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预应力管桩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实例 ,通过对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和基桩高应变动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结合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经验公式的计算 ,指出在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较大的情况下 ,对于摩擦端承桩而言 ,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将直接影响单桩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贾成 《电力建设》2002,23(9):19-0
火力发电厂工程桩基础习惯选择可用最深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工程实测表明桩基础绝对沉降量基本为桩身压缩变形,小于常规天然地基浅基础沉降量,且远小于规范要求。另外,工程中普遍存在长桩深土层段施工困难、质量不易保证的问题。考虑联合桩基础承台对差异沉降的调节作用,充分利用浅层土地基承载力,依据沉降计算优选桩端持力层,优化桩基础方案,可有效减小基桩施工难度,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3.
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方法及荷载传递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静载荷试验实测资料 ,着重阐述桩静载试验方法及以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的钻孔灌注桩 ,在一定的桩顶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4.
现行的标准对端承桩的勘探点间距与持力层层面坡度的变化情况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在以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场地,由于受沉积环境与地质构造的影响,持力岩层的层面变化较大,如果严格按打入桩的要求来控制,则勘察工作量将大幅增加,而且也很难做到。旋挖桩的成孔过程客观上起到了钻探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很好进行桩端持力岩层风化程度的鉴别,有效地控制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确保桩侧与桩端阻力的发挥。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在基岩地区采用旋挖桩时,可以对勘探点间距与持力层层面坡度变化的规定作适当的放宽处理,旨在为旋挖桩的勘测方案优化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归纳在岩土工程勘察及不同桩基施工工艺中常用的花岗岩孤石判别方法,探讨利用花岗岩孤石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可行性。经验算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花岗岩孤石作为桩端持力层既满足承载力要求,又缩短工期,更节省投资,是花岗岩孤石发育地区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桩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某住宅楼沉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基础设计、搅拌桩施工和沉降观测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某2^#住宅楼东、西两端七层至三层发生裂缝是由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勘察部门曾建议砾砂层⑤作为持力层,采用预制桩;而设计为搅拌桩,桩端至原状粘土层,即②层硬~可塑状粘土,属表土层作为持力层。往下的③、④两层为可~软塑状粉质粘土和疏松的粉砂,其承载力标准值只有75~155kpa,与设计的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200kpa相比两者  相似文献   

7.
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研究;深圳房屋建筑桩基础桩端持力层选择及大岩深度分析;桩筏基础的相互作用系数解法及参数分析;填埋场复合排水系统中最高水位深度的计算;砂土的压剪效应与渐近状态准则.  相似文献   

8.
开口管桩在沉桩过程中由于土塞的作用,其受力机理比闭口管桩更加复杂,根据现行规范中的经验公式以及修正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开口管桩的计算值常常低于或高于载荷试验的结果。而在砂土持力层中,由于砂土在沉桩过程中受到扰动,存在松弛效应,沉桩结束后土塞高度会发生变化,根据土塞的初始高度与松弛量,对桩端阻力进行修正,所得到的承载力计算值与载荷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本文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土塞松弛效应下根据静力触探指标计算管桩承载力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区地层一般为一定厚度的软弱土覆盖层,其下又存在有竖向起伏不定呈串珠状的薄顶板溶洞,难以作为合适的桩基持力层.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岩溶地区泡沫混凝土劲性单桩和带承台的群桩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劲性单桩的工程特性和不同类型劲性复合桩基础的工程特性,揭示劲性复合桩地基的变形特性以及荷载传递规律,为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钻孔灌注嵌岩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应变实测资料的分析 ,研究了持力层为中风化岩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得到了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的发挥规律 ,为相似地质条件下嵌岩桩基础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相似文献   

