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利比达克生前鲜为人知,逝世后人们才感悟到他与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等同是20年代最了不起的指挥家。令人遗憾的是,大师在世时似乎没有踏进过录音室,他非常讨厌录音,认为唱片像青豆罐头,没有生命,不真实,“录音技术越进步就越背离了音乐的本质”,“听唱片好比与画像中的布里奇特·巴多特(Brig itte Bardot)做爱”,大师如是说。要听音乐就必须到音乐厅去听,这是他的音乐上的一个信念,他以后没有录过一张真正的唱片,世上流传的多是盗录版本,粗制滥造,音质很差。晚年,老人家对录音稍为开通一些,录制了些CD、LD,这无疑是研究切利比达克指挥艺术的珍贵资料。LD有TELDEC出品的切利比达克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古典交响乐》、德伏扎克《第9交响曲》(新世界)、伯拉姆斯《钢琴协奏曲》(钢琴巴伦)SONY出品的布鲁克纳《第6交响曲》、《第7交响曲》、《第8交响曲》、《第7交响曲》(BPO版本)CD有切利比达克儿子授权由EMI制作的  相似文献   

2.
切利比达克(S-Celibidache),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不图名利,与世无争;他,个性怪僻,我行我素;他,拒绝录音,不会利用唱片自我宣传;他,一生坎坷,不被理解,没有得到应得的荣誉。他在这商业的世界不吃  相似文献   

3.
一言 《视听技术》2005,(11):73-75
惟有唱片能展示他的才华如果有人问,在残障人当中,能享有国际声誉的歌唱艺术家是谁,意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亚博切利(AndreaBOcelli)肯定是爱乐者最先选定的代表人物。不过,还有一位残疾人,其经历和艺术才华堪与博切利比肩,但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他就是出生于1959  相似文献   

4.
心雨 《视听技术》2002,(4):86-87
切利比达凯这位极端反对录音的指挥家终身没有留下象样的演录资料,仅有的录音版本也是过去未经他同意“偷录”的。现在经他的后人同意出版为数不多的演录,自然成了乐迷们的抢手货。这款影碟是他在执棒慕尼黑爱乐乐团期间拍摄的,而且是既有乐队又  相似文献   

5.
不知不觉,从1998年EMI出版第一辑切利比达奇(以下简称Celi)录音集所掀起的“Celi”热至今已过去八年了。长期以来,Celi的名字因有诸如“被卡拉扬谋夺了富尔特文格勒接班人之位”等“事迹”而广为人知,而他的指挥艺术却又因生前不愿录制唱片而显得神秘莫测。当时EMI两年间推出的三辑共33张CD的Celi慕尼黑现场录音(第一辑无主题的“散曲”,第二辑布鲁克纳,第三辑贝多芬和勃拉姆斯),自然成为了评论界和爱乐者的关注焦点。晚年Celi那独一无二的风格,尤其是他的“慢”,  相似文献   

6.
说起发烧唱片,法国录音大师皮埃尔·维拉尼(Pierre Verany)可谓先驱。他创立的同名唱片公司积极挖掘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PierreVerany公司出品的唱片,录音几乎无一败笔,而其中的佼佼者,就包括这张名为《魔幻巴拉圭竖琴》的唱片。  相似文献   

7.
BBC交响乐团出版了自己的唱片目录,内中包括数百部音乐作品和从78转胶木唱片开始的多种形式的商业性录音。其中,78转胶木唱片收的是比彻姆、博尔特、弗利兹·布希、爱德华·埃尔加、塞尔基·库塞维茨基、布鲁诺·瓦尔特和阿图罗·托斯卡尼尼(唱片目录中有他十多种由EMI录音而未发行的唱片)等人的历史性录音。乐团的录音曲目与其音乐会演奏曲目一样,重点强调的是浪漫作品、20世纪经典作品和在世作曲家的  相似文献   

8.
EMI的“双强音系 列”唱片(double fforte)和DG的“全景系列”唱片(PANORAMA)是这两家国际上最老和最著名的唱片公司近年推出的纪念性系列录音产品,而且都是价低质优、对原版录音作了技术处理的双张版唱片(往往是双张唱片只售一张的价)。这两个系列的唱片还有个特点,即每辑CD都以音乐类型或音乐家分类,每张唱片收录的作品都相对完整。这样不仅便于乐迷朋友查找选聆,也便于保藏。  相似文献   

9.
阿图尔·鲁宾斯坦一生中录了那么多的唱片,然而他起先是瞧不起唱片这玩意的。当时的唱片录音技术也确乎难以叫人满意。录制质量的提高,转变了他的看法,我们这些靠唱片同美妙的音乐结缘的乐迷,读他关于这方面的自叙,不会不感到兴趣的吧?  相似文献   

