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讨了异形、阻燃、有光涤纶全拉伸丝(FDY)的生产工艺特点。介绍了干燥控制、纺丝温度和黏度降控制、丝束冷却和集束上油控制等生产技术。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可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异形、阻燃、有光涤纶FDY。  相似文献   

2.
王朝军 《合成纤维》2008,37(6):43-44
探讨了异形、阻燃、有光涤纶全拉伸丝丝(FDY)的生产工艺特点。介绍了干燥控制、纺丝温度和黏度降控制、丝柬冷却和集束上油控制等生产技术,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可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异形、阻燃、有光涤纶FDY。  相似文献   

3.
以无卤阻燃剂为改性剂、大有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切片为基体熔融挤出制得无卤阻燃母粒,并将其与半消光PET切片共混熔融纺丝得到阻燃PET预取向丝(POY),再经加弹得到阻燃PET拉伸变形丝(DTY),探究了加工工艺对阻燃母粒制备的影响,评价了阻燃母粒的物性指标和热稳定性,并研究了阻燃母粒添加量对纤维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母粒的较佳制备工艺为阻燃剂质量分数40%、熔体温度265℃、螺杆转速200 r/min、切粒机转速35 Hz;阻燃剂在PET基体中均匀分散,加入后不影响PET切片的特性黏数和熔点等物性指标,且提高了PET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当添加的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6%~12%时,制备的阻燃PET POY的力学性能与常规PET POY接近;当添加的阻燃母粒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阻燃PET DTY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达31.8%。  相似文献   

4.
采用磷含量为5 500μg/g的75 dtex/144 f阻燃涤纶POY为原料,在ATF-12型加弹机上生产55 dtex/144 f阻燃涤纶DTY,探讨了其假捻变形工艺。结果表明:选择加工速度400~600 m/min,拉伸掊数1.60~1.72,D/Y值1.70~1.75,热箱温度135~175℃,第二、三超喂率分别为2.5%,3.0%,生产正常,产品满卷率达86%以上,织物极限氧指数达32%,其他物理指标接近同规格的普通涤纶DTY。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实验机和在线生产,对用TCS法生产的细旦阻燃涤纶长丝的工艺条件,如切片含水率、纺丝温度、冷却成形、丝条上油率、热管温度及热管位置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干燥工艺可获得含水率稳定在1.8×10-5以内的阻燃干切片;1#联苯锅炉温度控制在265~267℃,2#联苯锅炉温度控制在269~271℃;侧吹风风温为(21±1)℃、风速0.45m/s、风湿70%±5%;丝条上油率1%~1.2%;热管温度168~170℃,位置距喷丝板高度910mm时,可生产出质量优良的细旦阻燃涤纶长丝。  相似文献   

6.
磷系阻燃共聚酯流变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林 《合成纤维》2009,38(1):17-19
采用日本岛津KOKA302型毛细管流变仪,对有光阻燃聚酯切片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普通有光聚酯切片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阻燃聚酯熔体属非牛顿流体;与普通聚酯相比,阻燃聚酯熔体黏度偏低,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大,高磷含量阻燃聚酯对温度敏感性更大。流变性研究为磷系阻燃共聚酯切片的纺丝、成形、加工工艺条件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阻燃氯丁橡胶密封条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氯丁橡胶阻燃剂、填充剂的选择,采用微波连续硫化工艺试制出氧指数高达35%的氯丁橡胶阻燃密封条。  相似文献   

8.
赵桂兰  王群芳 《广东化工》2006,33(12):21-23
考察了阻燃剂磷酸脒基脲浓度、浸渍处理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绝缘纸经阻燃处理后热降解参数、剩炭率、击穿电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浓度为10%磷酸脒基脲溶液浸渍绝缘纸可满足阻燃要求,绝缘纸浸渍时间以5~10min为宜;磷酸脒基脲阻燃处理的绝缘纸热降解起始温度提前约50℃;绝缘纸剩炭率升高到31.73%,击穿电压稍有下降。同时还考察了硼酸加入量对磷酸脒基脲阻燃绝缘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中硼酸含量在10~20%阻燃效果、绝缘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张守运 《聚酯工业》2008,21(5):14-17
从切片的品质、干燥、纺丝、侧吹风、拉伸卷绕、假捻变形以及产品阻燃性能等几个方面对该产品的生产工艺作了探讨。合理选用工艺流程和假捻变形工艺可生产出品质高、性能良好的高磷含量阻燃异型吸湿排汗有光涤纶仿麻竹节纱。  相似文献   

