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实现由Kodak KAI0340D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组成的新型图像采集系统,需要设计专门的CCD时序驱动电路。使用Xilinx Spartan3AN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设计时序产生电路,经过驱动芯片MAX4426和ISL55110驱动,再经过箝位电路箝位,得到了满足CCD要求幅度和时序的驱动信号。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产生了满足CCD要求的驱动时序,实际测试时CCD帧频达到了205.6frame/s。  相似文献   

2.
针对L3Vision CCD图像传感器,提出了时序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在分析CCD时序工作原理的基础之上,采用CCD驱动芯片EL7212和EL7155,完成了成像区、存储区和水平读出寄存器所需时序驱动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完全满足CCD各项驱动时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FPGA的行间转移面阵CCD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Kodak公司的前照明行间转移型面阵CCD KAI-0340,对其驱动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满足CCD所需偏置电压的供电模块;搭建CCD时序脉冲驱动器电路;利用Xilinx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XC2S150来设计CCD的驱动时序.实验表明,设计的CCD驱动电路可以满足CCD KAI-0340的各项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FPGA的面阵CCD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用于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相机系统的e2v CCD57-10的工作参数和时序分析,着重介绍了基于FPGA来设计产生面阵e2v CCD57-10芯片的复杂驱动时序和整个CCD相机的电子系统控制逻辑时序.使用结果表明:该硬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功耗较低、并满足了工程项目的小型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ILX554B线阵CCD为例,分析了该电荷耦合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时序,介绍一种线阵CCD光谱测量系统的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主要内容包括ILX554B线阵CCD驱动电路和输出信号处理电路。结果表明,各项参数及指标均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此设计发挥了单片机的优势,使驱动具有方便、灵活、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ILX554B芯片多路驱动时序的要求,已用于CCD荧光光谱测量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线阵CCD与单片机的一种接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的CCD驱动时序产生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线阵CCD器件TCD13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7.
CCD相机功率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一些CCD的驱动波形为双极性且电压幅值范围较宽,而目前的CCD驱动集成电路多为单电源工作且工作电压幅值有时候不能满足要求。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新的CCD相机的功率驱动电路。该功率驱动电路采用电容耦合及二极管钳位方式对时序信号进行电平搬移,采用两个互补三极管轮流开关工作产生驱动波形。由于采用了较少的器件,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对电路进行了分析,并在Cadence公司的OrCAD PSpice AD软件下进行了仿真。构建实际的电路和仿真结果一致。因此,当现有的驱动器集成电路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该电路实现CCD相机的功率驱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线阵 CCD 的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对线阵CCD的采集电路进行了研究,设计出线阵CCD的硬件电路。并选用日本SONY公司的三通道线阵CCD传感器芯片ILX558K作为成像器件,分析了CCD驱动电路的逻辑要求,应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技术(FPGA )实现了线阵CCD传感器的驱动时序。同时,论文利用EDA工具PADS9.3完成了数据采集电路 PCB的设计,并制作出样板。最后进行了元器件的焊接和调试。  相似文献   

