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村分洪闸是白洋淀和赵王新渠遇超标准洪水向文安洼分洪的工程措施,其分洪标准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大清 河中下游的防洪安全。以白洋淀二维洪水演进为基础,从大清河洪水调度角度对王村分洪闸重建规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 东淀地处大清河流域下游,承接大清河流域南、北两支渲泄的洪水.南支洪水自白洋淀枣林庄枢纽,通过赵王新河至霸州市任庄子村西进入东淀;北支洪水自新盖房枢纽通过新盖房分洪道至雄霸边界进入东淀.其洪水出路也有两条,一是通过独流减河进洪闸进入独流减河入海,二是通过西河闸进入海河入海.东淀是大清河水系运用机遇最频繁的行滞洪区,运用机遇为5~20年一遇,由国家防总统一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是大清河流域重要枢纽工程,基于雄安新区建设对大清河流域防洪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清河流域水工程联合防洪调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白洋淀最高水位最小作为联合防洪调度目标,建立联合防洪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在保证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同洪水条件下的联合防洪调度研究,通过优化调度,可保证在遭遇百年一遇洪水不开启文安...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大清河流域的主要控制站望宝山水文站1956-2000年的实测径流资料,对大清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进行了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5.
60年代末进行的大清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大清河北支新盖房分洪道设计流量5000m^3/s;南支枣林庄枢纽以下枣林庄行洪道设计流量2300m^3/s,赵王新河(包括赵王新渠)设计流量2700m^3/s;东淀按“一水一麦”生产方式疏浚淀内大清河.设计流量200m^3/s.开挖了中亭河小庙至西河闸段.设计流量100m^3/s;下游独流减河设计流量3200m^3/s,海河(西河闸)相机泄东淀洪水800m^3/s;  相似文献   

6.
凌峰 《海河水利》2005,(4):16-18
大清河流域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门,搞好该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在深入分析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的基础上,针对大清河流域不同类型区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海河流域每年约有50亿吨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湖泊和渗入地下。全流域受到污染的河长占总河长的80%,其中严重污染的河长占总河长的53%。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40亿元。在海河流域八大水系中,大清河水系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且条件复杂,在海河流域中污染最严重,最具代表性。因此,海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应首先从大清河水系着手。  相似文献   

8.
雄安新区位于大清河流域中部,大清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结合国家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分析大清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问题,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基础,按照"目标层—方案层—要素层—指标层"建立大清河流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代表性为...  相似文献   

9.
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和治理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利用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流域规划方法,提出大清河流域综合规划建议方案,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水土保持和管理体制等内容。并就水污染控制和治理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吕树龙 《东北水利水电》2012,30(3):13-13,28
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以及修建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清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文中根据大清河望宝山水文站1959年建站以来的资料,分析大清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的变化,并对人类活动对大清河流域的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清河流域年径流系数变化趋势及影晌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大清河水系的4个典型子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滑动平均和M-K检验分析了1956 2005年的年径流系数变化趋势和突变特点。分别运用降雨径流相关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了气候和下垫面要素对年径流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降雨因素是径流系数变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下垫面要素中的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对径流系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使大清河流域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将承受更大的压力,也是其下游的白洋淀的入淀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流域水循环模拟中的子流域划分问题,以大清河流域为例,首先基于ArcGIS软件,以30 m分辨率的DEM作为数据源,进行填洼处理、流向判定、汇流累计量计算等;然后采用河网密度法和水系分维法确定最佳集水面积阈值,提取出与实际最符合的河网,以此更准确地提取流域水系;最后根据水流流向、汇流累计以及出水口的位置划分子流域,并基于MATLAB程序对子流域及其内部栅格进行编码。结果表明:当集水面积阈值为270 km~2时,提取的大清河流域河网水系与实际较为符合,且对子流域的划分及编码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定位每一个栅格,方便计算机的识别及演算。因此,以DEM为基础实现大流域尺度下子流域划分是可行的,对子流域的划分及编码可以为开发构建大尺度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大清河流域主要河流与湿地生态水量进行了计算,合计生态需水量6.7亿m3.现状山区河段生态水量基本满足,平原河段生态水量满足状况较差,湿地生态水量均不满足.对生态不满足的9个平原河段和3个湿地进行水量保障分析,在新增本地地表水对生态用水的供水能力前提下,合理利用再生水和外调水,并结合当地大水网建设,保障大清河流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清河流域山区分析降水年内分布、雨强变化、蒸发能力、植被生长质量、梯田建设、水库蓄水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并计算径流变化与各因素的敏感性大小,得到以下结论:大清河流域山区地表径流持续衰减,而近20年汛期径流衰减更为剧烈;汛期降水减少、雨强减弱、同期蒸发能力增强、区域植被变好以及梯田的拦蓄截留共同作用导致区域径流量的衰减;1983年和1997年是径流演变的2个突变点,根据突变点将径流系列前后分为3个时段,1961—1982年汛期降水减少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1983—1996年梯田面积大幅增加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1997—2016年汛期降水减少、植被质量提高导致蒸发消耗增加是径流衰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大清河流域整体气象干旱状况,采用该流域1961—2015年逐日气象数据,基于CI干旱指数和面积阈值法识别区域气象干旱事件,提取历时、干旱面积等指标,分析研究区域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Copula函数进行多维干旱特征变量的联合概率分析和重现期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地干旱频率相差不大;区域气象干旱程度总体有...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影响下大清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清河流域北支山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流域1980年前后降雨径流关系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且1980年以后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天然状态下与环境变化下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分析,两个时段的降雨径流相关关系很好,但数量上变化较大,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大,径流量变化率减小。降雨径流关系的这种变化,除受下垫面因素影响外,还与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关。研究和分析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清河流域水循环影响因素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河流域的重要支流大清河流域为研究区,从气象因素和土地利用的角度对该流域水循环影响因素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小波分析法,分别对气象要素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大清河流域四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970—2011年,大清河流域年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减—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年均气温则变现为显著增加的态势;年潜在蒸散量在近54年来变化也较显著,呈"减—增"的变化;(2)流域年降水量几乎未发生突变,年均气温和年潜在蒸散量分别在1991年和1973年发生突变;(3)年降水量、年均气温以及年潜在蒸散量的演变周期分别以22年、28年和28年为主;(4)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则处于耕地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林地与草地之间。通过对大清河流域水循环影响因素演变规律的分析,可为进一步在该流域开展基于水循环理论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
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引起了各界对雄安新区所在的大清河流域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其水资源的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是了解雄安新区水资源情势的重要参考。研究解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大清河流域上游径流过程的相对影响,采用SWAT模型模拟了大清河流域上游径流过程,并结合弹性系数法验证比对,分离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大清河流域上游径流过程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81-2015年,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倒马关站及紫荆关站径流量均呈减少趋势,倒马关站及紫荆关站年径流量递减速率分别为0.10m3/s及0.07m3/s。人类活动为影响径流的主导因子,其贡献率为53.4%~60.8%;气候变化较人类活动影响径流稍小,其贡献率为39.2%~46.6%。研究结果可为支撑未来雄安新区建设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大清河系为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03个雨量站降水数据,预测了河系暴雨中心可能位置,以“63·8”暴雨分布为参照,开展暴雨中心移植及地区洪水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大清河系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较为稳定,可能的暴雨中心位置海拔高度主要介于100~600 m之间;在相同雨量条件下,暴雨中心位于水库下游山区附近(“63·8”)时,产生洪水总量相对较大,暴雨中心位于平原地区附近时相对较小,且暴雨中心位置的变化对地区洪水组成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