10.
磷系涤纶纤维用阻燃剂YHD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磷系阻燃整理剂YHD的合成工艺.并对其基本性能、应用技术和使用效果作了介绍。常规的涤纶染色方法和工艺,例如高温高压法、热熔法均适于用YHD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YHD阻燃整理品的极限氧指数(LOI)可高达37,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高磷含量细旦多孔阻燃涤纶POY的生产工艺,假捻变形的加工过程以及产品阻燃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结晶干燥工艺和方法,双道上油,优化纺丝、假捻各工艺条件,能生产出染色均匀,外观及质量优良,使用性能好的高磷含量涤纶长丝产品。  相似文献   

12.
蜜胺纤维是一种用三聚氰胺与甲醛缩聚,并溶于有机溶剂中湿纺和后处理而得的新型无卤阻燃纤维,具有含氮量高、阻燃性好、高温下不产生毒烟、耐火焰燃烧性高、热稳定性好、导热率极低、无熔滴等优异特性,在石油、化工、农业、水利、建筑、电子通讯、交通运输、医药卫生、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而成为现代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化工新型材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在国内建设蜜胺纤维工业化生产装置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本文介绍了蜜胺纤维的物化性能、制造工艺及应用前景,叙述了国内外蜜胺纤维研究开发的技术进展,并对蜜胺纤维在国内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硅氮系阻燃黏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探讨其阻燃机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以及极限氧指数等测试,分析了硅氮系阻燃剂含量对纤维阻燃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阻燃剂质量分数为20%时,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度为2.1 cN/dtex,极限氧指数为28%,在满足纺织服用需求的同时,达到国家阻燃标准,兼具安全环保与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4.
阻燃涤纶织物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涤纶阻燃改性的研究情况,综述了涤纶阻燃处理方法,分析了卤系和磷系阻燃剂及其对涤纶的阻燃改性的优缺点,介绍了涤纶的燃烧机制、阻燃机制、阻燃方法以及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涤纶阻燃改性中所用的阻燃剂主要是通过吸热、覆盖和稀释等机制发挥阻燃作用的。分析了涤纶阻燃整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阻燃涤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聚苯并咪唑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纺织材料,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其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介绍了聚苯并咪唑纤维的阻燃性、耐高温及耐低温性、耐酸碱性和服用舒适性,及其在航空航天、消防服装、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表述了纺织品阻燃的基本原理。对纺织品阻燃性能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并进行了细致分类。根据纺织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现有的13项国内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逐一比对相同点、不同点和适用的纺织品种类。该分析为选择合适的燃烧性能测试方法、评估纺织品阻燃性能确定了合理可行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国内纺织品阻燃性能试验方法,促进阻燃纺织品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守运 《聚酯工业》2010,23(6):26-28,46
对细旦T400复合弹性纤维的纺丝工艺以及以细旦T400复合弹性纤维与细旦涤纶POY复合生产三异细旦高弹涤纶复合纱的假捻变形工艺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控制好纺丝工艺制得合适的双组分并列复合弹性纤维T400POY,然后在假捻变形加工过程中与细旦涤纶POY网络复合,可以制得弹性好、手感柔软、绒感风格独特的异成分、异线密度、异收缩的三异细旦高弹涤纶复合纱。  相似文献   

18.
涤纶是一种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的合成纤维,有良好的性能且价格低廉,在国防、工业用布和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涤纶的燃烧性能和燃烧过程,阐述了涤纶的阻燃机理,阻燃整理方法及整理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涤纶改善阻燃性能后的评测标准,影响涤纶阻燃整理效果的因素,综述了国内外涤纶阻燃研究进展情况。最后,指出环保、多功能型阻燃涤纶,聚酯纤维阻燃理论以及纳米层状硅酸盐/聚酯复合材料方面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is mainly about a novel organophosphorus flame‐retardant N‐1‐chloroisopropyl alcohol‐3‐dimethylphosphonopropionamide. Dimethyl phosphate, acrylamide and epichlorohydrin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The mechanisms of synthesis and molecule structure of the flame retardant were discussed. The fiber was treated using the pad‐dry‐cure‐wash method. The limiting oxygen index value of the modified sample was 3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ple treated with MDPA (Pyrovatex CP). After 50 laundry cycles, it still had some flame retardancy left. Thermogravimetry (TG) and Differentiate TG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the flame retardant caused fiber to decompose below its ignition temperature and formed carbonaceous residue or char when exposed to fire. The treatment had an obvious effect on the denier of the fiber;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fiber slightly decreased, but that effect could be negligible.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