务局共同开展了研究工作。经过系统的热源考查与分析,初步查清了井下高温的原因。矿井地面气温高成为井下气温与地温升高的起点,在地温梯度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