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含有单一柱状晶的409L铁素体不锈钢连铸坯,采用不同终轧温度的热轧工艺,由常规热轧转变为温轧,再经过相同后续工艺;较低终轧温度的成品获得了较高rm值和较低△r值.终轧温度的降低使组织演变发生变化:热轧和冷轧组织中晶界和晶内剪切带增多,变形组织被细化、硬化,尤其是中心层附近的粗大带状晶粒;两者的增多又增加了退火过程中的再结晶形核点,使退火组织细化、均匀化.终轧温度的降低也使织构演变发生变化:热轧及其退火织构由{001~114}(110)向高ρ1和Φ值区域移动;冷轧织构峰值由{001}(110)转移至{335}(110);冷轧退火织构的γ组分增多,峰值由{334}(483)转移至{111}(112),而{001~114}(110)和(0°<Φ<35°,ρ1≈25°)组分减少.  相似文献   

2.
详细研究了冷轧退火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微观组织、织构、深冲性能的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温度在850℃时为26 μm,当温度升高到1 000℃时增加到48 μm,退火温度进一步增加到1 050℃时,晶粒长大的趋势更加明显.不同温度退火后,薄板的再结晶织构都是由强烈的γ织构和较弱的α织构组成,并且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γ织构的强度也在不断增长,当退火温度为1 050℃时,发现了少量的高斯织构.平均r值在退火温度为950℃时达到了峰值.  相似文献   

3.
凝固组织对超低碳铁素体不锈钢皱褶和深冲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凝固组织对超低碳铁素体不锈钢成形性的影响,采用XRD和SEM等分析手段详细研究了材料的皱褶和深冲性能。研究发现:相对于等轴晶的试样,柱状晶试样展示了更高的皱褶高度,这主要同柱状晶试样中存在明显的晶粒簇有关;经最终的再结晶退火后,等轴晶试样也展示了更好的深冲性能,这同等轴晶试样形成了强烈的γ纤维织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铁素体不锈钢的冲压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素体不锈钢的冲压性能劣于奥氏体不锈钢,所以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介绍了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缺点,阐述了铁素体不锈钢冲压性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冲性能和抗起皱性.然后,介绍了影响铁素体不锈钢冲压性能的各个因素,包括微观组织、织构、合金成分、凝固组织、轧制工艺、退火制度、第二相粒子、晶粒尺寸等,各个影响因素对冲压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金相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异步轧制工艺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组织织构与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轧制技术可以适当细化再结晶晶粒,但是晶粒大小、分布不均匀。织构分析表明,采用异步一次冷轧工艺沿着板厚方向可获得均匀、完整的γ纤维织构,但强度相对较弱,而应用异步二次冷轧,经过两次退火工艺,再结晶织构弱化,获得接近随机的取向织构。综合分析表明,异步一次轧制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深冲性能。  相似文献   

6.
深冲08Al钢的成分工艺对成品成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深冲08Al薄钢板的质量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化学成分、热轧、冷轧、退火及平整等工艺对成形性,即对有利织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工业生产08Al深冲板的最佳成分与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IF钢铁素体区的轧制、退火、拉伸试验和塑性应变比r值的检测,结合取向分布函数图定量分析及其显微组织分析,对其深冲性能与轧制工艺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采用电化学、盐雾试验、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试验等腐蚀试验方法,评价了Cr、Mo、Ti、Cu等元素的作用,同时采用力学试验和各种成型试验方法探讨了上述元素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成功地开发了既具有可以和1Cr18Ni9Tj相媲美的不锈耐蚀性能;又具有Cr17型不锈钢美观、价廉等特征的新型深冲用不锈钢00Cr17MoTiCu。该新型不锈钢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厨房设备、轻工纺织、建筑五金等行业。  相似文献   

10.
以443铁素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轧工艺对其表面抗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采用二轧程的生产工艺可以明显改善表面抗起皱性能;一轧程冷轧板芯部存在明显的晶粒簇,沿着轧向成条状分布,晶粒呈非等轴状,尺寸偏大,而二轧程冷轧板芯部组织分布均匀;一轧程冷轧板表层和芯部除了γ纤维再结晶外还保留强烈的{112}<110>织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双辊薄带铸轧机制备出磷含量(质量分数,%)为0.15%的新型高磷耐候钢薄带.对比研究了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冷轧退火后的组织、深拉伸性能,并通过对常规薄带和铸轧薄带中心层织构演变规律的分析探讨了冷轧退火后的铸轧薄带深拉伸性能较好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工艺条件下冷轧退火后,铸轧薄带和常规薄带的组织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  相似文献   

