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二氧化钌作触媒的活性阴极特性及其在食盐电解中的应用1绪言在食盐电解工业中把降低电力单耗作为目的。把构成电解装置的电极材料、电解槽、隔膜和电解条件分别进行了研究。现在日本的电解方式是把以前的水银法和隔膜法转换成离子交换膜法 ̄[1,2]。随着离子交换膜法...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氯碱生产中以水银法制造氯气和烧碱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全国53个氯碱厂中用水银法电解的有48个,水银法与隔膜法联合采用的有3个,用隔膜法电解的仅有2个。由于汞的污染极其严重,日本现已开始从水银法向隔膜法转换。这项转换计划(见表1)予定在1975年9月要将日本原有全部水银电解装置的三分之二转换成隔膜法,其余部分到1977年财政年度终了时全部转换完。  相似文献   

3.
胡宗琳 《山西化工》1992,(4):7-8,42
1 国内外离子膜技术的发展概况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是继隔膜法、水银法之后,于7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方法。该法具有能耗低、无公害、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在世界氯碱工业中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氯碱生产第二代新技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技术,很早以前就进行了研究和开发。1950年美国W·Juda等提出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和性质,1951、1953年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用离子交换膜电解食盐溶液近十年间已取得显著成绩,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是氯气和烧碱生产最节能的生产方法。日本,水银法电解已于1986年全部被淘汰,其大部分已转换为离子膜法。此外,隔膜法转换成离子膜法也有所增加,因此,日本目前氯碱总量约80%由离子膜法生产。技术转换过程中,已表明离子膜法不仅在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5.
氯碱电解工业开始于19世纪末期。氯碱两种产品自1962年来增长很快,到1969年世界氯总产量几乎翻了一番,据推算到1960年将再翻一番。最初的氯碱电解工业只有隔膜法,当时水银法也在研究,但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比较,不能与隔膜法相竞争。这种情况持续了十几年。到1930年后,水银法在技术上不断改进,才开始工业化。以后水银法电解发展得很快,特别是西欧国家。近十几年来一直趋向发展水银电  相似文献   

6.
1、前言1975年由旭化成开发的并最早工业化的离子交换膜食盐电解技术,尽管能量成本高但却具备了作为无公害工艺的技术特点.1976年羧酸膜的正式使用,迈出了省能工艺的第一步.此后,离子交换膜法技术又有了惊人的地步,其省能技术已完全被世界所公认.目前,正在积极实施由传统技术的水银法及隔膜法向离子交换膜法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电解食盐水溶液生产氯气,烧碱和氢气的方法目前工业化的有三种,即隔膜法、水银法和离子交换膜法.其反应方程式均为:隔膜法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1-1.食盐是生产氯气和烧碱的基本原料,首先用水使其溶解制成粗盐水.粗盐水中含有大量杂质,不符合电解的要求,因此必须精制.精制是用精制剂(如纯碱、烧碱、氯化钡)来完成的,精制后的盐水送去电解.  相似文献   

8.
本发明是关于食盐水改进的电解方法。食盐的电解方法已知有水银法、隔膜法、离子交换膜法和SPE法等。用这些方法电解食盐制取氯气、钠汞齐和氢氧化钠时,通常大于理论分解电压,但这种电解电耗在制品费用上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因而目前想了解各种办法以谋求降低电耗。作为降低电耗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的是把电解的盐水用蒸汽等高温介质预热使其以高温状态供给电解槽,以使电解反应尽可  相似文献   

9.
1、引进DSA电极以前的食盐电解工业食盐电解工业电力消耗大,因此,以不降低电流效率为前提,进行了降低槽电压的各种研究。水银法和隔膜法历来都是生产烧碱的主要方法,欧洲和远东主要是采用水银法,而北美则使用隔膜法生产烧碱。  相似文献   

10.
1968年以来旭化成公司开发了离子交换膜法食盐电解技术。开始是使用碳化氢系离子交换膜与多孔膜构成三室电槽电解。1974年起专门研究用过氟磺酸型离子交换膜的二室电槽。在此研究期间,得到日本政府的补助金。 1973年为解决水银污染环境问题,日本政府决定将水银法电解全部换成非水银法,分两阶段进行。就是说,第一阶段到1975年9月末,转换水银法电解厂的三分之二(烧  相似文献   

