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探讨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原理及途径。本文以郑州市为实例,根据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对策,为郑州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出发,对水资源承载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承载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进而提出承载水平的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组合不同方案进行计算,最后以东营市为实例进行研究,提出符合东营市社会发展需要的节水方案和预期的承载能力,为东营的宏观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表征方法、计算方法和承载状况的评价方法,采用水资源承载人口数量计算法和水资源承载状况分类评价法,设置三个方案对昌平区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昌平区本地资源承载能力不足以承载规划的人口规模,采用再生水回用和利用外调水等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昌平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改善水资源承载状况。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并介绍了具有实用意义的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箅模型。可以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或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进而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结果。以郑州市为实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得到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①近期郑州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依然存在。仍属于严重超载;②到2010年,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将有很大改观;③到2020年、2030年,在郑州市实施南水北调、增强污水处理的前提下,水资源承载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各种因素,采用水资源承载程度指标和COIM模型方法分别计算蔚汾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流域内兴县现状年水资源处于承载范围之内,规划年预测人口均超过了水资源可承载人口数;岚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现状年和规划年均处于承载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出发,对水资源承载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承载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进而提出承载水平的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组合不同方案进行计算,最后以东营市为实例进行研究,提出符合东营市社会发展需要的节水方案和预期的承载能力,为东营的宏观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中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出发,对水资源承载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承载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而不断提高,进而提出承载水平的分级标准和计算方法,并结合情景分析方法组合不同方案进行计算,最后以东营市为实例进行研究,提出符合东营市社会发展需要的节水方案和预期的承载能力,为东营的宏观发展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张丽  董增川  张伟 《水利学报》2003,34(10):0108-0112
本文在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的基础上,从力学概念出发,将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构件与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应准确的称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针对当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研究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思路,选用反映水资源系统最终承载对象,即人口及其生活质量的指标作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指标,并对其作出了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进行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并以县域为单元,进行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现状水资源承载负荷的比较,开展水量要素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核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与承载负荷,评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裕度。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超载成因与趋势分析,提出水资源管控措施建议。该项研究进一步摸清了松嫩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管水用水方面指明方向,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着手,重点考虑有限的水资源如何约束、承载城镇社会经济的布局和发展规模,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城镇建设目标的最优化、最大化。开展基于水资源对社会的约束和管理研究不仅理论意义重大,且更具有紧迫的现实与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流域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评价该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水平,摸清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并且对规划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12.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年~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研究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本研究为郑州市虚拟水战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各项研究表明,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与水资源的状况有关,还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出了基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法,并以迁安市为实例进行了计算,确定了迁安市不同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的指标值,计算出迁安市相应水平下的可承载人口和经济规模,为区域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配置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和社会经济发展潜力,需明确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规模的阈值。通过辨析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内涵,进一步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选取南京市为研究区,以2015年为典型年,计算水资源配置后南京水资源承载能力,结合水资源承载度计算结果,分析南京市水资源承载状态,结果表明水资源配置有效提升了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缓解了水资源承载压力。  相似文献   

15.
文中用改进密切值法对浑河流域现状年2005年和规划年2020年和2030年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得出:浑河流域现状年各水资源四级区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均属于Ⅲ级,规划年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水平略微有所好转,大部分地区承载状况为Ⅱ级。  相似文献   

16.
酒泉市肃州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支持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瓶颈”资源。通过对肃州区水资源应用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的是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为更好地保证全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决策资料。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从承载条件、承载主体、承载客体和承载形式4个方面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的异同,将其研究方法划分为3类(简单分析与估算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和复杂系统分析方法)进行重点评述,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内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社会经济系统的最大规模.建立水资源支撑人口最大化目标函数、以可供水量和社会经济系统最大用水量为约束条件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模型,对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5%的来水频率下,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可以承载规划水平年2015年和20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202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比2015年的大,海南片水资源承载能力比广东、广西片的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水和广义水资源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虚拟水为切入点,基于对区域虚拟水生产、消费与水资源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由经济压力指数和社会压力指数构成的区域水资源承载状态评价指标体系。以郑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8—2005年间,除2000年和2003年外,经济压力指数均小于1,对经济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况;社会压力指数均大于1,对社会发展而言区域水资源处于供需平衡状况。结合水资源承载状态的判断标准及类型,郑州市水资源处于超载状况,超载原因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热。水资源承载状态及趋势分析表明,郑州市水资源超载状态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区域水资源利用是不可持续的。针对郑州市水资源利用不可持续的特点,指出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虚拟水生产结构,使郑州市区域水资源的压力状况逐渐改观。  相似文献   

20.
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左其亭 《水利学报》2005,36(11):1286-1291
本文在论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概念的基础上,认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是通过建立优化模型来选择水资源配置方案;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计算得到的水资源对社会经济最大支撑规模,可以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本文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分为3个层次:即考虑不承载条件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考虑承载条件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给出各层次模型的表达式,并对其进行比较.最后以郑州市为例,介绍各层次模型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