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油田使用的CYJ12-4.2-53HB型和CYJ1O-3-53HB型抽油机,其中央轴承座的支承采用的是U形螺栓联接,结构如图1。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U形螺栓极易断裂,原因是U形螺栓受到交变的拉伸和剪切载荷共同作用;由于井口中心与游梁中心线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使游梁产生侧向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鞍型板加强的Y型管节点在轴向拉力的作用下的极限强度。在分析时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和正交设计方法。分析了独立的管节点参数β和鞍型板与弦管厚度比τd以及鞍型板长度与撑管直径比ld/d1对极限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鞍型板的尺寸对加强后的节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利用适当尺寸的鞍型板对Y型管节点进行加强可以提高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拉伸试验结果,通过与G105钢钻杆进行对比,分析了铝合金钻杆的拉伸弹性、塑性和强度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钻杆拉伸性能完全符合GB/T 20659标准要求;与G105钢钻杆相比较,铝合金钻杆虽然强度较低,但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和足够的塑性储备;铝合金钻杆强度质量比高,弹性模量小,在钻深井、超深井中可大幅减轻钻柱质量,在通过定向井和大位移水平井弯曲井段时产生的弯曲应力小。有利于提高钻井安全和效率,延长钻柱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李辉  王鹏起  周权  张培东  张荣胜 《焊管》2017,40(12):63-68
为了提高钢质管道的防腐质量,对管道防腐用聚乙烯材料的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国标中常用防腐材料拉伸试样类型及取值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标准中不同类型拉伸试样的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拉伸屈服应力等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试样类型拉伸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同种材料同样厚度来说,5A型原材料压塑试样断裂标称应变数据比1B和1BA型原材料压塑试样偏小约22%,而1B/1BA/IV型原材料压塑试样结果较为接近,1B涂层轴向试样比1BA涂层轴向试样更容易发生肩部断裂,但1B和1BA涂层的周向试样极少发生肩部断裂。最后对即将实施的GB/T 23257—2017防腐标准中的拉伸性能技术参数的定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导了C型环的挠度——应力关系式,对NACE TM0177和GB/T15970.5中的加载应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和讨论;进行了C型环应力与加载挠度的测试,通过公式计算应力值与实际应力值的比较,对加载应力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一步确定了这两个标准各自的适用范围,推荐了对试件进行合理加载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部分醇解的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进行双向拉伸制备了氧气阻隔薄膜,系统研究了双向拉伸倍数对薄膜结晶性能、热学性能、氧气阻隔性、抗粘连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同时与TPVA流延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经双向拉伸的流延膜,双向拉伸薄膜的结晶度、平均晶粒尺寸增大,且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加而增加,氧气阻隔性也相应提高。此外,薄膜的熔融温度、熔融焓、抗粘连性、拉伸断裂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均随拉伸倍数的增加显著提高。拉伸工艺对TPVA薄膜的性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拉伸黏度是决定聚合物驱替液驱油效率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采用CaBER1型拉伸流变仪和RS600流变仪测定了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的拉伸黏度和流变行为,研究了聚合物的链结构对其溶液的拉伸黏度和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拉伸黏度要比相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剪切黏度高3个数量级以上,并且随着应变增加而增加、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浓度时具有梳形结构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拉伸黏度要远大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均聚物的拉伸黏度;在相同剪切黏度条件下,前者的拉伸黏度是后者的3~5倍,弹性模量相差1.8倍。随着浓度的增加,二者的拉伸黏度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牌号H_(11)(相当于中国4Cr5MoSiV)合成金刚石模具环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模具环常温和高温(180℃)的拉伸强度极限分别为1430.8MPa和1377.65MPa、弹性模量E=206 GPa、μ=0.285,有限元分析的最大等效应力为1836.9MPa,超过了模具环的拉伸强度极限,是模具环失效的根本原因。提出采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优化设计,使应力值降至1400 MPa以下,或选用拉伸强度极限高于1800 MPa的材料,是提高模具环寿命的两项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
管道结构中存在变径或开孔,输送介质不可避免会引起管道振动。为准确模拟固液两相流在变径及T型管道内流动所诱发的振动情况,搭建了实验装置,设计了实验流程和实验工况。针对管道的变径和开孔特点,将管道简化成缩径管及T型管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缩径管及T型管的实验测试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拟合处理,得到了固体颗粒比例、出口流量对变径及T型管道振动的影响规律。可为固液两相流在变径及T型管道内诱发的振动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弥散型腐蚀损伤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损伤理论,将管壁点腐蚀损伤层材料视作孔洞型均匀损伤材料,通过模拟多孔材料拉伸实验,研究了孔洞型损伤管线钢表观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退化规律.根据稀溶液理论,导出了腐蚀损伤沿壁厚方向的分布模型.通过腐蚀实验,研究了腐蚀损伤管线钢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腐蚀损伤规律,并结合相应的管道应力和强度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点腐蚀弥散损伤管道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邓波 《炼油与化工》2021,32(1):42-43
通过对钢制储罐罐底边缘板腐蚀机理进行研究,对比目前常用边缘板防腐路线的使用效果,选取防腐效果较好的精蜡带边缘板防腐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储罐边缘板防腐材料选择要求,为储罐边缘板防腐材料的开发和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强迫振动试验的方法,对Spar平台垂荡板不同振幅和不同振动频率下的附加质量系数和阻尼系数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板厚板宽比和不同边缘形状垂荡板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板厚板宽比对垂荡板水动力性能影响较大,而板的边缘形状对其影响很小。三块垂荡板的多板试验结果与单板试验结果比较,得到了垂荡板水动力系数随板间距的变化情况,研究成果对实际工程中垂荡板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金兰  杨东升  王增辉 《焊管》2011,34(7):31-33,37
以JCOE成型的X65级φ 762 mm×30.2 mm和X70级φ 765.2 mm×31.8 mm钢管为例,对X65/X70大壁厚海底用直缝埋弧焊钢管管体横向和纵向拉伸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板状试样和圆棒试样对管体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形式对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小;横向圆棒试样的屈服强度、屈强比均明显高于横...  相似文献   