11.
离子膜法电解生产氯碱是继隔膜法、水银法之后于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能耗低、无公害、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当今已经成为氯碱生产第三代技术。一、离子膜电解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1.绪言烧碱采用水银法制造,发生环境污染的问题。昭和48年(1973年)根据政府决定,将水银法转换为不用汞的方法,现在日本国内已有总量的60%转换为隔膜法与离子交换膜法,生产的烧碱已在市场上出售。离子交换膜法烧碱的质量与水银法的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食盐电解工业以水银法为主,近年来由于金属阳极的引入,电极间距的自动调整技术等,节省了能量,其地位正日益巩固。但是,使用水银这一工艺,顶不住关于环境污染的舆论,正趋于淘汰,到昭和53年(1978年),大概会完全向隔膜电解工艺转化。然而,隔膜法也常德市化工厂  相似文献   

14.
一、序言 ID法是由本公司开发的离子交换膜法食盐电解工艺方法。I表示离子交换膜,D表示隔膜电解系统。该法就是现在广泛应用的石棉隔膜电解槽中,安装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石棉隔膜。以较少的设备投资就能获得高纯烧碱,并节省能量消耗,从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日至十一日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及其所属氯工程公司四人来华与我方进行氯碱技术座谈。座谈会上日方重点介绍了当前日本氯碱工业的概况、水银电解防止公害的技术、格拉诺隔膜法复极电解槽、钻石歇姆洛克MDC-55电解槽、离子交换膜电解的研究情况等五个方面专题。这些资料对我国当前氯碱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前言电解食盐溶液制烧碱和氯气主要有隔膜法和水银法两种生产方法。水银法工艺具有投资省、产品纯度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在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瑞典、西德、意大利等国家均以水银法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上海试剂四厂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研究一种不用汞制造高纯度氢氧化钠的新工艺,该法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电解工业氢氧化钠(隔膜法)制取低含盐量的试剂氢氧化钠。在进行离子交换膜的选择、电槽结构及电解条件等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现已进入扩大试生产阶段。目前氢氧化钠的制造方法有汞法和隔膜法电解两种。隔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含盐量高,要达到试剂级的标准必须再进行精制。汞法电解虽能获得含盐量较低的产品,但由于含汞废水会引起  相似文献   

18.
1.电解用的活性化钛阳极的开发使隔膜法在技术上取得巨大的进步。钛阳极的价格虽然很高,但由于具有许多优点,石墨阳极将会被DSA所取代。 2.DSA的使用改进了隔膜法以及其烧碱的质量,但仍有必要进行再进一步的改良。 3.塑料制的隔膜既节省了电力,又延长了电槽连续运转的时间。离子交换膜能生产出浓度比较高的烧碱。 4.将水银法和隔膜法结合起来的方法能降低生产的总成本。 5.到1978年底在世界上掌握了离子交换膜法工业化技术的有日本的旭化成公司、旭硝子公司、美国的代芒德——沙姆罗克公司与虎克化学公司等四家。 6.意大利的德诺拉公司的一项新技术SPE法(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法),与其他离子膜法相比能量节省总共达20%。  相似文献   

19.
一、高纯烧碱的新概念食盐(水溶液)电解制烧碱,工业化已有八十多年,过去主要有二种生产工艺:一种是隔膜法,一种是水银法。用水银法制得的烧碱含氯化钠比隔膜法低得多,隔膜法碱含氯化钠在1%以上,而水银法只有万分之一,两者含氯化钠量相差百倍以上。 1972年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前,我们一般说高纯烧碱,指的是含氯化钠很低的水银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道化学公司电解制碱厂转换成隔膜法加拿大的道化学公司在奥它劳(Ontario)洲的史瑞那(Sarnia)工厂,为了将现有的水银法电解碱替换掉,预定新建隔膜法电解烧碱厂。生产方法的转换主要是为了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