9.
陈赟  何惠阳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6):2526-2528
为了在单个电路上实现线阵CCD多种频率的驱动,对μPD3575D线阵CCD的结构原理及驱动时序等主要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开关控制μPD3575D的驱动频率,以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为核心对μPD3575D的驱动电路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CPLD内部逻辑结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提供多种驱动时序,硬件电路简单,实用性强,为实现多种线阵CCD驱动电路的集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分辨率全帧CCD芯片FTF4027M的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分辨率全帧CCD芯片FTF4027M的内部结构和驱动时序,利用CCD专用的集成芯片设计了该CCD芯片的驱动电路,其中包括驱动程序设置和所需偏置电压。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电路功能正确、结构简单、设计工作量小、功耗极低、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在NiosⅡ处理器上的CCD数据采集系统。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采集到的信号经过前端的差分运放处理后再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据存储于外部SDRAM中,被读取后显示在LCD上。本文重点介绍了各器件的电路设计和驱动程序的编写。实践表明,该设计成本低,实时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精确地测量放大变换电路输出的频率脉冲信号,设计了一种放大变换电路测试系统.以工控机为主搭建硬件测试平台,给被测电路板提供七路供电电源、稳定的恒流输入信号以及时间基准脉冲信号,放大变换电路板将输出X、Y、Z三个通道,每个通道各正负两路,共计六路脉冲信号,将这些信号送到工控机内并利用美国NI公司的LabVIEW图形化编程软件,借助于NI-DAQmx驱动软件进行编程.系统完成后性能稳定可靠,测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目前FPGA在控温电路中的设计难题,使可编程器件FPGA更好地为广大编程技术人员所掌握,在方法上采用对时间计数器(时钟)、状态机(时序电路)、显示驱动、输入输出信号和相应管脚等设置的编程,使用verilog语言设计控制器来实现对整机电路的控制,用开发系统下载芯片进行功能检查并完成调试仿真(检查仿真波形),详细描述控制事件的处理过程,并通过实例演示了该方法的实际效果。对于从事FPGA的研发技术人员在控温电路的设计思路上将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荷耦合器件和外围设备,设计了一种CCD图像数据采集系统.采用FPGA配合垂直时钟驱动芯片驱动CCD,由FPGA处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并对图像数据的采集过程、模数转换、缓存、1394数据打包进行控制.设计了1394b光接口电路,解决了远距离高数据传输速率图像采集问题,实现连续图像数据采集和处理,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观察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驾驶视野,并对其运动算法进行纠正,设计了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CCD道路运动成像系统.下位机主控制MCU采集CCD传感器的数字图像信号,通过无线射频芯片NRF24L01将图像数据发送到LABVIEW主机,借助LABVIEW的强度图来显示图像,从而实现运动图像的实时观察.实验证明这种...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以ATxmega处理器为核心的CCD无接触尺寸测量系统方案,产生线阵CCD需要的驱动信号,完成A/D采样与处理,进行数据传输通信等,来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性能的线阵CCD尺寸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7.
脑控车辆(brain-controlled vehicle,BCV)是指利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解析驾驶员的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从而获得控制命令的车辆,其性能受BCI本身性能影响很大。目前,BCI的识别准确率、可识别分类的指令数都受限,并且其指令识别时间较长,因此仅靠脑电信号控制的车辆,其控制性能并不理想。针对在BCI性能受限的情况下提高脑控车辆的控制性能这一问题,基于模糊逻辑,提出了一种模糊脑控融合控制的方法:基于模糊离散事件系统(fuzzy discrete event system,FDES)监督理论对于驾驶员给出的脑控指令的正确程度进行监督评估;同时基于模糊逻辑设计一个自动控制器根据车辆当前状况进行模糊推理得到自动决策;根据评估后驾驶员指令的正确程度与自动决策进行二次模糊推理,对自动决策作出更符合人意图的调整,得到最终决策。为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一种新型的SSVEP(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型脑机接口设备。并基于此平台,设计了后续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BCI性能受限的情况下提高脑控车辆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Camera link协议的图像采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中将接口信号和图像数据转换为低压差分信号(LVDS)进行传输,提高了信号的精度和传输距离。阐述了具体的硬件接口电路设计以及接口信号程序设计,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控制中光电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光电编码器在高频振动环境中使用时,会引起输出波形畸变而导致计数错误,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抗干扰计数及F/V转换电路。经验证,该电路能有效地扼制振动引起的误计数,同时提高了F/V转换稳定度及转换精度。并成功与风力发电机变桨控制IGBT伺服驱动器配套。  相似文献   

20.
针对Windows2000下开发驱动程序的问题,介绍了Windows驱动程序开发模型(WDM),分析了该模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在Windows2000系统下基于WOM开发设备驱动程序的流程,分析了驱动开发中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1个开发实例,结合实例对WDM开发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说明,并简单介绍了驱动程序的调试和调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