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泽晖  杜书  孙豹  曹永盛 《半导体光电》2015,36(6):978-9,811,005
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栈技术的两跳相干探测光谱幅度码(SAC)标记交换系统.利用仿真软件,搭建了包含两个转发节点、两个156 Mb/s光谱幅度码标记、与40 Gb/s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净荷的光标记交换系统.利用接收光功率与光信噪比(OSNR)分析系统传输性能,并得到结论:经两个节点传输后,标记与净荷产生的功率代价与OSNR代价均未超过3 dB.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谱幅度码(SAC)标记的生成原理,利用扫频相干探测技术,搭建对156Mbit/s SAC标记进行识别的SAC标记交换系统。加载40Gb/s强度调制(IM)净荷信息后,分别对背靠背、40km和80km传输距离下,本振光源(LO)线宽、发射功率以及净荷与标记频率间隔对标记接收质量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分析接收光功率(ROP)、光信噪比(OSNR)、标记与净荷频率间隔对净荷误码(BER)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输40 km、80 km后,标记接收眼高度(EH)与背靠背系统相比差别较小,且都能达到-0.6 dB左右;同时,传输80 km后,当净荷BER为10-9时,其ROP与OSNR分别为-17.8dBm和14.5dB。  相似文献   

3.
李成  曹永盛 《半导体光电》2019,40(4):560-563, 570
提出一种脉冲位置调制光标记(PPM)与正交幅度调制(QAM)净荷相结合的光标记交换系统。利用仿真对携带40Gbit/s 16QAM净荷和2.5Gbit/s 2PPM标记的系统传输特性进行验证。通过优化系统频率间隔,得到BER=10-9时,标记和净荷的接收灵敏度与光信噪比(OSNR)分别为-28.51dBm/13.65dB和-22.03dBm/15.02dB。经96km光纤传输后,传输代价均未超过1.5dB。结果证明:16QAM/2PPM光标记交换系统具备良好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以八相移键控(8PSK)为净荷、ASK为标记的新型高谱效率高速正交光标记交换技术,首次实现了100 Gbit/s的高速正交光标记信号的80 km传输.分析了光信噪比(OSNR)、窄带滤波效应、信道中的非线性效应对标记与净荷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平衡相关探测和多符号相位估计(MSPE)技术实现了净荷8PSK信号的接收.与传统接收方式相比,8PSK净荷在相同误码率条件下,OSNR容限提升了约3 dB.经过80 km传输,ASK标记在BER=10~(-9),时OSNR为22.8 dB,8PSK相应的OSNR为20.3 dB.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正交调制OLS(光标记交换)系统传输容量小且标记和净荷间串扰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POLMUX(偏振复用)-CSRZ(载波抑制归零)-DQP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为净荷、DB(双二进制)为标记的新型正交调制光标记流编码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9时,系统最大传输距离达到了1 380km,净荷和标记的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4.364和-4.268dBm,标记和净荷的传输功率代价均未超过1.8dB,净荷携带标记的功率代价未超过0.8dB。  相似文献   

6.
邓超公 《半导体光电》2009,30(1):104-107
数值模拟了IP-over-WDM光网络中基于频移键控/幅移键控(FSK/ASK)正交调制的光标记信号/净荷的传输性能.结果表明,ASK净荷的传输同时受到调制器消光比、接收光功率及光纤色散的影响;FSK光标记信号则主要受到调制器消光比和接收光功率的影响,几乎不受光纤色散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伴随信息化进程的加速,WDM系统中的单信道传输速率普遍由10Gb/s扩容至40Gb/s,而单信道40Gb/s的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对残余色散要求更为苛刻.就40Gb/s的WDM系统中的残余色散分别对MODB、CSRZ、DPSK和DQPSK光信号调制方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残余色散大小对这4种光调制技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并且DQPSK光信号调制技术在残余色散为正时具有更大的系统Q值和OSNR更适合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8.
光孤子通信是实现超长距离高速通信的重要手段,它被认为是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近年来美、日、英等国相继进行了光孤子通信实验。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先后进行了传输距离为4000km、6000km、15000km的光孤子传输实验,验证了光孤子跨洋通信的可能性,并且完成了32Gb/s传输90km无误码光孤子数据传输实验。日本的NTT公司在完成了5Gb/s传输400km和10Gb/s传输300km实验的基础上,又完成了20Gb/s传输200km和10Gb/s传输1000km直通传输实验。有人用光纤环路的形式来验证光孤子通信的最终潜力,先后成功地实现了2.4Gb/s传输1200km、2.5Gb/s传输1400…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和改进的马赫一曾德尔(M-Z)干涉仪的全光分组交换的分组头提取结构和方案.通过讨论SOA-改进的M-Z干涉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到使性能优化的系统参数.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分组头和净荷速率分别为2.5 Gb/s和40 Gb/s时,系统提取分组头的对比度达到15 dB以上.另外,该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好和易于集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4OGb/s光传输系统主要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世桓 《光通信技术》2004,28(10):37-38
介绍了40Gb/s光传输系统的开发前景,对影响40Gb/s光传输系统的主要因素,如电子材料、光纤色散效应、偏振模色散(PMD)、非线型效应、光信噪比、全新的编码和调制方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介绍了解决这些影响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