12.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具有流程短、单位投资低、能耗低、劳动生产率高等特点,而取向硅钢被认为是双辊法连铸工艺中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钢种之一。针对此介绍了双辊薄带连铸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外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相关方面的专利,并分析了双辊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与传统工艺在组织、织构以及抑制剂控制方面的差异性,指出该流程在生产取向硅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工业化应用将会对取向硅钢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steel industry is moving ahea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low cost,short process,good quality andlow capital investment. Strip continuous castingwhich can directly cast a thin strip with thicknessless than 10 mm from molten metal and can elimi-nate the expansive and complex hot rolling,is ex-pected to reduce both th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cost of produc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Among various pro-cesses under development,the twin- roll strip cast-i…  相似文献   

14.
侧封对双辊铸轧薄带钢工艺稳定性及铸带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采用的固体侧封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固体侧封对辊铸轧薄带钢工艺稳定性和铸带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了侧封的压紧装置,侧封板的材质以及铸轧过程中侧封板的温度对铸轧过程稳定性和铸带质量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得到侧封板最佳预热温度。研究结果证明:采用熔融石英侧封板基本能满足铸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工艺生产硅钢周期长、能耗大等缺点,采用双辊连铸工艺制备3%Si无取向硅钢连铸薄带,利用MEM,SEM和TEM观察了铸带的组织、织构及析出物,同时对比了Al的质量分数为0.6%和0.9%的连铸薄带在组织、织构及析出物特征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双辊连铸工艺生产的3%Si无取向硅钢铸带的组织为均匀等轴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0μm;织构组成随Al质量分数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别,Al质量分数为0.9%的铸带中{100}织构强度是随机织构的7倍;铸带中的析出物为A1N和MnS,最大尺寸分别为500和50nm左右.  相似文献   

16.
黄福祥  张炯明  王新华  方园  于艳 《钢铁》2008,43(2):47-50
采用化学侵蚀和彩色金相等手段,对双辊薄带连铸304不锈钢铸带表面横裂纹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双辊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的特点,对薄带表面横裂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后认为,铸带表面横裂纹均为凝固时产生的高温热裂纹,熔池的液面波动、冷钢和铸辊的表面缺陷等因素导致的铸带表层凝固速度不一致是产生表面横裂纹的根本原因,而在随后的冷却和卷曲过程中,铸带受到各种形式的拉应力则是表面横裂纹得以扩展和加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近年来,环境保护要求轿车车体实现轻量化和提高轿车的冲撞安全性,在为此目的而开发出的高强度钢板中,利用残余奥氏体(γR)相变诱发塑性(TRIP)原理开发出的TRIP双相钢(TDP)具有非常良好的冲压成型性.590MPa级热轧TRIP钢板已经实际应用到轿车前梁等吸收冲击能的部件和车轮总成部件.TDP钢今后的发展是扩大应用到高强度钢板难成型部件,并用拼焊材料代替现有材料,在轿车车体轻量化和冲撞安全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双辊铸轧薄带钢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纹是影响双辊铸轧薄带钢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铸轧薄带钢裂纹的形成机理,并对形成裂纹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了探讨与归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薄带连铸铌微合金化低碳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利用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标定了铁素体(贝氏体)的晶粒取向和晶界特征,并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铸带及热轧带钢中的析出物。结果表明:薄带连铸铌微合金化低碳钢凝固组织主要为两侧柱状晶区,中间存在一定宽度的等轴晶区。室温组织由贝氏体和少量多边形铁素体构成,小角度晶界(2°~15°)所占比例较多。铌以固溶状态存在于铸带中,热轧后碳氮化铌呈球状析出,尺寸为5~20 nm。热轧薄带组织为细小的铁素体晶粒加少量珠光体,伸长率较铸带明显提高,达到2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