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以下简称腈氯纶)属变性(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品种之一。共聚物组成:丙烯腈40—60%,氯乙烯60—40%。这有别于 ISO2076—1977化学纤维—属名中规定的丙烯腈系纤维(丙烯腈含量至少85%)和含氯纤维(在大分子链由丙烯腈构成的情况下,氯乙烯和偏氯乙烯线型大分子含量应含有65%以上)。腈氯纶共聚  相似文献   

2.
腈氯纶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即腈氯纶—译者注)是一种含有丙烯腈重量百分率小于85%而大于35%的合成共聚物纤维。直到1960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定义腈氯纶的组成时,将它划归为腈纶、改性腈纶、甚至是乙烯基纤维类。尽管联邦贸易委员会作了正式分类,但通常仍将腈氯纶划为腈纶类,在技术上,这是一个表示含有丙烯腈重量百分率小于85%的合成纤维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1.腈纶简述 纤维成分的重量百分率至少含有85%丙烯腈的纤维称之为腈纶纤维,变性聚丙烯腈则含有35~85%的丙烯腈。 丙烯腈基树脂的合成于1929年首先在德国获得成功。但是,由于这种聚合体的不熔融性以及不溶解于一般溶剂而未能应用。只是到了1949年,在采用二甲基甲酰胺作为纺丝溶剂后才进入工业化生产。 腈纶纤维的问世立刻成为羊毛的代用品而找到了较好的市场。它的耗用量发展很快,在合成纤维  相似文献   

4.
1.定义根据DIN6001第三部分(1988年)规定,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是由至少85%重量的芳香族链节单元直接通过芳香酰胺集团联接在线型大分子上的合成聚合物制得的化学纤维。其中最多可有50%的酰胺键由酰亚胺键取代。在ISO2076—1973国际标准中,芳香族聚酰胺是指这样一类化学纤维,即:它是由芳香  相似文献   

5.
1 定义根据 1 0 .88版DIN 60 0 0 1第 3部分 ,聚丙烯( polypropylene)纤维属于聚烯烃 ( poyolefin)纤维一类。聚丙烯适合于纤维纺制是由于丙烯特殊的部位及有规立构聚合作用而成为线性大分子。按照 8.91版DIN 60 0 0 1第 4部分以及 87版ISO1 0 4 3 1标准 ,聚丙烯的标记符号为PP。2 发明及发展乙烯 ,作为聚烯烃的代表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难于聚合的 ,而且只有在高压才可实现聚合。 1 95 3年 ,KarlZiegler开发出一种在低温常压下借助金属催化剂的转变实现乙烯聚合的方法。与游离基聚合、具有大量分支的高压聚乙烯相比 ,该法所生…  相似文献   

6.
英国Acordis公司发现了一种生产碳纤维短纤母体的聚丙烯腈纤维原纤化倾向的方法。氧化作用能将用于复合材料中的聚丙烯腈纤维转换成碳。而且 ,这个转换过程经常是最后石墨化之前的中间步骤。不过 ,传统的做法是用聚丙烯腈纤维的长丝 (在氧化步骤中保持张力 )。与此不同的是 ,Acordis公司的技术能加工短纤。聚丙烯腈纤维为丙烯腈与一种不饱和羧酸的聚合物。据美国专利 6 2 2 8489说明 ,这类纤维最好为丙烯腈和衣康酸 (或者甲基丙烯酸 )的共聚物 ,衣康酸基团含量低于 0 5 %~ 2 %。这种共聚物纤维也可以只包含一种单体 ,如丙烯…  相似文献   

7.
腈纶是指丙烯腈占85%以上的共聚纤维。它具有柔软、质轻、保暖等性能,其外观像羊毛,因此有合成羊之称。毛纺工业早已应用此种纤维生产膨体绒线和混纺织物,但印花产品国内尚属缺门。睛纶纤维由于共聚的单体不同,所得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就有差异。 上海第三印染厂采用上海第二化纤厂生产的3D毛型腈纶纤维,由于纯丙烯腈纺丝性能差,难染色,因此生产时加入第二单体丙烯酸甲酯5~9%,以降低聚丙烯腈大分子结构的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腈水解过程的红外光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方法由丙烯腈 (AN)单体和纤维素纤维 (CF)制取一种具有聚丙烯腈(PAN)表层的改性纤维素纤维 (PAN CF) .将AN接枝率 70 %的PAN CF用 2 .0 g/dLNaOH溶液进行水解 ,制得反应程度不同的系列水解PAN CF(Hyd .PAN CF)样品 .运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上述试样 ,以考察水解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 ,PAN的碱水解过程是由反应速度不同的三个阶段构成 :前期增速缓慢 ,中期增速急剧 ,后期缓慢减速 .50 %以上的腈基在仅占水解过程总时间 1 /6(约 2 0分钟 )的反应中期转化 .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羟基磷灰石(HAp)进行改性,通过紫外光接枝法制备聚丙烯腈/改性羟基磷灰石(PAN/MHAp)-KH570接枝复合膜和复合纤维。通过正交优化分析得到具备良好吸附和拉伸性能的接枝复合膜的HAp改性工艺为:偶联剂KH-570体积分数5%、乙醇与水体积比9∶1、水解时间1 h、pH值6、偶联时间30 min、偶联温度50℃、蒸干温度50℃。采用此工艺得到的接枝复合膜的拉伸断裂强度为0.847 MPa,对Cd2+的吸附量为82.54 mg/g;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198 cN/dtex,对Cd2+的吸附量为86.2 mg/g。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PAN/MHAp-KH570接枝复合膜的最佳接枝时间为8 min,光引发剂最佳用量为9%(对MHAp质量分数)。PAN/MHAp-KH570接枝复合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大于共混复合纤维,而吸附量略小于共混复合纤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新方法——2.5%NaOH法。试验显示,混纺产品中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部分在2.5%NaOH溶液煮沸处理30 min中会全部溶解,而棉纤维不溶解;但棉纤维会有些损伤,取其质量损失修正系数d值1.02可使试验结果准确。与FZ/T01103—2009中的次氯酸钠/硫氰酸钾法对比可知,2.5%NaOH法所得结果与该标准所得结果相对误差<1%,证明了2.5%NaOH法用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棉混纺产品的含量检测是可行的,此方法改进了次氯酸钠/硫氰酸钾法中需要2步才能完全溶解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仅一步即可实现棉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