11.
文端  陈峥  张飙 《电力勘测》2012,(1):33-38
某厂锅炉桩筏基础的工后检测表明,群桩基础由嵌岩桩和非嵌岩桩组成,两者存在较大的刚度差异。计算分析表明,部分嵌岩桩的桩顶荷载超过其本身的承载力。因此,通过在桩顶设置砂垫层降低该部分嵌岩桩的刚度,同时在处理桩周围进行补桩,从而达到降低基桩刚度和减小差异沉降的目的。本文提出了考虑砂垫层存在条件下,基桩刚度和桩筏基础的近似计算方法,并对该厂锅炉桩筏基础进行了实例分析,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处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某电厂预制桩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 总结推导了预制桩桩长计算公式, 经过计算提出了桩长优化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和工程桩检测结果分析, 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分析了勘测报告和试桩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预制桩勘测、试桩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PDA动力测桩技术在打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电厂的工程试打桩的基桩高应变动测过程中,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的不均一以及打桩方法的不合理等情况,利用PDA对打桩过程中的拉压应力、锤击能量及初打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监测,分析了监测结果,总结了监测经验。  相似文献   

14.
带扩孔端的抗拔桩在地下变电站抗浮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地下变电站在地下水位浅、深厚过饱和软粘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下承受着巨大的地下水浮托力,目前根部带有扩孔端的抗拔桩新技术在国内同类型工程中首先应用。从必要性入手,以课题活动的展开,研究扩孔端的工作机理分析和参考规范标准确定适用的设计原则和公式,已通过试桩和三项工程成果得到印证,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应用推广价值,同时也提出了尚需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干振桩是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在20世纪80年代自主研发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干振桩有其固有的特点,设计必须了解其施工工艺,在设计文件中应写明分段投料和振、压、挤方案及压缩比,即干振桩的质量"三要素",只有这样才不会混淆成孔直径与成桩直径,不会用砂桩或其他桩型的施工工艺来打干振桩,才能确保干振桩的质量。干振桩的检测工作是检验施工成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设计文件中一定要明确检测的内容和数量,否则很可能被忽略。  相似文献   

16.
处于软土地带的输电线路, 多应用灌注桩。灌注桩设计时要注意桩基、桩径, 桩持力层的选择, 承台桩以及钢筋配置要求等, 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复杂, 而且对灌注桩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要严格控制浇注过程, 对施工过程要加强管理。灌注桩工程既要做到能满足使用要求, 又要能最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地基土和桩身材料的承载性能, 在设计、施工、管理及难点处理中, 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 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到施工交桩之前, 可能出现设计桩丢失等问题。讨论了在数字沙盘技术支持下进行虚拟交桩的可行性、技术难点以及技术路线, 并试图通过虚拟电子交桩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设计完成后到施工进场前桩位丢失和线路走廊通道中的地物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肖洪伟  肖兵 《电力建设》2004,25(8):45-47,50
为在我国西南山区全方位高低腿基础设计方案中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进行了1基直线塔和1基转角塔单腿人工扩底灌注桩基础施加水平、上拔、下压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低腿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因充分利用了原状土良好的力学特性而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并表现出刚性短桩的工程特性。根据试验荷载与基础位移关系所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可以满足线路基础的承载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对充电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研究一类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移动式充电桩的环境要求和技术需求,设计了可移动充电桩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移动充电桩结构采用了CATIA进行建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强度和可行性。充电桩控制系统与车辆BMS及充电模块采用CANBUS总线通信,并由ADUM1412构成CAN隔离电路避免干扰。采用北斗GPS模块ATK-1218-BD构成无线定位系统,系统设计了充电急停安全模块和充电枪的检测模块。研究结果表明,硬件结构最大变形值为3.07 mm,最大应力为134.41 MPa,充电桩重心点的垂线在结构底面范围内,结构符合强度和稳定性要求。控制系统功能完备,安全急停模块和充电枪安全模块保障了充电桩使用的安全,有一定的工程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安庆发电厂一期工程综合试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安庆发电厂工程建筑特点,通过综合试桩选择桩型,确保桩基工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及对工程质量有效监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