10.
布兰诗歌     
静聆 《高保真音响》2011,(8):104-105
2010年起,EMI陆续发行了“EMI Masters”(EMI大师经典)系列唱片。该系列唱片的录音可谓款款经典。全部来自名家名演。烧友们最关心的唱片品质又如何呢?我们不妨管中窥豹,在接下来的几期里。精选部分录音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凡熟悉唱片生产工艺的人都知道,刻纹和电镀是最困难的环节。在预镀镍版中由于应力引起的回声以及许多其它问题,使得质量要求很高的唱片产量很低,尤其是古典音乐的录音唱片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发烧唱片公司中,First ImpressionMusic(简称Fim,中文译名“一听钟情”)唱片公司是以总能站在音响科技的最前沿,运用最新最发烧的音响技术,制作出最发烧的唱片,不断引领音响发烧友步入全新的音响世界而著称。Fim唱片公司的老板马浚先生本身就是一位资深发烧友。其在香港创建的Fim唱片公司的前身“金弦天碟”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搜集世界各个发烧唱片公司的发烧录音,或直接引进,或用时下最先进的音响技术手段,加以重新处理其录音母带,使之成为超级发烧靓碟,推荐给音响发烧友。 这次要介绍的FIM公司最新推出的采用世界上最昂贵  相似文献   

13.
指挥大师索尔蒂所 录制的唱片实在 太多了,他去年过世后, 谁能完成大师生前最后 一张录音的唱片?回答 是肯定的,只能是与大师合作了半个世 纪的Decca。 与其他指挥巨擘所留下的最后一 张纪念CD一样,这张唱片值得珍藏。而 且,它的珍藏价值可能还要高一些。 首先,这张唱片具有特殊意义。大 师的录音,已是片海如林,金牌银牌,要 啥有啥,要以这“最后”来锁定演录的最 高水平,既不现实也无必要。它最感人 之处,乃是大师终以耄耋之年落叶归 根,回报母亲,回报故土师辈的情结。唱  相似文献   

14.
RCA古典录音公司成立于1904年,至今已逾百年,现属Sony唱片集团旗下。作为立体声萌芽时期的三大发烧品牌之一,RCA旗下艺术家众多,录音宝藏俯拾皆是。“RCARedseal——BEsT100”系列唱片是由日本BMG从RCA当年最引以为豪的“RedSeal”系列精品中,按照作曲家和作品创作的年代排序,精选出作品、演绎和录音都具有代表性的100张优秀唱片,可谓将大师和名演集聚一堂,张张都是RCA鼎盛时期在古典乐坛的辉煌记录。  相似文献   

15.
本套唱片中所选的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精选录音中堪称Decca黄金年代中的最经馥者:从声音角度来说,最能代表Decca之声的风貌;从录音技术角度来说,也是精华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我终于得到了采访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制作人约翰·麦克鲁尔(JohnMcClure)的机会。麦克鲁尔的传奇故事我早有耳闻,他不仅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好莱坞负责制作瓦尔特的所有立体声录音,奥曼迪的许多唱片也是他主持制作的,他还负责  相似文献   

17.
在CD唱片中,一般有AAD、ADD、DDD三种类型,以DDD(即数码录音、数码混音、数码制片)的唱片效果最佳,也称之为3D唱片。1993年下半年,德国DGG唱片公司首创了一种新的数码录音技术——4D录音技术,并相继推出了一批采用该技术录制的音乐软件。4D技术的关键是在进行数码录音时,将以往连接在调音台后的A/D转换器  相似文献   

18.
红色娘子军     
肖戈 《视听技术》2007,(2):108-109
舞剧音乐《红色娘子军》是老一辈爱乐人常听不衰的经典。1967年由韩中杰指挥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队演录的这部舞剧音乐,是最早最权威的录音版本。遗憾的是,当时限于技术条件,只能以单声道密纹唱片出版。现在,爱必希唱片公司在“传奇再现”系列中,将这一历史录音列入榜单。  相似文献   

19.
CD藏家快评     
《视听技术》2004,(8):91-96
这是Decca最新推出的一款精美的歌剧全剧CD,内容是威尔第的《游吟诗人》。专辑封面印着意大利盲歌星安德烈亚·波切利的图照,看起来象他的又一张个人专辑。其实,波切利只是在这出戏里扮演男主角——“游吟诗人”曼利科。在此之前,早已有男高音巨擘毕约林、贝尔贡齐、科雷利、多明戈等领衔出演“曼利科”的多种名版录音。如今这款新版的推出,我  相似文献   

20.
沉寂多年的黑胶唱片,最近正在缓慢地升温. 最初是听唱片店朋友说的.他觉得奇怪,怎么最近常有人来店里问有没有黑胶唱片;后来又在港汇广场看见一家卖音响设备的店中店也摆出了一些黑胶唱片,是邓丽君的录音,广东压的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