14.
张恺 《新疆石油地质》1991,12(2):91-106
中国大陆板块的演化经历了三次板块构造旋回的叠加。在元古代板块构造旋回末期曾联合为一个元古大陆,并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聚敛在一起。在古生代板块构造旋回初期,中国元古大陆与全球元古联合古陆一起,同步发生裂解、漂移和海底扩张作用。中国元古大陆裂解为新疆古陆、华北古陆、华南古陆、柴达未古陆、华东古陆,它们之间为窄大洋所隔,在古生代时期各陆块在赤道附近,向北半球低纬度带漂移,羌塘—印支古陆于晚泥盆—早石炭世时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随古特提斯洋的扩张自南半球向赤道漂移,经加里东、海西和印支运动,在古生代扳块构造旋回末期(T),中国大陆主体又联合在一起,并使欧亚大陆形成。中、新生代板块构造旋回早期藏南—印度古陆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出来,从南半球向赤道漂移;华东古陆此时期演化为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一起向中国大陆板块发生俯冲、消减作用;在上白垩—中新世时期藏南—印度古陆与中国大陆西南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挤压与收敛活动;由于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扩张作用,使中国大陆向北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漂移,仅第四纪就向北漂移达数百千米。 中国大陆板块在三次板块构造旋回活动中受大陆裂解、漂移、碰撞和收敛作用的影响,控制着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的演化和中国含油气盆地类型世代沿革的演化。  相似文献   

15.
对蜡油蒸汽发生器管板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如设备结构、材料选择、断口的宏观形貌、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裂纹的金相组织、管板受力、流体诱导振动等,找出了管板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6.
试样形式对X80级钢板及钢管拉伸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试样形式对X80级管线钢板及直缝埋弧焊钢管横向拉伸性能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形式对钢板及钢管横向拉伸试验结果均有影响,尤其是对钢管横向屈服强度和屈强比的影响较大。分析了不同试样形式拉伸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钢板采用矩形拉伸试样、钢管横向拉伸采用圆棒试样并合理确定屈强比上限的建议。该建议已被西气东输二线标准采纳并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大气田形成与深部地壳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中国西部大气田与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中朝板块之间的关系引起高度关注。随着板块构造理论在世界大陆的失败, 对于与俯冲带相关的弧后引张、大陆增生、地壳物质返回地幔、成矿作用和油气藏等均存在较大问题。以一些大气田为例说明天然气的生成与深部地壳构造有关, 尤其是与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有关, 在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中, 天然气可通过地幔流体(如CO2、CO、H2等) 进行费-托合成。天然气的生成与分布与这一假说相一致。按照这一假说, 预测了一些未来的大气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底界面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松辽盆地北部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为基础,对其姚家组底界面特征展开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界面之下的地层内发育了4组近NNE走向长距离延伸的微幅褶皱带,并且这4组褶皱带的隆起幅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小;沿该界面发育了东薄西厚的红色古土壤层;古生物资料也显示界面上下有明显的物种组合突变现象。地球物理、沉积、古生物等证据揭示,姚家组底界面是发育在盆地裂后热沉降期内的一个具有挤压背景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磁性地层、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均显示该界面的发育时代为晚白垩纪(距今约88.5Ma),与中生代期间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一次重大的板块构造运动学重组事件一致。由此推断,松辽盆地北部姚家组底界面是晚白垩纪板块构造重组事件在松辽盆地内的响应界面,至此开始,松辽盆地进入了构造反转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顶油气冷却系统改造中采用板式空气冷却器代替原斜顶翅片管式空冷器的情况,改造时增设4台U型管热交换器与炼油厂三低温热水进行换热。改造后系统换热效果较好,系统压降、气压机的负荷降低,减少了装置的能耗。  相似文献   

20.
基于板式塔主要支撑结构的降液板对整个塔内结构件静、动态性能的关键作用,针对降液板的类型与多个载荷受力,建立板式塔盘降压板在操作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结构强度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增加加强筋提高降液板顶板整体刚度的方法。采用拓扑优化方法对降液板加强筋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讨论,并比较加强筋板厚度和高度对降液板顶板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